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酷态科近期连发两款面向不同场景的快充新品:桌面多设备一体化的 15 号超级电能站,以及主打“充电器+充电宝”形态的 10 号超级电能充 Fusion 二合一。前者聚焦桌面有序供电与多终端并充,后者把随身补能与墙充整合到一机,分别覆盖居家与通勤差旅两大高频充电场
前言
酷态科近期连发两款面向不同场景的快充新品:桌面多设备一体化的 15 号超级电能站,以及主打“充电器+充电宝”形态的 10 号超级电能充 Fusion 二合一。前者聚焦桌面有序供电与多终端并充,后者把随身补能与墙充整合到一机,分别覆盖居家与通勤差旅两大高频充电场景。
新品均延续品牌万象屏直观功率显示与跨品牌快充兼容的思路,15 号超级电能站首发价 399 元,10 号 Fusion 首发价 299 元,均已正式开售。
15 号超级电能站:双无线+伸缩线,桌面六合一供电中枢
酷态科 15 号超级电能站定位“6 合 1”桌面充电底座,亮点是双无线充电位且其中一处支持磁吸,手机与耳机“放下即充”,再配合 0.7m 伸缩线,能有效减少桌面线材缠绕。整机提供 2×USB-C + 1×USB-A 三口,叠加两处无线充电位与一条伸缩线,最多可同时为 6 台设备供电,适合手机、耳机、平板与轻薄本的混合场景。
正面搭载 1.83 英寸 TFT“万象屏”,可实时显示总功率、单口功率与充电功率/温度曲线等关键数据,充电分配一目了然。同时可以对充电站部分接口的小电流模式、接口充电协议以及磁吸无线充功能进行单独开关设置,对于多设备用户来说,这块屏能显著提升“可见性”,避免“盲充”。
在协议与功率覆盖上,电能站支持 ADC 2.0 自适应快充,跨品牌兼容性更稳;对小米生态则支持最高 120W 澎湃秒充;兼容 PD3.1 140W、100W PPS、33W UFCS 融合快充等多种协议。
在安全与热管理方面,这款充电站内置大面积金属散热模组,配合高导热有机硅胶快速导热降温;新一代 GaN 等功率器件带来更高能效与更稳定的高功率输出。整机提供 9 重安全防护,并以全天候动态温控系统实时监测为核心,结合自研算法与 NTC 温度传感器,持续守护充电全流程的安全与可靠。
10 号超级电能充 Fusion 二合一:墙充与移动电源合体,更懂通勤
酷态科 10 号超级电能充 Fusion 将“充电器+充电宝”二合一,内置新国标可折叠插脚,插墙即是快充墙充,拔下立刻变身随身电源,覆盖通勤、办公到差旅的主要补能场景,且支持 AC+DC双擎驱动的 Turbo 模式实现更高性能输出。
机身配备 1.3 英寸 TFT 万象屏承担“信息中枢”,实时显示单口/双口功率、剩余电量、充放电状态等关键数据,充电器与移动电源两种模式状态切换一目了然,便于判断是否进入快充,同时支持开关 Turbo 模式、旁路模式、端口的特定快充协议等。
自研 AD+DC 双擎驱动的 Turbo 模式,把交流输入与电池输出的两套功率路径做动态协同,实现小米 120W 澎湃秒充以及 100W PD 输出,或者是双口同时以 67W 输出,实现 Turbo 级性能体验。
充电协议方面,自研 ADC2.0 自适应快充,重点解决跨品牌、跨设备的握手与功率分配问题。充电器模式下最高支持 67W 小米澎湃秒充,移动电源模式下则支持 90W 澎湃秒充,同时支持 UFCS、PD、PPS、SCP 等常见快充协议。
其他方面,10 号超级电能充 Fusion 二合一充电器配备三节高性能 18650 圆柱电芯,容量 9000mAh,标配快充编织线,开箱即用。
充电头网总结
酷态科同步发布两款面向不同场景的快充新品:15号超级电能站主打桌面一体化供电,集成双无线、伸缩线与多口输出,能把手机、耳机、平板等设备“放下即充、井然有序”。正面“万象屏”可直观展示充电状态,并支持常用功能的独立开关;在兼容性、安全与散热上也做了系统优化,更适合长期摆放为桌面中枢。
10号超级电能充 Fusion 则把“充电器+充电宝”合二为一:插墙是墙充,拔下即随身电源;小屏实时显示功率、电量与形态切换。其自研“双擎”Turbo模式可同时协调市电与电池输出,带来更敏捷的补能体验;自适应快充思路覆盖主流设备与协议,标配线材,开箱即用,针对通勤与差旅尤为友好。
来源:充电头网评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