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军展放话:2030年韩国要甩开美国?军工豪赌引热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3 15:41 1

摘要:2025年首尔ADEX军展在京畿道高阳市的Kintex展馆开了,韩国总统李在明一现身就扔了个重磅消息。

2025年首尔ADEX军展在京畿道高阳市的Kintex展馆开了,韩国总统李在明一现身就扔了个重磅消息。

他说2030年前要砸大笔钱搞国防研发,目标是彻底不用再靠美国防务。

现场气氛一下就绷住了,不少官员和企业大佬你看我我看你,都跟见着一场大赌局开场似的。

这场军展本来就不普通,它还有个正式名,首尔国际航空与防务展,两年办一次。

据韩联社报道,这次来了35个国家,带了600多套军备设备,在亚洲算顶大的军工秀了。

主办方还专门设了“商务日”,从周一到周五只对业内人开放,大家本来都是来谈订单、看装备的,没成想李在明的开场白直接抢了所有风头。

他当天穿得挺正式,坐在中间位置,对着国旗敬完礼才开口,身旁全是军政要员和媒体镜头。

他的声音在展馆里绕着,说一定要拿下未来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这话一出来,底下就开始小声议论,骚动劲儿就没停。

李在明没说具体要砸多少钱,但那语气硬得很,任谁听了都知道他不是随便说说,他还专门提了,钱要花在两处,军用半导体芯片和独立空间开发。

这俩领域可不是小打小闹,军用半导体关系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独立空间开发则涉及侦察卫星这类战略装备。

现场的私企代表反应特别有意思,一半期待一半忐忑,本来他们大多只做国内生意,现在突然要转向全球市场,变成大家抢着要的“香饽饽”,心里肯定没底。

我琢磨着,他们期待的是新市场的蛋糕,忐忑的是技术能不能跟上全球竞争,毕竟以前没这么玩过,突然跨界风险不小。

后来李在明还开了场圆桌辩论会,跟20位政府高层、90个私企代表一起聊。

会上他更直接,说“还有人觉得韩国没法搞国防自立,只能跟着别人走?我可接受不了这说法”。

这话一出来,现场气氛更紧张了,跟底下藏着一场暗战似的,其实现在回头看,他敢在军展上说这些,早有铺垫,不是临时起意。

今年10月1日是第77届韩国建军节,那天李在明就公开放话,说韩国不能再依赖任何人,必须自强。

他还提了要在美韩同盟的框架里“主导”联合防御体系,这话被外媒解读成挑战美军的战时指挥权。

美军从1953年朝鲜战争后就握着韩国的战时指挥权,2014年才把平时指挥权还回去,战时指挥权的谈判一直没落地。

李在明这么说,明摆着是想把主动权往自己手里收,但美国那边会不会同意,怕是最有体会的还是韩国的外交团队。

除了放话,李在明还想动真格改规则,他说要降低防务行业的准入门槛,让私企的尖端技术能快点“插队”进军队装备体系。

还计划搞个专门制度,让民用科技转成军用技术更方便,就是想让国内生产能最大化。

这事儿对不同企业影响差太多了,那些大的军工巨头,比如三星泰科、现代Rotem,以前占着国内八成的市场,现在要给小企业让位置,估计得慌。

但小厂子就不一样了,不少人都摩拳擦掌,想趁这机会冲一把。

本来想觉得这改革能顺顺利利推进,后来发现国内早有质疑声,有人说门槛降了容易出乱子,比如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甚至搞利益输送。

2024年韩国军工就出过“韩华贿赂军官”的事儿,现在再放开准入,这风险确实得好好考量。

李在明在军展上说的话还热乎着,韩国总统府就紧跟着放消息,说韩国企业要冲欧洲军火市场,目标是562亿美元的新订单,还想挤进全球前四大军工强国的行列。

总统幕僚长姜勋植还亲自带队去欧洲谈,可具体谈了啥却不说,搞得挺神秘,外界只能瞎猜。

欧洲市场不好进,现在全球前四大军工强国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欧洲本土还有德国莱茵金属、法国达索这些老牌企业,占着不少份额。

但韩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同类坦克比德国的便宜不少,之前在波兰就拿到过28亿美元的订单,这次能不能再拿下一些,还得看后续谈判。

韩国军工这两年其实已经尝到过甜头了,乌克兰战争让他们的订单暴增。

有业内人爆料,不少企业比如韩华防务,得临时加班到凌晨才能赶完订单,主要是炮弹和装甲车这些装备。

瑞典有家叫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机构统计过,2022到2023年,韩国给乌克兰的军火出口额就有12.7亿美元,成了乌克兰第三大军火供应国。

但好处背后也藏着麻烦,国内反对声一直没断,有人说过度依赖军工出口会让韩国陷进新的安全风险,万一进口国局势变了,韩国可能会被卷进去。

还有更激进的人直接问,要是美韩防务的裂痕越来越大,韩国自己能应对朝鲜的威胁吗?

网上论坛里吵得更凶,支持的人说“终于有人敢拍桌子,不做美国‘小弟’了”,反对的人说“李在明这是在玩火,会让韩国掉进地缘政治的旋涡”,一天就能刷出十几万条讨论帖。

在军展现场,有目击者说李在明走路特坚定,眼神也锐,就像要把棋盘掀了的赌徒。

可他身边的人反应就不一样了,有的军官皱着眉,有的企业家凑在一起小声说,还有人掏出手机悄悄录现场画面,像是想抓住每一个“关键证据”。

外媒对这事儿的评价也分裂,有人说这是“孤注一掷”,也有人说这是韩国战略转型的标志。

其实不管怎么看,李在明这一系列动作已经搅动了韩国政坛和国际军火市场。

他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建军节放话到军展宣言,再到国内改革、全球抢单,一步步在铺局,想让韩国从依赖美国防务变成真正的自主。

但这条路不好走,一边是国际市场的机遇,一边是国内的争议和美国的压力,每一步都得小心。

未来韩国能不能在2030年实现目标,能不能拿到欧洲的大订单,美韩关系又会怎么变,这些都得接着看。

但有一点能确定,韩国这波“军工自立”的操作,已经给东北亚的安全格局和全球军火市场带来了新变化,后续发展怕是会一直被盯着。

来源:鉴史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