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BA新赛季赛程已经公布:2025-26赛季定于12月12日揭幕,第一阶段共有23轮比赛,最后一轮定在2月3日结束。广东宏远在这23场里既有主场连战,也有连续客场,第一阶段结束后进入差不多一个月的间歇期,直到3月11日才会再开赛。
CBA新赛季赛程已经公布:2025-26赛季定于12月12日揭幕,第一阶段共有23轮比赛,最后一轮定在2月3日结束。广东宏远在这23场里既有主场连战,也有连续客场,第一阶段结束后进入差不多一个月的间歇期,直到3月11日才会再开赛。
把目光拉远一点看,这只是联盟给出的第一段日程,比赛密度挺高,很多球队都得面对连打和长途奔波的现实。把时间轴倒着看广东的23场,会更清楚节奏在哪儿,哪些节点得特别注意。下面就按倒序把这段赛程捋一遍,顺手加点实用观察,不吹不黑,实话实说。
第23场,2月3日主场对上海,算是第一阶段的收官战。紧接着的第22场是2月1日客场去宁波,这两场连着打,旅途和恢复都得排好。收官战在主场,按理说教练会想把结果尽量稳住,但前一天还得在客场应付宁波,体能和心理都不能大意。
第21场是1月28日回主场迎吉林,之前1月26日也在主场对天津。1月24日则是主场对山西。这几场在月中出现了一段集中主场的节奏,球迷能连着去看比赛,对球队来说是调整节奏的好机会,能把训练安排往技术细节上压一压,给主力做局部恢复,而不是不停坐飞机。
往前一段,1月21日客场打吉林,1月19日又客场去四川,这里有几趟长途,尤其是从南到北、再往西南的行程,累积的旅途疲劳会影响第二天训练的质量。1月17日主场迎北京北控,1月15日主场对上海,这两场算是那轮主场连战的高潮。教练组要考虑到球员轮换,别把主力用光了。
年初更硬的几场在1月13日客场南京同曦,1月11日是大戏级的辽宁客场。跟辽宁打,身体对抗和节奏上都不含糊,这一场强度很大,结果会对士气有直接影响。1月7日和1月5日两场又回到主场,分别是对深圳和浙江稠州,主场的连续比赛给球队一个调整窗口,但对阵浙江这种节奏快、三分火力强的队伍,战术要有针对性。
跨年那段很紧:1月1日去北京首钢,1月3日再到北京北控,两个北京队连踩两场,住地能省一部分但赛程密集,恢复窗口很短。12月30日天津、12月28日山西,这两场接近跨年,连战会让体能见真章。12月26日回主场对山东,12月23日主场对广州,12月21日主场迎青岛,这段主场三连战对于修整阵脚很重要,教练会用这几场来磨合战术。
赛季刚开局那会,12月19日客场打广州,12月16日客场浙江稠州,12月14日首场主场迎南京同曦。开局阶段主客转换快,对球队的化学反应和新援适配提出了考验。崔永熙和焦泊乔这两位新面孔就是在这种节奏里要迅速找自己的位置。
关于人员调整,广东这个休赛期确实有动作。崔永熙上赛季在外线投射和防守上有看点,能拉开空间,也能在转换中补位;焦泊乔能在内线提供高度和篮板保护,护筐上分担部分责任。问题是磨合时间可能被压缩,密集赛程让教练不敢给新援无限试错的机会,前几轮的上场时间分配会非常谨慎,尤其是在连续客场时更倾向于阶段性保护核心。
把比赛拆成几个关键节点来看会更实在。第一类是“连续客场”:像年初的两个北京连客和1月11日去辽宁接着1月13日去南京,这种连续远征对体能、饮食、睡眠都要求高。队医和体能师的日程表会比技术投篮表更忙,航班安排、恢复训练、冷热水池、弹力带拉伸,这些细节都决定球员能不能按既定分钟上场。
第二类是“主场集中段”:12月底到1月中旬有好几波主场密集比赛,这是教练想要利用的窗口。把对手研究透了,打一套主场节奏,主场优势不仅是球迷声音,更是训练恢复的机会。对阵像浙江、上海这种讲战术和投射的队伍时,主场能把防守布置做得更细。
第三类是“重复对阵”带来的战术迭代:比如对浙江12月16日客战和1月5日主场再次对阵,两场会有针对性调整。先打一场收集信息,回来主场有机会修补漏洞。对广州在12月19日和12月23日两次交手,教练组会利用短时间的复盘,针对对手的弱点做微调。
再说些具体对位的事儿。对辽宁那场,容易被放大的就是对方的身体对抗和内外结合,广东内线需要做好对抗和回防。对浙江要盯好外线投手,减少对方的空位机会。北京首钢和北控,两场连续客战更像是心理耐力考验,对手风格不同,适应速度很关键。山西、天津这些球队看上去实力差一点,但在广东连战时很容易爆冷,一点疏忽就被抓住。
训练和上场安排上,教练组会在背靠背或连续三场的节点采用更有层次的轮换。目标不是把每场都拼死拼活赢下来,而是保持长期稳定。年轻球员和替补会被安排在某些拉力赛里背负更多分钟,既保护主力,也给球队多套战术选项。崔永熙要尽快融入外线体系,教练会试探性地增加他在防守转换和外线空位时的出场时间。焦泊乔要和现有内线建立协作,比如挡拆轮转、二次进攻争抢位置,这些都需要在训练里反复练。
此外,赛程也会影响外援和本土轮换的策略。出场频率高时,轮换深度就显得重要,必须有人在强度下降时顶上。教练组会根据对手特点和连续出场情况灵活安排上场名单,节奏管理和伤病预防会摆在首位。
最后一场2月3日主场对上海,既是检验前期准备的窗口,也是一场需要集中火力的比赛。按现在这套赛程,广东能把部分主场当成“补课”和“磨合”时间,把客场看作检验耐力的试金石。比赛结果如何,得靠场上70分钟的拼抢和教练组对细节的把控来决定。
来源:网排TV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