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村社区“两委”换届:2.1万个村社17万干部筑牢红土治理根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2 21:41 2

摘要:作为革命老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区域,江西省始终以“选优领头雁、夯实执政基”为目标,高标准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上一轮(2020-2021年)换届中,全省20878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新老交替,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超99%,选举产生17万余名“两委”干部,实现

一、换届总体概况:党建引领的红土基层焕新实践

作为革命老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区域,江西省始终以“选优领头雁、夯实执政基”为目标,高标准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上一轮(2020-2021年)换届中,全省20878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新老交替,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超99%,选举产生17万余名“两委”干部,实现了“队伍新面貌、组织新活力、治理新格局”的目标。此次换届创新推行“三统筹七同步”办法,将党组织与村(居)委会换届统筹推进,同步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推进民主协商,为共绘新时代江西发展新画卷筑牢基层根基 。

省委将换届列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的责任体系,1675名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带头联系指导换届工作,市县乡三级共派出10993个督导指导组,实现督导全覆盖。针对排查出的1260个换届重点难点村,安排2572名县乡党员领导干部包干整顿,崇义县通过“一周一调度、一督导一上报”机制,确保复杂村换届平稳推进 。从井冈山革命老区的红色治理传承到赣南乡村振兴实践,换届工作始终与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精准衔接。

二、2025-2026年换届时间安排:三阶段蓄力红土振兴

结合村(社区)“两委”5年任期要求,江西省2026年换届工作已进入系统筹备阶段,紧扣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升级需求,按“储备筑基—选举实施—交接赋能”三阶段有序推进。

(一)储备筑基阶段(2025年1月-6月)

以“人才储备、底数清仓”为核心,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储提质行动。九江市创新“五个一批”选人机制,通过培育乡土人才、争取返乡人员、跨村交流等方式,储备高质量后备人选6218人,村均储备3人以上;宜黄县实施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动态储备256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其中35岁以下占50%,大专以上学历占82.8% 。省级同步开展现任干部离任审计,重点核查集体资产、债权债务等核心账目,提前化解矛盾隐患。

(二)选举实施阶段(2025年7月-12月)

全省约2.1万个村(社区)将集中进入选举环节,严格遵循“先党组织、后村委会”顺序,推行“两推一选”为主的选举方式。延续上一轮“三项承诺”制度,要求候选人签订竞职、任职、辞职承诺书,拒不承诺者不得列为候选人。针对赣南山区村、赣北平原村等不同类型区域实施“一村一策”,重点巩固“一肩挑”提升成果,目标保持90%以上覆盖率,同步确保村委会女性成员占比不低于30% 。

(三)交接赋能阶段(2026年1月-3月)

完成公章、档案、财务“三交接”,同步落实离任人员待遇保障。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数字治理等内容开展全员培训,推广九江市“四个一线”跟岗模式,安排后备力量在强村公司、集体经济项目一线历练3-6个月,通过“日常考核+年终测评”强化能力提升 。

三、人口与选民基础:千万群众的民主参与热潮

基层换届的活力源于红土大地的人口基数与民主热情。截至2023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达4515.0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比超40%,庞大的基层人口规模对治理精细化提出更高要求。

民主参与广度深度持续提升,上一轮换届中,全省2576万余名选民参与投票,参选率达91.3%;70.1万名村(社区)党员参加选举,应到会党员参选率88.5%,较上届提高2个百分点。井冈山市依托新时代“红色讲习所”,以微党课、文艺演出等形式宣讲选举政策,让红色基因融入民主实践;上饶市广丰区通过“事不过夜”的政策解读机制,确保群众吃透选举要求 。结合人口变化趋势,2026年换届预计登记选民超2600万名,民主参与根基持续夯实。

四、队伍结构优化:“两升一降多优”锻造红土骨干

江西以“双好双强”为标准,推动干部队伍实现“学历升、能手比例升、年龄降、结构优”的显著变化。“一降”成效突出: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降至45.25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达14.5%,较上届提高0.4个百分点;宜黄县后备力量中35岁以下占比过半,彻底破解“干部老龄化”难题 。

“两升”特征鲜明:学历层次大幅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干部占比较上届增长23.1%,本科及以上学历达6664人,增长7.7%;致富能手占比显著提高,新推选7601名脱贫致富带头人进入“两委”班子,占干部总数的30.99%。女性“她力量”全面增强,全省村委会女性成员占比达30.7%,较上届提高4.5个百分点,村“两委”女正职书记达997人,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高安市上湖乡三湖村新班子中,32岁的大专学历干部与经验丰富的资深成员互补,形成合理梯队结构 。

五、配套保障与纪律建设:全域筑牢规范防线

换届规范度源于健全的保障体系与严格的纪律约束。组织保障上,全省同步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等配套组织换届,实现100%全覆盖。省委组织部印发专项《指导手册》,通过视频培训覆盖9800余名市县乡业务骨干,将候选人资格审查、投票计票等23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 。

纪律建设全程“零容忍”,推行选风选纪群众监督员制度,广泛宣传“十个严禁”纪律要求,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上饶市广丰区查处破坏选举案件6起,行政拘留6人,形成强大震慑;抚州市临川区在换届中查处买官卖官案件,3名涉案人员被取消候选人资格并给予党纪处分。全省17万余名候选人签订“三项承诺书”,引导群众注意力从“选官”转向“选干事人” 。

六、换届“后半篇”:实干赋能红土振兴

江西始终把换届成效落在“干事创业”上,推动新班子以实干回应群众期待。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双垅村新任书记张全东上任半年,推动土元养殖基地落地,实现村集体收入增长51%,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丰城市丽村镇新班子依托“数字人大”平台收集民意,换届以来办结道路改造、危桥重修等民生实事36件,打造14个秀美乡村示范点 。

长效赋能机制持续完善,宜黄县推行后备干部“四个一”活动,通过“宣传政策、走访农户、记好日志、办好实事”强化履职能力,圳口乡徐溪村后备干部通过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九江市建立后备力量“备用结合”机制,102名优秀后备干部已担任村党组织书记,418人进入村干部队伍 。

从井冈山的红色治理到赣南的乡村振兴,2.1万个村(社区)的17万名“两委”干部正以实干扛起使命,让换届成果转化为红土大地的发展实效。

来源:耀中品牌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