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奇瑞把配置表一次性拉满,还配上44.5%热效率的2.0T混动,摆明冲着“高端”俩字去。
25万买奇瑞?
先别急着骂,我看完工信部实车图,脑子也嗡了一下。
4850mm车长、2820mm轴距、CDC电磁悬架、航空座椅、1400km续航,这些词以前贴在谁身上?
理想L8、问界M7、蓝山DHT。
现在奇瑞把配置表一次性拉满,还配上44.5%热效率的2.0T混动,摆明冲着“高端”俩字去。
可标还是“CHERY”,不是“LUXEED”,也不是“AITO”。
这落差,才是大家最难受的点。
我蹲工厂贴吧三个月,每天刷帖子就为了看谍照。
最早流出的照片里,前脸被黑布裹得严严实实,只能看见一条灯带,底下评论一水儿“别是杀马特”。
上周高清申报图曝光,字母标直接镶在格栅上,灯腔做成开眼角,和概念车那副圆润样差出十万八千里。
有人当场开喷“土味”,我却松口气——奇瑞总算放弃盲目圆润,开始用硬线条,至少在路上能一眼认出来,不会被当成某想。
尺寸放到中大型,6/7座布局,二排航空座椅带腿托,第三排还能放儿童座椅,这明显是家庭刚需路线。
但问题来了,真能把奶爸从理想那儿抢过来?
我算了笔账:理想L8 Air终端优惠完31万,瑞虎9 PRO起步25万,差6万。6万能抹平品牌落差吗?
很难。
可再往下看,3挡DHT比单挡串并联高速油耗低0.8L,1400km续航比L8多300km,一年跑两万公里,油费能省四千块。
对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奶爸,四千块够给孩子报两期英语班。
奇瑞赌的就是这个“算得清”的心理。
真正让我心里咯噔的,是销售随口一句“配额不多”。
他说E0X平台铝合金比例高,供应链刚爬坡,月产能只有三千台。
听到这儿我就懂了——奇瑞自己也虚,怕一口气砸太多砸手里。
先喊高价,再玩“饥饿游戏”,把首批车主养成自来水,口碑发酵后再放量,这套路手机圈早玩烂了。
所以别被25万吓到,半年后终端让个两万,再送终身保养,分分钟真香。
早订的,不过是花三万块买“第一批”光环。
有人担心可靠性,毕竟新平台+新混动,听起来像小白鼠。
我扒了专利墙,奇瑞给这套3挡DHT做了双制动器冗余,电机失效还能靠发动机直驱,高速失速概率比单挡小。
电池包采用蜂窝铝板+底部防撞梁,侧柱碰测试比国标多撞两次。
这些细节官方通稿不会写,却决定你带娃出行时的心宽不宽。
至于CDC电磁悬架,别幻想魔毯。
我试驾过同供应商的星途瑶光,舒适模式过减速带还是“咚咚”两下,只是比传统避震少些余震。
放在一台家用SUV上,最大价值是高速变道不晃,让后排老婆孩子少骂你两句“开慢点”。
写到这儿,价格已经不是核心。
奇瑞敢把瑞虎9 PRO顶到25万,是在试粉丝忠诚度,也在试市场有没有给“技术奇瑞”留一条缝。
缝儿就那么大,先挤进去,再谈品牌向上。
买不买?
一句话:等产能爬坡、等首批反馈、等终端优惠,三重Buff叠完,25万的奇瑞也能真香。
早下手,你买的是信仰;晚半年,买的是实惠。
车企升级永远靠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只是这次螃蟹标价有点辣手。
来源:正大光明花猫8XZiL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