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陈志:从网吧网管到千亿“杀猪盘”之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3 00:34 1

摘要:他出身福建小城,靠一台电脑起家,却在东南亚编织出一个以电诈、洗钱、地产为核心的“太子帝国”。如今,美国、英国相继制裁,韩国政府亲赴柬埔寨调查,香港豪宅与比特币资产被曝光。陈志,这位掌控千亿黑金的电诈教父,终于走到了命运的拐点。

IT灰产圈灰产圈:互联网黑灰产业链深度调查揭秘,创始于2017

10月15日这天,柬埔寨金边的阳光格外刺眼。

茶胶省,一个距金边不到四十公里的地方,突然被几十辆车包围。车上下来的人,不是柬埔寨警察,也不是美方特工,而是韩国外交部副部长金珍我率领的政府调查组。

这支小分队此行的目标——太子控股集团(Prince Holding Group)旗下的一处园区。

外界称它为“太子基地”,柬埔寨人口中的“金边城中城”。

在过去三年里,这里灯火通明,成千上万台电脑昼夜不停地工作着。有人在这里失踪,有人从这里发迹,有人再也没有回过家。

现在,它已被弃空。

房间里散落着被拆掉主板的电脑、烧焦的网线,窗外的广告牌上仍写着几个金色大字:“共建东南亚金融新未来”。

此前,美国财政部刚刚宣布,对太子集团及创始人陈志实施制裁,指控其涉及跨国诈骗与人口贩卖。

几天后,韩国政府出现在了柬埔寨。

这场跨国围剿,比电影还快。

那一天,金珍我看着眼前那十一栋四层楼建筑,说了一句让现场媒体印象深刻的话:

“我们不是来看废墟的,我们是来看人性的。”

在东南亚的华人圈,陈志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他的故事,几乎是“逆袭爽文”的模板。

他出身福建小城,靠一台电脑起家,却在东南亚编织出一个以电诈、洗钱、地产为核心的“太子帝国”。如今,美国、英国相继制裁,韩国政府亲赴柬埔寨调查,香港豪宅与比特币资产被曝光。陈志,这位掌控千亿黑金的电诈教父,终于走到了命运的拐点。

2025年10月14日,纽约联邦法院的一纸公告,让隐匿在东南亚丛林里的“电诈之王”陈志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美国司法部宣布,查获127271枚比特币,市值150亿美元 —— 这是美国司法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次资产没收,而这些数字财富的主人,正是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有着 “西港皇帝” 之称的陈志。

谁也想不到,这个掌控着横跨30国犯罪网络、手眼通天的“公爵”,三十年前还只是福建连江县晓澳镇晓兴村一个身高不足1米63、面相被同乡视为“不吉” 的辍学少年。他的人生像一场荒诞的黑色童话,用灰色产业铺就通天之路,最终却在最风光时,被万里之外的美国司法部按下了终止键。

1、从网管到私服大佬

1987年寒冬,陈志出生在连江晓兴村一个普通家庭。在这个靠水产和海外务工发家的富庶村落,陈志的童年毫无亮点——个子矮、学业中等,初二下学期没读完就背着书包回了家。“初三开学点名,喊到陈志没人应,老师问了才知道,他不念了。”多年后,初中同学邱荣回忆起这位“千亿大佬”的早年,记忆里只有 “不起眼”三个字。

辍学后的陈志,一头扎进了2000年初的连江网吧热潮。彼时的连江,正掀起一场席卷全国的“网吧革命”——2002年网吧牌照制度落地后,数以万计的连江人抱团涌入这个行业,一度控制了全国50%的网吧份额,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占比更是超过80%。在水产养殖之外,网吧成了当地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这个被称为“做点”的行当,藏着外人看不见的灰色地带:收费低廉的上网服务只是幌子,真正赚钱的是网吧角落里那一两台赌博机。

