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但是如果癌症扩散至远处的脏器,那么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就下降至15%左右。结直肠癌是常见但经常被低估风险的癌症之一,最近年轻人发病率的上升值得警惕。但是通过定期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此外,
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但是如果癌症扩散至远处的脏器,那么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就下降至15%左右。结直肠癌是常见但经常被低估风险的癌症之一,最近年轻人发病率的上升值得警惕。但是通过定期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此外,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在分子靶向、免疫治疗、肝转移局部治疗(如肝动脉灌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和治疗选择不断改善。
图来自网络
一、关于结直肠癌,您需要了解的基本信息
1. 结直肠癌不是“少见”的癌症
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是结直肠癌并不常见,但事实正好相反。结直肠癌是男女合计癌症相关死亡率居前的类型之一。相关的数据显示,女性中约有 1/26 的人在一生中会患上结直肠癌,男性则约为 1/24。
2. 患病年轻化趋势不可忽视
虽然传统上认为结直肠癌多发生在老年人中,但近年来在 50 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自 1990 年以来,年轻人发病率几乎翻倍。与此同时,65 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因为筛查普及而呈下降趋势。
很多年轻人并不认为自己会得癌,因此也忽略早期症状和筛查。如果癌症局限在肠道(未发生远处转移),五年生存率超过 90%;而一旦发生了远处扩散,五年生存率可能下降到约 15%。
3. 筛查的意义:不只是“找癌”,更是预防癌
2021 年,美国将结直肠癌筛查建议的起始年龄从 50 岁下调到 45 岁。这是因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该病变。早期大多数结直肠癌是从息肉发展而来,通过结肠镜可以发现并切除息肉,从而在癌症尚未形成时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筛查方法不仅限于结肠镜,还包括粪便隐血、粪便 DNA 检测等。然而,粪便检测如果呈阳性,并不等于确诊,需要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
图片来自:摄图网
4. 风险因素不仅是家族史
不少人误以为没有家族癌症史就没有患癌风险。但实际上很多结直肠癌患者没有家族遗传背景。其他影响结直肠癌的因素包括:
肥胖、久坐、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饮食习惯:高肉类、低纤维、过多加工食品;
吸烟、饮酒。
因为这些患癌的因素广泛存在,所以所有 45 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应接受结直肠癌筛查,而不是仅仅那些有家族史的人。
二、最新治疗进展:希望不断被刷新
在过去几年,结直肠癌的治疗取得了不少令人振奋的进展,下面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和数据。
1. 免疫治疗与MSI-H / dMMR 肿瘤
当癌细胞存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时,这类肿瘤对免疫治疗(如 PD-1 / PD-L1 抑制剂)通常更敏感有效。根据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的总结,这类患者是最有希望使用免疫治疗的群体。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是不是属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
2. 靶向治疗的突破:KRAS 和新靶点
KRAS 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中非常常见,长期以来是“不可成药”的靶点。最近,adagrasib(AMG510) 成为首个获批用于结直肠癌的 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之一。此外,还有其他靶向药/抗体疗法正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探索组合治疗,如 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用于 KRAS/NRAS 野生型或 BRAF 野生型肠癌。还有一种名为 BOLD-100 的新药,正在与传统化疗(FOLFOX 方案)联合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的数据表明这个组合表现出良好可耐受性、显示出有客观应答率和延缓疾病进展的信号。
3. 肝脏转移的局部疗法:肝动脉灌注与肝移植希望
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靶器官。针对肝转移的结直肠癌肝动脉灌注是一种常见治疗办法,具体的策略是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肝脏肿瘤部位。这个办法可使肝转移患者寿命延长多年,并减轻全身性副作用。
此外肝移植正被探索作为可能的“根治性”途径。若原发肠癌病灶已被切除,转移的唯一脏器只有肝脏,而且并对化疗有治疗应答,则未来可能通过肝移植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4. 辅助治疗新时代:免疫治疗与化疗组合的新证据
在 2025 年 ASCO 会议上,一项针对存在 DNA 错配修复缺陷 (dMMR) 的 Ⅲ 期临床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术后使用免疫药物阿替利珠单抗和化疗进行辅助治疗。可使复发率和死亡风险下降约 50%。这可能成为未来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新标准。
5. 辅助干预、早检测与新技术
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面,2024 年 美国FDA 批准了一种名为 Shield 的血液检测用于常规风险人群的筛查,报道的是能检测到逾 83% 的结直肠癌病例。
三、展望,如何在现实中获益?
基于以上结直肠癌的基础知识与新进展,给到大家下面一些建议。
1. 不要拖延筛查
45 岁起就应开始进行常规结直肠癌的筛查。对于有家族史、炎症性肠病、肥胖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可以更早年龄启动筛查。多数癌症可通过息肉切除预防。
2. 基因 / 分子检测(NGS)
对于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或复发肠癌患者,应尽可能做第二代基因测序,包括 MSI / dMMR 状况、KRAS、BRAF、HER2、错配修复基因等。只有掌握了肿瘤的“分子画像”,才能有机会确定是不是能使用靶向或免疫治疗方案。目前癌度线上基因检测肠癌上述的套餐仅需2000元左右,可以联系癌度咨询。
3. 关注并争取先进治疗方案 / 临床试验
对于晚期或转移结直肠癌患者,除常规化疗外,应及时向主治医生咨询是否符合免疫联合策略、肝移植或新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这并不是说临床试验免费,而是许多治疗突破最初都来自临床试验。
4. 生活方式仍是基础保障
即便是接受靶向 / 免疫治疗,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辅助治疗里不可忽视的一环。保持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摄入足够膳食纤维等,都有助于提升整体耐受性与治疗效果。
5. 保持信心,合理管理期望
虽然很多结直肠癌的新疗法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成为标准方案,但它们为未来带来更多可能。相信有奇迹就会有奇迹!
10月份福利
来源:关注心脑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