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张继科迎喜讯,逆袭稳了!蔡振华站台,刘诗雯送祝福,父母担心大事解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19:00 1

摘要:对于关注张继科的人来说,这一转变似乎早有征兆。2024年,张继科以“青训教练”身份低调回归乒乓球领域,从线上教学到线下集训,逐步积累口碑。

2025年10月,张继科的名字再次登上体育版头条,但这次与花边新闻或商业代言无关。

他正式以赛事承办人的身份,操办杭州市第五届青少年体育联赛(乒乓球)。

这一决定被视为他时隔三年后与体育局重建合作的标志,也回应了其父母多年来对他“脱离体育体系”的担忧。

对于关注张继科的人来说,这一转变似乎早有征兆。2024年,张继科以“青训教练”身份低调回归乒乓球领域,从线上教学到线下集训,逐步积累口碑。

2025年5月,他的个人训练基地落户杭州临安,随后开办暑期集训营,并集结前国手组成教练团队。短短54天内,他完成了“基地—集训—比赛”的三级跳,最终在7月推出了“张继科杯”全民乒乓球争霸赛。

2025年7月18日至20日,“张继科杯”在杭州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举行。

这场赛事因多个“首次”而备受关注:张继科成为国乒史上第一位以个人名义举办全民赛事的奥运冠军;赛事覆盖5岁至68岁的1200名选手,总奖金高达15万元,成人组冠军奖金甚至超过部分国际赛事。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背后的官方背书。赛事由浙江省乒乓球协会、杭州市乒乓球协会指导,并邀请亚运会裁判团队执裁。

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的现身开幕式,与张继科的师徒互动,被外界解读为“官方认可的象征”。

而赛事现场的专业配置——30张球台、九大平台直播、峰值百万观看量——几乎复刻了国际赛事的规格。

张继科在赛事设计中刻意强化“全民参与”属性。他为不同年龄组定制赛制,并创新融合“赛场+市集”模式,通过国球主题市集、青山湖旅游门票赠送等方式,试图将比赛延伸为城市文体活动。

赛事合作方直言,张继科杯的目标是成为“文旅体融合”的样本,而非单纯竞技。

张继科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其个人形象因私密视频抵债风波跌至谷底,商业合作全面终止。

此后,他在直播中一度隐去本名,以“张教练”身份试探公众反应。

直至2024年,他才逐渐以青训教练形象公开谈论乒乓球,甚至揭露国乒内幕,风格依旧鲜明。

据报道,张继科父母曾因儿子离开体育体系而焦虑,尤其担心其生计问题。

此次回归体制内合作,被视作“父母担心大事”的解决契机。而前队友刘诗雯的祝福,则成为舆论关注的另一焦点。

尽管未在公开场合直接表态,但多家媒体引用“刘诗雯祝福”作为其被圈内重新接纳的象征。

此前,他因性格刚直与教练更替问题离开国家队。

如今,官方选择通过青少年赛事与之合作,或许看重其在青训领域的实际贡献:例如独创的“40分钟2000板”训练法,以及亲自指导学员的教学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张继科在赛事规划中明确提出“为中国乒乓发掘好苗子”的目标,并计划推出团体赛“百团大战”和特长生交流赛“獒战”。

这些举措与国乒近年来担忧后备力量不足的现状形成呼应。

尽管张继科通过赛事承办重新获得了官方认可,但其个人声誉的修复仍面临挑战。

2025年10月,他第三次辟谣“赴国外执教”的传闻,并在直播中强调:“我毕竟是国家培养的,永远不可能去国外当教练!”

这种表态与其父亲张传铭早年发布的辟谣诗《七律·辟谣》形成呼应,试图强化其“爱国运动员”的公众形象。

与此同时,张继科的商业布局仍显谨慎。2025年1月,其宁波文创工作室注销,而新基地的收入主要依赖培训与赛事赞助。

有分析认为,张继科若想彻底重返体育圈,需进一步剥离娱乐化标签,将重心完全转向青训体系。

2025年10月,张继科在福建白云山参加活动时,为拍摄瀑布照片不慎滑入水中。在游客的帮助下,他迅速爬上岸,笑着摆手说“人没事”。

这一插曲被网友解读为其生涯的隐喻——曾跌入谷底,但总能爬起。

来源:阿胡聊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