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安庆市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一辆大型货物运输车停在村部门口,十几名工人忙着将一箱箱、一袋袋红薯搬运至车上并码放整齐,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为解决红薯销售问题,当地提前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线下与周边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餐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通
近日,安庆市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一辆大型货物运输车停在村部门口,十几名工人忙着将一箱箱、一袋袋红薯搬运至车上并码放整齐,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为解决红薯销售问题,当地提前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线下与周边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餐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通“产地直供”绿色通道;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抖音推流等新业态,实时展示红薯收获过程,吸引众多网友下单抢购,并有网友至现场体验拣收乐趣。同时,当地还积极延伸产业链,引进红薯深加工企业,开发红薯粉条、红薯干、红薯淀粉等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小红薯变成带动村民增收的“金疙瘩”。
据了解,2025年鸦滩镇种植的红薯达1500亩,预计总产量超900万斤,综合产值可达700万元。(陈加旺)
金秋时节,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长岭镇黄家堰村的棉田里,雪白的棉花竞相绽放,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采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近年来,黄家堰村通过组建合作社,统一选用良种、推广机播棉、实施绿色防控,种出的棉花朵大絮白,成了市场的“抢手货”。不少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又在这里找到了务工岗位,实现了“一块土地两份收入”。
2025年,长岭镇共种植棉花10000亩左右,眼下正值采收旺季,预计总产量500万斤以上。长岭镇组织农技员包片指导,协调调配农机具,保障采得下、运得出。
接下来,长岭镇将着力打通从“棉朵”到“布匹”的产业链,让朵朵棉花为村民铺就更宽的“致富路”。(檀春红)
深秋时节的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雷池镇青草湖社区,正用一场实打实的鲈鱼丰收,续写着这句古诗里的鲜活图景。随着最后一批鲈鱼装车发往南昌,社区120亩鲈鱼养殖区总产量突破20万斤,产值达300万元。这份“丰”景的背后,既有武昌湖二类优质水质的天然滋养,也有温控大棚技术对水温水肥的精准调控;更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统一标准化管理,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参与养殖或务工,实现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让丰收的“红利”惠及更多人。
下一步,青草湖社区将持续延伸产业链,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让水产养殖的“丰收景”,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更持久、更动人的好“丰”景。(沈凡 项守兵 陈欣蕊 吴瑞娟)
金秋时节,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雷池镇6万多亩水稻陆续成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在莲洲片区的稻田里,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全力抢收。农民们手捧金黄的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保障秋收顺利,雷池镇提前组织农机资源,调度400余台农机投入作业,确保颗粒归仓。
近年来,雷池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实现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农技人员为农户提供选种、水肥管理等跟踪服务,助力单季稻亩产增至约1300斤,较2024年提升100斤至200斤。
目前,全镇水稻收割预计10月下旬完成,秋粮丰收已成定局。(项守兵 沈凡)
走进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长岭镇龙山村一农业专业合作社,一排排现代化养殖圈舍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近处,工人们正在饲草加工区忙碌着,机器轰鸣声与羊群叫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产业发展乐章。
据了解,合作社根据湖羊的生长特性,实行分群饲养、精准饲喂,建立了完善的选育档案和防疫体系。科学的养殖方式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合作社首批引进的2000只种羊已繁育发展到5000余只,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估算,三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羊产业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红利”,目前合作社优先吸纳了本村10余名群众就业,月收入近3000元。(李曙斌)
来源:中国服饰商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