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出生的陆鸿是吴江平望人,自幼因高烧致脑瘫。但命运的重击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励他以自强作为生命底色,在生活的泥沼中毅然崛起、向阳而生。
今天(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苏州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鸿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我一直认为,遇见陆鸿,就是遇见了幸运,遇见了幸福,遇见了最好的自己。”听到这个好消息,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职工陆志成这样说。
2023年3月陆鸿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现场。照片由吴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1979年出生的陆鸿是吴江平望人,自幼因高烧致脑瘫。但命运的重击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励他以自强作为生命底色,在生活的泥沼中毅然崛起、向阳而生。
陆鸿与家人在一起。照片由吴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多年来,陆鸿以残疾之躯铸就自强的丰碑,用大爱之心铺就助残之路,生动诠释了“自强自信”的时代内涵。
面对幼年因高烧致脑瘫、父亲早逝的困境,陆鸿早早立下“成为家庭顶梁柱”的誓言。
为此,他早早开始打工。他修自行车、敲白铁皮,他开报亭、泡水店,他办网吧、VCD出租店,他自学摄影与设计软件,创办影楼,尝尽艰难困苦。
修自行车时,双手的不灵活让他操作困难,螺丝拧不紧、轮胎换不好是常有的事,双手也因此伤痕累累。
敲白铁时,沉重的白铁压得他身体颤抖,铁屑还曾划伤他的脸,但他只是简单擦拭血迹,便又继续干活。
为给妻子沈春妹更多幸福,他开报亭、泡水店,办网吧、VCD出租店,以“人无天花板”的信念奋力打拼,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愿望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
陆鸿常说:“只要努力一点点,赚钱就会多一点点,春妹也会更幸福。”女儿一句“爸爸我喜欢拍照”,他毅然自学摄影与设计软件。坐在电脑前,他常常一学就是一整天,眼睛累得发酸,他就滴几滴眼药水继续;脖子僵硬得无法转动,他就简单活动一下接着学。
后来,他创办了影楼,十年如一日亲手为女儿拍摄成长写真。家庭的每一份责任,皆被他化作诚信践诺的行动,书写了从生活自理到创业自强的奋斗传奇。
凭借着这份坚韧与担当,陆鸿先后荣获 “中国好人”“江苏最美诚信之星”“江苏省自强模范”“江苏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其家庭更于2019年度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尽管遭遇数次创业坎坷,陆鸿却凭借顽强的毅力,成立苏州缘跃纸制品有限公司,为员工搭建起实现价值的平台,让自信与自强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陆鸿与员工在一起。照片由吴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陆志成回忆,在他入职的第一年,陆鸿给了他特别多的关照。
“一天晚上,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当我和他的妈妈、妻子坐下正准备吃饭时,陆鸿很神秘地说,等一等,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陆志成说,当时大家都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只见他走进一个小房间,拿出一只蛋糕放在桌上,并插上蜡烛,一一点燃。“许个愿吧!陆鸿看着我笑说,今天是你生日,祝你生日快乐!”陆志成说,当时,他非常惊喜,只觉得心头一热,眼眶湿润,除了小时候父母为他过过生日外,长大后就不曾这样当回事、隆重过。
“是那一只蛋糕的甜蜜,提醒了我生命的意义,心里觉得特别的温暖。”陆志成说。
多年来,陆鸿积极投身助残事业,用无私的大爱,帮扶残疾人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为保障员工权益,他放弃计件考核制度,按能力适配岗位:聋哑人操作机械,行动不便者担任客服,脑瘫员工参与设计;为提升技能,他自费购置设备、腾出住房作宿舍,带领团队日夜钻研。
如今,公司残疾员工占比超80%,年营业额突破1500万元,产品远销海外,50余名残疾员工在此脱贫致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他常说:“残疾不是缺陷,而是特点。只要自强自信,就能点亮希望。”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陆鸿始终铭记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扶。在企业办得有声有色之后,他成立了“陆鸿助残工作室”,开设“陆鸿·Gan课堂”等,躬身回馈社会。
2023年3月在自强事迹报告会上分享经验。照片由吴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他的助残工作室,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操作门槛,累计带动130余名残疾人实现辅助就业;他发起的“企业助残联盟”,联合100余家爱心企业搭建就业帮扶网络,为残障群体提供超200个适配岗位。
他开设的“陆鸿·Gan课堂”,走进北大等百余所院校及监狱、工厂,开展公益演讲300余场,以亲身经历讲述“逆境中的诚信突围”。
在公益实践中,他更注重“授人以渔”:聋哑员工小陈经他培养成为淘宝金牌客服,年收入突破20万元;偏瘫青年刘子龙凭借左手打字技能转型电商运营,回乡后自主创业并带动7名残疾人就业。
2024年在北京大学志愿大讲堂。照片由吴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2022年,陆鸿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事迹被央视《面对面》《道德观察》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刊登其先进事迹,全网传播量超千万次。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成为全社会践行自强精神的感召。
来源:引力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