摘要: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历史悠久、花样百出、堪称“模仿大师”的细菌界老司机——梅毒。别看它名字里带个“梅”,它跟“没事”完全不沾边,跟“倒霉”倒是关系密切。它可不是什么浪漫的“桃花运”,而是实打实的“梅花劫”!
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历史悠久、花样百出、堪称“模仿大师”的细菌界老司机——梅毒。别看它名字里带个“梅”,它跟“没事”完全不沾边,跟“倒霉”倒是关系密切。它可不是什么浪漫的“桃花运”,而是实打实的“梅花劫”!
我们先来看看
这位“大佬”是何方神圣?
姓名:梅毒
江湖诨号:“杨梅疮”“花柳病”
病原体:苍白螺旋体
这名字听起来就很“苍白无力”,但搞起破坏来可是生龙活虎。据说它是哥伦布的水手们从美洲带回欧洲的“土特产”之一,从此开始了它的全球“环(祸)保(害)”之旅。这是一名绝对的“影帝”,擅长模仿各种疾病,从皮肤科到神经科,没有它不能演的戏,所以人称“伟大的模仿者”。
再来看看
它是怎么“上门服务”的?
梅毒的传播方式
总结起来就是
“肌肤之亲,血液之盟”
01
性接触传播
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皮疹、黏膜破损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里。任何形式的性接触(包括同性和异性)时没做好安全措施都有可能中招。
02
血液传播
输入了梅毒患者的血,或者和“毒友”共用针头“嗨一下”,也可能感染。
03
母婴垂直传播
患病的妈妈可以通过胎盘把梅毒螺旋体传递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梅毒,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畸形。
我们再来看看
它的“cosplay”四部曲——临床表现
梅毒的一生
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皮肤谍战片”
分四期上映
01
“下疳”出道:一期梅毒
在外阴生殖器部位或其它性接触部位出现不痛不痒的红色小硬结,很快破溃形成溃疡,摸起来像软骨一样硬,这叫硬下疳。此乃梅毒的“名片”,但因为不痛不痒,且多在隐秘部位,常常被忽略。几周后它会“自动隐身”,但别高兴,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进入二期梅毒。
02
“疹”撼全场:二期梅毒
螺旋体通过血液周游全身,开始“群发皮疹”。特点是:全身对称分布、不痛不痒、铜红色的斑疹、丘疹,尤其在手心、脚心出现时,极具特征性!还可能伴有流感样症状(发烧、喉咙痛)、脱发(鬼剃头)、肛门周围出现“扁平湿疣”。此阶段传染性极强!二期梅毒病程在2年以内,二期梅毒损伤消退后可以复发。
03
“终极”乱杀:三期梅毒
梅毒患者不及时治疗,病程在2年以上称为三期梅毒即晚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骨关节、内脏、血管及神经系统不对称的深度损伤,如导致眼梅毒、耳梅毒、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骨关节梅毒、肝梅毒、肾梅毒等;梅毒侵犯不同的器官,就会表现出该器官功能受损的症状体征,所以,感染梅毒的晚期患者常常呈现多种多样的疑难杂症,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
04
潜伏梅毒:“蛰伏”的间谍
有些人感染梅毒后没有症状或体征称为隐性梅毒,但血液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及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均阳性。
胎传梅毒
即母亲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通过胎盘传播导致新生儿患上了梅毒,新生儿的梅毒也会表现为皮肤黏膜受损、某器官受损、或骨关节受损等多种病症,梅毒患儿呈现后天晚期梅毒的多种症状体征或无症状。
预防措施
如何让它“没门”?
01
核心科技:安全套!
正确使用安全套是物理隔绝的“金钟罩”,虽然不能100%杜绝(因为皮疹可能长在套罩不住的地方),但能极大降低风险。
02
洁身自好
固定性伴侣,避免高危性行为。网络交友,“开车”需谨慎。
03
婚检孕检
计划结婚和怀孕前,务必双方都做检查。孕妇应早期进行产前梅毒筛查,一旦发现,及时治疗可以防止传染给宝宝。
梅毒,这个古老的“江湖骗子”
可防、可治、不可怕
记住:
检测不丢人
耽误了治疗才要命!
检测简单得很!
抽个血就行(梅毒血清学试验)
去医院或疾控中心
专业、保密且准确
怕的是你忽视它、隐瞒它
给它机会摧毁你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