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被当违建强拆,该怎么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09:00 1

摘要:1996年,当事人租下土地,建起了面积达2500㎡的厂房,租赁合同签到了2026年。今年7月,当事人突然收到限期拆除决定书,被指厂房是违建。可还没等当事人反应过来,在同一个月,对方就把厂房拆除了。当事人一头雾水,既不清楚是否有拆迁项目,又面临厂房被拆的困境,目

李顺华主任律师公益直播拆迁法律咨询系列文章第135篇

在征地拆迁领域,以拆违之名行拆迁之实的情况屡见不鲜。今天咱们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聊聊遇到这种情况,被拆迁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件详情

1996年,当事人租下土地,建起了面积达2500㎡的厂房,租赁合同签到了2026年。今年7月,当事人突然收到限期拆除决定书,被指厂房是违建。可还没等当事人反应过来,在同一个月,对方就把厂房拆除了。当事人一头雾水,既不清楚是否有拆迁项目,又面临厂房被拆的困境,目前咨询李律师时,还在复议和诉讼期限内。

当事人诉求

当事人想知道,如果走法律程序,胜诉的把握有多大,又能获得哪些补偿。

法律分析

从李主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以拆违代替拆迁的违法案件。正常征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确定房屋合法性及补偿标准,可本案中,相关方直接以拆违方式拆除厂房,明显违法。

即便走拆违程序,也得严格遵守《城乡规划法》和《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按照法律要求,在诉讼过程中,尤其是6个月的诉讼期限内,是不允许强制拆除的。但在这个案子里,违建拆除通知书刚发出没多久,厂房就被强拆,而且很可能是采用偷拆等不正当手段。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行政强制法》,剥夺了当事人陈述、申辩以及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机会。

维权建议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坐视不管。厂房一旦被拆,如果不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后续争取补偿就会非常被动,甚至可能拿不到合理赔偿。

首先,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既然还在复议和诉讼期限内,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要求对拆除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拆除行为违法,并要求赔偿损失 。

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比如租赁合同,它能证明当事人对土地的合法使用权益;限期拆除决定书,这是强拆行为的直接依据;还有厂房建造时的相关材料,如施工记录、购买建筑材料的凭证等,这些都能用来证明厂房建设的情况。此外,与强拆相关的照片、视频、报警记录等,也都是关键证据。

关于胜诉的把握,只要能证明拆除行为存在程序违法,比如未依法进行公告、未给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在法定期限内就实施强拆等,就有很大的胜诉可能。

至于补偿方面,如果确认强拆行为违法,当事人有权获得赔偿。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厂房本身的价值损失,按照厂房的建设成本、使用年限等因素来计算;还有因强拆导致的室内物品损失,不过这需要提供物品清单和购买凭证等证据;如果有停产停业损失,也可以一并主张,比如提供企业的营业收入证明、纳税记录等,来确定损失金额。

总之,遇到这种以拆违代拆迁的情况,不要慌张,积极寻求法律帮助,按照法律程序维权,才有机会争取到合理的赔偿。

来源:采撷点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