陈志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连江县城“鸿利网吧”的网管。擦桌子、收网费、维护机器,这些琐碎的工作里,他悄悄摸清了网吧的盈利逻辑——赌博机后台可以操控输赢,来钱快且隐蔽。

“那时候他话不多,就盯着赌博机的后台数据看,谁也没料到他在琢磨这些。” 乡邻叶丽大姐说,没过多久,陈志又换了一家网吧,还学会了简单的电脑维修,“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就是混口饭吃,没成想他盯着的是更大的买卖”。

2005年前后,“传奇”游戏风靡全国,私服(私自搭建的盗版游戏服务器)开始泛滥。陈志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从网吧网管摇身一变成了“私服老板”。他搭建盗版“传奇”服务器,开通充值通道,让玩家用现金购买装备和金币——这种涉嫌侵犯著作权的生意,在监管漏洞下成了暴利机器。

“他大概赚了几百万,具体数字没人知道,但那时候他已经能在上海租得起高档公寓了。”他的同学邱荣说,当时的盛大网络为了打击私服焦头烂额,最多时500多家私服同时运营,而陈志的私服,就是其中最隐蔽也最赚钱的之一。

私服生意让陈志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也埋下了隐患。2009年,22岁的陈志突然从上海消失,辗转去了柬埔寨。

“听说是做私服出了问题,怕被警察抓,跑了。”邱荣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此后多年,哪怕是福建人最看重的春节,陈志也从未回过晓兴村,“他好像在刻意切断和老家的联系,生怕被人找到踪迹”。

2 从博彩牌照到太子集团

初到柬埔寨的陈志,日子并不好过。他对外宣称 “想做网咖没做成,改做房地产”,2011年还注册了“信恒房地产公司”,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连初中都没毕业、没任何地产经验的年轻人,根本玩不转柬埔寨的房地产市场。

“信恒就是个空壳公司,没开发过一个项目,他那时候根本没钱,也没人脉。”一位熟悉柬埔寨华人圈的知情人士透露,陈志真正的营生,还是老本行——在柬埔寨继续做私服。

彼时的柬埔寨,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监管几乎为零,“做私服没人管,想开多少款游戏都行”。晓澳镇的同乡传闻里,陈志在柬埔寨的私服生意比在上海时更疯狂,“赚了一两千万,也有人说几千万,反正比起后来的规模,都是小钱”。

但光靠私服,成不了“西港皇帝”,陈志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

这一年,柬埔寨政府颁布《商业赌博管理皇家法令》,将赌场和网络赌博全面合法化。更诱人的是,博彩牌照门槛极低,成本仅需几十万美元。消息一出,全球资本尤其是中国资本蜂拥而至,西哈努克港(简称西港)成了 “赌博天堂”—— 此后几年,柬埔寨发放了169张博彩牌照,91张落在西港,而陈志,拿到了其中一张。

几乎同时,陈志用25万美元买下柬埔寨国籍。这个举动耐人寻味——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放弃中国国籍,意味着他彻底切断了回国的可能,也暗示着他的“生意”将以中国人为主要目标,“用外国国籍逃避中国法律制裁,这是他早就盘算好的”。

更关键的是,2014年前后,中国国内网吧行业开始衰落。智能手机普及让网吧顾客骤减,警方打击赌博机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大量连江网吧老板面临失业。“成千上万的同乡没了出路,陈志这时候伸出了‘橄榄枝’。” 知情人士说,这些有网吧经营经验、熟悉灰产逻辑的连江人,成了陈志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懂如何吸引顾客、如何操控后台、如何处理“客诉”,而陈志,只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合法化”的平台。

陈志的“商业模式”就此成型:他把网吧赌博机的“后台控输赢”和私服的“充值变现”结合,打造出早期的“杀猪盘”模式——表面是合法网赌,实则通过后台操控让玩家输光所有钱;同时,他模仿老家的“工业园区”模式,在西港开发 “电诈园区”,吸引同乡入驻,自己坐地抽成20%。

