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公共家底”有人乱拿?纪检这两招,这3类事儿藏不住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3 07:00 1

摘要:一打听才懂,是纪检盯上了农村“三资”——其实就是集体的钱、集体的东西、集体的地。这可不是某个人的,是全村人的“公共家底”:比如征地补的款、村头闲了好几年的老仓库、后山那片能种果树的林地,本来该用来给村里修修路、给老人发点米面,可这些年总有人偷偷动歪心思。

前几天回乡下,刚到村口就见一群人围在村委会公告栏前,凑过去一听,全在说“村里的钱和地要查得更严了”。

一打听才懂,是纪检盯上了农村“三资”——其实就是集体的钱、集体的东西、集体的地。这可不是某个人的,是全村人的“公共家底”:比如征地补的款、村头闲了好几年的老仓库、后山那片能种果树的林地,本来该用来给村里修修路、给老人发点米面,可这些年总有人偷偷动歪心思。

以前不少人觉得“村里的事儿没人管”,村干部说啥算啥,现在不一样了——纪检直接上了“提级查”和“异地查”这两招。“提级查”就是本来归乡镇管的事儿,县里直接接手,不用看村干部的面子;“异地查”更实在,从别的县调人来查,这些人跟村里没交情,想通风报信都没处说。

我叔家的堂哥在镇里当办事员,他说前阵子邻村就查出事儿了:有个村干部把集体的征地款挪去给儿子盖新房,本来以为能蒙混过去,结果县里来人一查,不光把钱追回来了,人还受了处分。村里人都说:“这才叫给咱撑腰——本来该是大家的好处,不能让少数人占了。”

这次重点查的3类问题,全是老乡们最糟心的:

第一类是“贪钱占东西”,比如把村里修灌溉渠的钱揣自己兜里,把集体买的化肥、播种机偷偷拉回家用;

第二类是“截胡好处”,像上面发的种粮补贴,干部先扣一部分分给自家亲戚,剩下的才给村民;

第三类是“乱给人情”,比如把集体的地低价包给朋友,正常能租1万一年的,只收5千,亏的都是全村人的钱。

我们村以前也碰过这事儿:后山的林地被包给了村干部的老同学,租金比别人出的低一半,村民有意见却没处说。这次听说要查,大家都盼着能把少收的租金补回来。

为啥现在要这么较真?因为“三资”是村里的“命根子”。很多村子发展慢,就是因为“家底”被折腾没了:有的村本来能靠集体林地搞采摘园,带动村民打工,结果被人砍树卖了木头;有的村有闲置厂房,本该租给加工企业,却成了私人仓库。这些事儿不解决,村里想富都难。

现在查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给“家底”上了锁。不少村子查完后,把“三资”的账全贴在村委会墙上:每笔钱花哪儿了、哪个资产租给谁了、租金收了多少,村民随时能看。有的村还搞了“村民议事会”,集体的事儿得大家投票决定,不是干部一个人说了算。

不过我也在想:查完之后,咋让这些“家底”真的帮大家赚钱?比如村里的闲置仓库,租出去收租金是一方面,能不能跟企业商量,优先招村里的人上班?后山的林地,除了种果树,能不能搞林下养鸡,让村民多份收入?这得靠大家一起想办法,把“死家底”变成“活钱”。

最后想问一句:你们村有没有过“三资”被乱搞的情况?要是村里的公共财产有人动手脚,除了纪检监督,村民还能做些啥来盯着?评论区聊聊呗~

来源:小白爱生活一点号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