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斯特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2 18:30 1

摘要:斯特朗(1885-1970),中译全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人。1902年进入奥伯林学院学习。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1年首次访问苏联,后在莫斯科长住。1930年协助苏联政府创办了第一家英文报纸《莫斯科新闻》。

斯特朗

斯特朗(1885-1970),中译全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美国人。1902年进入奥伯林学院学习。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1年首次访问苏联,后在莫斯科长住。1930年协助苏联政府创办了第一家英文报纸《莫斯科新闻》。

芝加哥大学

1925年,斯特朗首次访华,报导并支持中国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她第二次来到中国,访问了湖南、上海、武汉和西北地区,报道了湖南农民运动以及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真相。她继续关注中国时局发展并进行报道,如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红军与根据地发展壮大,尔后却遭遇严重挫折?日本缘何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中国东北,甚至还企图吞并整个中国?西安事变因何发生而又得到和平解决,相互对立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竟能在抗日旗帜下停战合作?等等这些中国政治军事问题时刻萦绕在斯特朗的脑海,作为一名进步的具有职业敏感性的记者,她要探究这些重大问题的真相,寻找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

于是在1937年12月,她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时在中国的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正与日军激烈作战,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或已挺进华北敌后抗战,或正积极筹划挺进华中敌后抗战。斯特朗首先到达武汉,表示:“我要去采访山西的八路军!”之后,她便搭乘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的专车前往山西,在临汾下车后换乘汽车,颠簸着行进到一个村子里停了下来。

斯特郎和朱德

车刚停稳,“你好!欢迎你!”只见一个穿着蓝灰色衣服朴实得像个农民的中年人,用德语来问候斯特朗。得知这就是八路军总指挥(此时八路军已改称第18集团军,总指挥改称总司令,但习惯上仍称八路军)朱德,斯特朗感到甚为惊奇。和朱德一起来欢迎的还有其他八路军将领,当时他们正在这个小村庄开会。在司令部里,斯特朗向朱德等人采访了她最关心的游击战问题。他们诚恳地介绍了八路军开展游击战的必要性及其战略,并解答了她的一些疑问。就这样,斯特朗在八路军总部住了10天,每天与官兵们一起进餐、交谈,向他们询问了解敌后拭战的情况。采访期间,斯特朗每天都能通过八路军总部的无线电台收到各地的战报。此外,她还注意到八路军将领之间、官兵之间那种深厚的同志情谊。她还采访了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任向她详细介绍了八路军的政治工作情况。在谈到军队与人民的关系时,任微笑着说:“我们的军队在人民中间,就像鱼儿在水里一样。我们的军队十分重视发动群众的工作,只有人民参加抗日,我们才能胜利。人民不仅给我们很好的掩护,而且是八路军的强大后备军。”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军民关系,她还特意走到老乡家里,听到了许多反映军民情深的生动故事。

斯特郎和彭德怀

10天的采访结束后,斯特朗又回到汉口。令她高兴的是,在这里有机会采访到中共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此时周刚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在周恩来办公室,斯特朗与他进行了热烈的交谈。在她看来,周恩来思维敏捷、态度明朗,有着很强的判断力和说服力。交谈中,周恩来明确地阐述了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

1938年3月初,斯特朗结束了第三次采访,带着满满一箱笔记本和材料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后,斯特朗仍积极地做有关中国的演讲。由于她的言论中明显地表露出亲共倾向,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密探们竭力收集她的言论,并向上级进行汇报,可她对此并不在意。不久,她的新书《人类的五分之一》在美国出版,并引起强烈反响。她在书中称赞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一支新型的军队”。

1940年12月,斯特朗飞抵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开始了她的第四次访华之旅。本来她是要赴延安访问的,因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阻碍而未能成行。但在重庆,她与周恩来进行了几次彻夜交谈。周恩来以确凿的证据,介绍了国共两党军队摩擦的真相,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百般刁难新四军,污蔑“新四军不听指挥,只游击不抗战”的事实。周恩来说,蒋介石在12月10日发布的命令,就是要新四军开拔到长江以北的区域去这看似只是一个军事上的调动,实际上是一个谋划着将新四军置于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夹击之下,继而消灭新四军的重大阴谋。

斯特郎和周恩来

在最后一次谈话结束前,周恩来神情严肃地交给斯特朗一份26页的材料及一些文件,作为对他所讲情况的补充。周恩来郑重地说明:“在没有得到我的同意之前,请不要发表这些材料。我们不愿意因过早地公布这些冲突真相而增加摩擦。但是,我们希望这些材料能掌握在国外可靠的人手中。如果像我们所担心的那样,万一蒋介石发动更激烈的进攻,这些材料能得到发表。”斯特朗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份材料的份量,这可是中国共产党人给予她的莫大的信任和重托。得益于美国记者的身份,斯特朗将那些珍贵的机密材料安全带出。她先飞抵香港然后取道日本,踏上回国之路。果然,途中她就在广播中听到了中国发生皖南事变的新闻,之后所有关于此事的报道,都采用了国民党当局将此事件定性为“新四军叛变”的说法。

1941年2月初,已回国的斯特朗突然收到一封来自马尼拉的未署名的航空信件信中只简单地说:“发表你所知道之事的时机已经到来。”同时,信中还附有中共中央关于重建新四军军部的正式命令,及一份“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的声明。虽然这是来自共产党方面的信件。她马上将那些材料送到北美报业联盟要求发表可是美国许多通讯社和报业人士表示,他们从来不发表有利于共产党的任何报道。最后,她找到一位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工作的朋友,才发表了关于皖南事变的内情报道。她感到如释重负,终于完成了远在大洋彼岸信任她的朋友托付给她的重大任务。

美国总统罗斯福

斯特朗以及斯诺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的关于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在美国传开后,引起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重视。罗斯福从美国对抗日本的战略利益出发,反对蒋介石在这个时候发动内战,因此美国政府向国民政府发出了严重警告,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在骤增的国际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终止了进一步的反共行动,这使得中国的抗日阵营避免了破裂。

斯特朗

1946年,斯特朗第五次来华访问。当时中国抗战已取得胜利,国内本应实现和平局面,但背信弃义的蒋介石统治集团依靠美国援助,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斯特郎和刘少奇

这次来华,斯特朗专程前往延安,作了长达半年的采访。期间,她多次会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同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对于鼓舞人民斗志,推翻国民党政权和建立新中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当时两人谈话坐的石登

正由于她与毛泽东这次具有深远意义并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的谈话,使她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她的《中国人征服了中国》书,就真实地记录了她这次在延安等地的采访经历。

1949年,斯特朗被苏联政府指控为间谍而遭拘捕,后被驱逐出境,直至1955年苏联政府才为她改正。

1958年春天,她怀着深厚的感情,第六次来中国访问,并在北京定居。她走访中国各地,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建设的新闻稿件。

斯特朗和毛主席

1970年3月29日,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特朗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现出版有三卷本的《斯特朗文集》,另外她还著有《斯大林时代》《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回忆录》等作品。

斯特朗墓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