“他提供场地、培训员工、协助洗钱,甚至帮忙搞定当地关系,20%的抽成看似高,但没人敢不给。”

2015年,陈志成立太子集团,涉足房地产、小额贷款、旅游等领域。西港的房价因赌博业暴涨,热门地段每平方米突破4000美元,陈志的房地产公司趁机开发酒店、公寓和商铺,“这些产业不全是幌子,西港的房地产泡沫让他赚了不少,但核心还是靠电诈和园区抽成”。

这一年,他把亲戚邱国兴从深圳招来。据公开资料,邱国兴1970年出生,13岁辍学,19岁赴深圳谋生,在2015年抵达柬埔寨之前是个寻常的石材商人。

陈志让这位前石材商人担任太子地产董事长,还帮他当选柬埔寨福建总商会会长——通过家族和同乡纽带,陈志的“电诈帝国”开始稳固。

3 靠两位 “贵人” 登顶柬埔寨

2017年,陈志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一年,他结识了两个改变命运的“贵人”,彻底从“电诈老板”蜕变成柬埔寨权贵圈的“新贵”。

第一位是柬埔寨副首相兼内政部长苏庆的儿子苏速卡。苏庆家族在柬埔寨权势滔天,苏庆本人执掌警察系统40多年,还被封为“亲王”。

2017 年,陈志与苏速卡共同成立“金贝公司”,将自己旗下的大部分园区和赌场纳入其中。不久后,苏速卡继任内政部长,手握警察系统权力的他,成了陈志的 “保护伞”。有了这层关系,陈志的园区可以半公开运营,甚至不用害怕柬埔寨政府的抽查。

第二位“贵人”是首相洪森的侄子洪都。在洪都的帮助下,陈志2014年成立的“太子银行”拿到正式牌照,从此踏入柬埔寨金融界。更关键的是,陈志创办的“汇旺钱庄”——这个后来被称为柬埔寨 “支付宝” 的支付巨头,在洪都的运作下,名义上与太子集团切割,实则仍由陈志掌控。

“汇旺钱庄成了他洗钱的核心工具,东南亚的电诈资金,大多通过汇旺流向全球。”美国司法部后来的调查显示,汇旺钱庄不仅为太子集团服务,还为整个东南亚的黑灰产提供洗钱通道。

有了苏速卡和洪都的加持,陈志的地位水涨船高。2017年,他被柬埔寨国王授予“公爵”头衔,成了 “陈志勋爵”。这个福建农民之子,终于在异国他乡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身份象征”。此后,他频繁出现在柬埔寨官方场合,与洪森合影、在洪森生日宴上一掷千金、以“慈善家”名义捐钱捐物,甚至被媒体称为“柬埔寨首富”。

与此同时,陈志的私生活也开始变得骄奢淫逸。网红郭某在抖音上炫耀“陈志每月给我两三千万零花钱,太抠门了”;坊间传闻他与某张姓女明星交往,分手费高达数十亿;他的妻子更是在社交平台疯狂炫富,晒名包、名表、游艇别墅,甚至“养鲨鱼当宠物”——这些夸张的炫富,与他在“慈善”上的吝啬形成鲜明对比:7 年里,“陈志奖学金”仅出资200万美元,资助400名柬埔寨大学生;回老家晓澳镇的“助学基金会”,首期投入只有370万元,在富商云集的连江,这个数字不值一提。

“他对同乡也抠门,赚了那么多钱,没给老家做过什么实事。” 邱荣说,晓澳镇的人提起陈志,大多是“羡慕又看不起”——羡慕他的财富,看不起他的忘本。但没人敢公开指责他,“那时候他在柬埔寨势力太大,连当地警察都要给他面子,谁惹得起?”

