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老师用烧杯造出“极光”?这操作我给满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3 01:44 2

摘要:“极光”俩字一出现,脑子自动播放北欧雪原,结果有人把它塞进50毫升烧杯,还配了首化学情诗——抖音小曾那条视频,蓝绿光带在试管里翻涌,评论区集体破防:原来我缺的从来不是远方,是会发光的试剂。

“极光”俩字一出现,脑子自动播放北欧雪原,结果有人把它塞进50毫升烧杯,还配了首化学情诗——抖音小曾那条视频,蓝绿光带在试管里翻涌,评论区集体破防:原来我缺的从来不是远方,是会发光的试剂。

800万点赞砸下来,中国化学会连夜转发,顺带递了张“美丽化学”入场券。

官方数据更直白,一周之内“化学实验”搜索量翻四倍,比双十一优惠券涨得还猛。

小曾后来开直播,没卖课,掏出一台带温控的“2.0盒子”。

往里头撒点稀土,粉金、玫红说变就变,像给极光开了美颜滤镜。

弹幕刷得比实验本身还密:老师,这玩意儿能申请专利吗?

他点头,补一句“正在写材料”,语气像讨论中午吃不吃食堂。

北京朝阳区三所中学动作更快,直接把选修课改成“极光制作间”。

学生不用背电子排布,先上手摇双氧水,摇着摇着就懂了能量跃迁。

人教社的编辑透露,2024新教材会留一页给“生活中的发光现象”,配图就是小曾的改良版——课本第一次追热点比热搜还及时。

有人担心花里胡哨冲淡知识,我倒觉得未必。

当年背“氢氦锂铍硼”背到崩溃,要是老师先放一段粉金光带,再补一句“电子也在蹦迪”,我至少能少打三个瞌睡。

视觉奇观不是糖衣,是药引子,先把人拉进门,再谈理性。

当然,也别神化一支试管。

极光实验再浪漫,算到底还是放热反应,温度一高就翻车。

小曾自己翻车过,烧杯炸裂,荧光液溅了一鞋,他剪进视频,配文“科学家也会踩雷”。

点赞最高的评论是:原来失败也能发光。

所以,真该进教材的不止是颜色,还有那句大实话——“试剂会撒谎,数据不会”。

把漂亮和严谨同时塞给学生,他们才会相信,烧杯里装的确实不是魔法,是能用公式复现的宇宙。

下次刷到粉金光带,别急着刷走。

停下来看看,想想电子怎么从高能级摔回低能级,摔出我们肉眼可见的银河。

那一刻,你其实站在北极圈内,只是羽绒服换成了实验服。

来源:桑园欣然养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