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嘱咐叶剑英找人,并说:无论他犯什么错,都给他安排工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1 19:26 1

摘要:1934年夏,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准备对中央苏区实施最后的围剿。计划名为“铁桶”,要用密密麻麻的碉堡将红军困死在江西的群山之间。

建国后的一天,毛主席特意嘱托叶剑英:

“你去广东,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无论他过去犯了什么错,都要给他安排工作。”

这个人是谁?
他曾救过蒋介石,却在关键时刻救了红军。
他的名字,叫——莫雄

莫雄

1934年夏,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准备对中央苏区实施最后的围剿。
计划名为“铁桶”,要用密密麻麻的碉堡将红军困死在江西的群山之间。

150万大军、270架飞机、200门大炮。红军几乎没有生路。
所有国民党将领都摩拳擦掌,唯独一个人面沉如水——莫雄。

他明白,这场“铁桶”不只是围剿,更是屠杀。
他心中有挣扎,也有信念。那一夜,他决定把“铁桶”变成“漏桶”。

莫雄与蒋介石的关系,要从北伐说起。
那时蒋被土匪包围,命悬一线,是莫雄率旅冒险救出。
蒋感激涕零,视莫雄为“救命恩人”。

可莫雄却逐渐看清蒋的挣治野心。
他厌恶“以党治军”的专断,更看不惯对共产党和百姓的血腥镇压。
1930年,他因意见不合被闲置,在上海偶遇旧部中共地下党员刘哑佛,刘哑佛不仅是莫雄在粤军时期的部下,更是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的哥哥,这时候也接触到了卢志英。

卢志英

自此莫雄的心开始悄然转向。他学马列,听地下电台,暗中援助进步人士。
外表仍是国民党将领,内心却早已不在旧营之中。

庐山会议结束的当夜,莫雄带着全套“铁桶计划”连夜下山。
他召集地下党项与年等人,决定连夜送出情报。

他们将计划密写在四本学生字典中。
项与年化装成教书先生,踏上了一条九死一生的路。

项与年

沿途封锁森严。为了通过最后一关,他竟用石头砸碎自己的门牙,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乞丐。
靠着这副面孔,他穿过敌军封锁线,将情报送到瑞金。

几天后,情报送达中革军委。
周总理当机立断:红军战略转移,准备长征!
蒋介石的“铁桶计划”,从此成了“漏桶”。

毛主席后来感叹:

“我们能活着出来,搞情报的同志立了大功!”

长征后,莫雄被调往贵州毕节,任“剿共司令”。
他却暗中通知地下党,拖延命令掩护红军伤员转移。

他知道师长陈光中贪酒好色,便三天两头设宴打猎,让他无暇“剿共”。
红军得以在毕节一带休整、补给。

当贺龙、萧克率红二、六军团到达时,莫雄早已悄悄撤空防线。
红军兵不血刃进城,百姓夹道欢迎。

蒋介石得知消息,怒火中烧:
“弃城不战!莫雄通共!”
很快,他被押往南京军法处。

贺龙

就在这时,两广事变爆发。蒋急于安抚粤系,只得暂缓问罪。
莫雄因此死里逃生,却也从此被排挤出军界。

1949年国民党败退,莫雄滞留香港。
不久后,他收到一封来自广州的信——
落款是叶剑英。

叶剑英

叶帅写道:

“主席让我来找你。不论你过去怎样,你是我们的老朋友。”

莫雄泪流满面,终于回到故乡。

但命运又一次捉弄他。
1951年广东英德进行土改,当地群众不知真相,上书要求“处决前国民党高官莫雄”。
叶剑英闻讯震惊,立刻下令:“枪下留人!”
莫雄因此幸免于难。

1956年,《南方日报》上刊出莫雄的署名文章。
在千里之外的辽宁,监察厅副厅长梁明德看到后激动得手抖——他正是当年那个砸掉门牙送情报的项与年。

他立刻报告李克农。
李克农听完,沉默片刻,说道:“请他来北京。”

李克农

国庆节前夕,莫雄抵京。
宴会上,叶剑英举杯笑道:

“老莫,当年你救了红军,也救了我们。”

莫雄眼眶湿润。那一刻,岁月与忠诚,都化作了无声的敬意。

毛主席的那句嘱托,穿越时空——

“无论他犯了什么错,也要给他安排工作。”

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宽厚,更是对历史良知的敬礼。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劳,是改变共产党命运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壮举!

莫雄

莫雄,一个身处乱世、心向光明的军人,
他用一生证明:真正的信义,不在阵营,而在人心。党的重大历史转折中有多少像莫雄的历史功臣!正是他们的英雄壮举才得以最终胜利!向莫雄和项与年两位英雄致敬!

莫雄

毛主席英明,莫老真英雄!当年为共和国出生入死的英雄们的历史功绩不能埋没,后人不能忘记他们,地下党员的斗争事迹很不容易,莫雄为国立功,历史不会忘记!应大力宣扬不能忘本,传播正能量!

为了革命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忠于党,忠于人民,永远值得怀念与赞扬。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