4 电诈园区的“血腥味”

2019年8月,柬埔寨政府突然宣布 “禁绝网络赌博”。迫于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压力,洪森政权不得不对电诈产业动手,大量“杀猪盘”园区倒闭,44.7万中国人离开西港 —— 这道禁令,成了陈志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对陈志来说,禁令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苏速卡的保护让他的几个核心园区得以保留,竞争对手减少,短期内反而扩大了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他失去了“洗白”的可能——西港房地产泡沫破裂,烂尾楼遍地,商铺租金暴跌七八成,他囤积的2000万平方米土地成了“烫手山芋”,房地产、酒店等正当产业再也无法盈利。

更致命的是,园区的经营模式被迫改变。此前,陈志的园区靠连江同乡支撑,推广、客服、行政人员大多是晓澳镇的年轻人,“大家都是同乡,多少有点情分,没那么多极端手段”。禁令后,大量同乡回国,推广人员紧缺,陈志不得不改变策略——从“招募”变成“诱骗”,甚至“绑架”。

“那时候开始,园区里出现了电棍、铁丝网和看守。”一位曾在西港工作的华人透露,为了留住人,陈志的园区开始扣押护照、限制人身自由,完不成“业绩”就用电棍殴打、饿饭;有人想逃跑,被抓回来后会遭受更残酷的惩罚,甚至闹出人命。“之前只是谋财,禁令后开始害命,园区里的血腥味越来越重。”

陈志的同伙后来回乡时辩解,“这些都是园区商户干的,和我们没关系”,但明眼人都知道,没有陈志的默许甚至指示,没人敢在他的地盘上动粗。“大多数‘抓捕’都是他的人干的,他要靠这些手段维持园区运转,毕竟电诈是他的核心收入来源。”

即便如此,陈志的生意依旧“兴隆”。他把园区搬进高楼,用赌场、夜店做掩护,在“太子IT大厦”“金贝酒店”里藏匿电诈团伙;他的园区最多时容纳1万人,注册的诈骗账号超过70万个;他对外宣称“每天收入3000万美元”,美国得州大学教授估算,2020-2024年柬埔寨电诈骗取全球750亿美元,陈志团伙占比60%——按照这个数字,他的资产一度超过2750亿元,甚至被同乡恭维为“中国首富”,而他,坦然接受了这个称号。

5 香港的 “洗钱网络”

陈志的财富,从来不是“藏在东南亚的现金”,而是通过复杂的网络流向全球,其中香港是最重要的“中转站”。2025年10月22日,香港媒体的调查揭开了这个秘密: 陈志在香港拥有价值30亿港元的尖沙咀金巴利道68号甲级商厦,以及13亿港元的山顶 Mount Nicholson别墅。

除了购买香港的豪宅商厦,他还购买了香港的上市公司,更以香港公司控制全球最大的古巴雪茄商“Habanos”,购入五年赚20亿港元。

而这些资产,全是用电诈资金购买的。

最早的线索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年12月,Mount Nicholson别墅一期楼王以10.8亿港元售出,刷新亚洲最贵洋房纪录,买家需缴纳3.24亿港元税款。这笔天价交易的买家,是英属处女岛(BVI)公司“巨胜控股”,而签合同的人,是住在香港东涌公屋的中年男子周幼强。

“记者问他谁是幕后老板,他一句话都不说。”直到8年后,美国制裁文件曝光,“巨胜控股”才被证实由陈志控制—— 意味着,早在2016年,陈志就开始用香港洗黑钱。

2018年,陈志又从恒基手中买下尖沙咀金巴利道68号全幢商厦,估值30亿港元。他还在香港注册多家空壳公司,亲自担任董事,甚至控股两家上市公司:2018 年12月,他收购上市仅一年的工程公司 “致浩达”(1707),持股54.79%;2023年,他又买下新加坡工程公司“坤集团”(0924)55%股权。

这些上市公司成了他洗钱的“工具”。“致浩达”原本主营香港工程业务,被陈志收购后,突然转型柬埔寨房地产和奢侈品销售。这两个领域与工程业务毫无关联,却能方便地将电诈资金合法化。

