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 | 共建“丝路电商” 共享数字未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2 19:20 1

摘要: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第八专题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主题协商议政,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在小组讨论中围绕当前我国“丝路电商”发展问题作发言,相关内容被《中国政协》杂志采编并刊发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第八专题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主题协商议政,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在小组讨论中围绕当前我国“丝路电商”发展问题作发言,相关内容被《中国政协》杂志采编并刊发,现转载以飨读者。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全球贸易投资和市场预期受到扰动。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在蓬勃发展。2017年,商务部正式提出“丝路电商”行动计划,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计划致力于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为古丝绸之路注入崭新的时代内涵。

9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本届数贸会以“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为年度主题,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参展商数量超过1800家。(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目前,“丝路电商”主体贸易伙伴和销售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仓超2500个,电商独立站超20万个,产业园超1000个,货物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三位一体”新业态初步成形。但共建“丝路电商”国际合作也面临几个主要挑战:

一是贸易战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贸合作信心不足。根据今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发布的《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和前景展望》(选自《宏观经济管理》2025年第7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近期分别预计全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8%、2.9%,低于2024年的3.3%,反映出全球经济动能在减弱。具体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态势明显,美国经济存在一定的减速风险,欧元区和日本则面临投资增速下滑的压力。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也难以独善其身,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均有不同程度下调,显示外部环境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冲击持续存在。此外,美国在经贸领域的政策不确定性依然较高,尽管近期暂停了部分“对等关税”措施,但其整体贸易政策仍不稳定,持续对相关国家施加压力。在这种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预期不振的背景下,全球经贸合作面临较多挑战,也将对“丝路电商”等国际合作倡议的实际推进效果带来影响。

二是跨境贸易监管以及规则标准互认困难。“一带一路”覆盖东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多个地区,共建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政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电商发展水平不一,利益诉求分歧大,各国在电商规则、规制、标准等领域开放程度差异大。如,沿线64个国家中,中低收入23个、低收入2个,一些国家仍沿用传统管理体制,在关、检、税、汇等方面仍设置诸多限制,有78个国家对经常项目下的跨境服务贸易和经常转移支付存在管理限制,严重影响跨境电商合作。

三是数字鸿沟过大导致合作空间受限。共建国家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等发展水平差异大,在互联网接入率、5G网络覆盖率等关键指标上,各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共建国家仍处于数字化转型起步阶段,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的规则标准不一,也增加了深度协作的复杂性和成本。种种原因,限制了共建国家通过电子商务形式进一步推进贸易合作,使“丝路电商”合作的潜力难以充分释放。

“丝路电商”是“一带一路”与跨国电商相结合的国际贸易新业态,使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能获得更加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议:

二是加快对接国际数字贸易规则。推动与共建国家加强跨境贸易监管合作,强化国际关务协作,共同商讨破除各国在关、检、税、汇等方面的限制,探索与共建国家开展货物“前置检测、结果互认”的海关监管新模式,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伙伴国加快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在关、检、税、汇等跨境各环节实施智慧监管,优化监管体制机制,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对监管模式创新发展诉求。持续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进程,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与数字经济监管制度,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互利共赢、公开透明的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体系。

三是加快推进共建国家数字化转型。发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技术优势,支持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主导跨境光纤宽带、光缆等传统设施,5G和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设施,助力伙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丝路电商”数字技术应用中心,为跨境贸易通关、电子发票、风险监测等方面技术应用搭建底层框架和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探索建立面向共建国家的大数据合作中心,逐步打通与伙伴国家间的数据壁垒,推动数据和信息等资源实现跨区域流动,促进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共享“数字红利”。

四是广泛开展侨界联络布局电商渠道。凝聚侨心侨力,持续推进“侨领故乡行”,组织侨领考察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上海等地电商产业园和进出口商会,举办“侨领电商对接洽谈会”,促成投资直播基地、海外仓,以及如福建“福品出海”等项目(福建目前促成项目17个,总投资达40亿元,以期中国商品“卖全球”,经验做法在中国侨联、上海市涉侨活动中进一步延续和推广)。推动粤闽港澳电商联盟区域协同,借助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和广东、福建等地港区、澳区政协委员牵线搭桥,联合供应链企业打造“粤闽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通关、物流、金融一站式服务,缩短订单处理时效,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试点“跨境电商数字人民币结算”,覆盖东南亚国家。以列席全国、各省政协全会侨胞为主体,建立“跨境电商顾问团”,定期举办线上选品会、政策解读会,全年服务境内外企业和个人,为“丝路电商”供应链稳定和拓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