他还把亲信邱东(后遭英国制裁)安插进“致浩达”当执行董事,邱东持有圣基茨和尼维斯护照,负责 “对接柬埔寨业务”。更可疑的是,陈志多次用山顶别墅抵押借款,却总能在几个月后全额归还。

“正常商人不会这么做,只有洗钱才需要频繁走账”

陈志的香港网络里,还有一间被美国制裁的“兴承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汕头人孙伟强担任董事,表面与陈志无关,实则被用来运营地下钱庄,“资助太子集团的加密货币挖矿业务,还帮高层配偶买劳力士、毕卡索名画”。甚至全球最大的古巴雪茄生意,也被陈志掌控。

2020年,他通过香港公司“Allied Cigar”以90亿港元收购古巴雪茄独家分销权,后来这间公司频繁改名、转让股权,最终解散,而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陈志。

2022年9月24日,柬埔寨太子集团陈志(左一)与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左三),出访古巴,会见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埃斯特万·拉索·埃尔南德斯(Esteban Lazo Hernández)(左四)。

6 栽在“欧美盘”上

2025年10月8日,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方法院率先出手,指控陈志控制横跨30国的犯罪集团,涉嫌诈骗、洗钱;6天后,美国司法部宣布查获127271枚比特币,市值150亿美元——这些比特币,是陈志多年来电诈资金的“数字仓库”。

陈志的倒台,源于他的“贪婪”。此前,他的电诈主要针对中国人,即“中国盘”,但随着柬埔寨禁令收紧,他开始拓展“韩国盘”“欧美盘”,尤其是针对美国人的诈骗。美国司法部调查显示,至少259名美国人被陈志团伙骗走1800万美元。

这个数字对他的千亿帝国来说微不足道,却成了“引火烧身”的导火索。

“如果他只做‘中国盘’,美国可能不会管他。”一位熟悉国际反诈的律师分析,美国对跨境电诈的打击向来严厉,尤其是涉及美国公民和美元资产时,“他不该碰美国市场,这是最致命的错误”。

更讽刺的是,陈志用来“避险”的比特币,最终成了锁定他的证据。加密货币本是他洗钱的“完美工具”——匿名、跨境、难追踪,但美国司法部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理清了这些比特币的流向:从电诈受害者账户,到汇旺钱庄,再到加密货币交易所,最终流入陈志控制的钱包。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反而成了追踪的线索,每一笔交易都在区块链上留痕,想删都删不掉。”

2025年10月,陈志的帝国轰然崩塌。美国冻结他的比特币、制裁他的香港公司和亲信;英国跟进制裁,禁止他在英国境内开展业务;韩国冻结“太子集团”超910亿韩元的资产;柬埔寨政府迫于压力,查封太子集团在西港的园区;他在香港的30亿商厦、13亿豪宅被冻结,上市公司股价暴跌。

那个曾经在柬埔寨呼风唤雨的“公爵”,一夜之间成了丧家之犬。

如今,晓澳镇的同乡再谈起陈志,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羡慕。“他就是太贪了,赚了那么多钱还不收手,非要碰美国市场,这是自寻死路。”邱荣说,陈志的故事像一场“警示”——靠灰色产业起家的财富,终究是沙滩上的城堡,风一吹就塌了。

而那些被陈志团伙欺骗、囚禁、伤害的受害者,终于等到了正义的曙光。150亿美元比特币的没收,不仅是美国司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对全球电诈集团的震慑——无论藏在东南亚的丛林里,还是躲在区块链的匿名背后,只要触碰法律红线,终究会付出代价。

这场从福建网吧到柬埔寨丛林的黑色童话,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落幕。陈志或许到最后都没明白,他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无休止的贪婪。

作者:欧战之王 来源:吃瓜体

来源:灰产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