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两条重磅消息,监管层出手,公募新政+8000亿资金驰援!怎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18:35 1

摘要:10月22日A股收盘后,两条重磅消息刷屏:一是监管层明确表态"不允许A股转熊",二是中基协即将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与此同时,今天上证指数虽守住3900,但三大指数全线下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3913.76微跌0.07%。深证成指跌0.62%,

大家好,我是天下缘!

10月22日A股收盘后,两条重磅消息刷屏:一是监管层明确表态"不允许A股转熊",二是中基协即将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与此同时,今天上证指数虽守住3900,但三大指数全线下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3913.76微跌0.07%。深证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79%截至收盘两市的成交额1.69万亿,比上一个交易日巨幅缩量2,024亿,创近3个月来的地量。截至收盘两市上涨的家数2280家,下跌的家数2965家。一边是政策层面释放的强维稳信号,一边是市场交投陷入的低迷僵局,A股接下来到底会"向下挖坑"还是"向上突破"?

要破解当前的缩量迷局,首先得搞懂"成交量"背后的真实含义。很多散户觉得"没量就没行情",但资深投资者都知道,成交量本身是中性指标,关键要看股价所处的位置和市场环境。比如高位放量往往是分歧加剧的信号,2025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暴跌1.95%时,成交金额高达8731亿元,就是典型的"天量见天价";而低位放量更多是主力吸筹的动作,去年12月底市场筑底时,多次出现放量反弹的走势。但当前市场的特殊之处在于,既不是高位也不是低位,而是横盘震荡区间——这种状态下的缩量,本质是多空双方都在"等信号",没人愿意先动手,都在观望政策或资金面的明确方向。

从历史数据来看,横盘时间越长,变盘概率越大。结合近期交易数据,短期市场"向下挖坑"的风险似乎更值得警惕,这绝非主观猜测,而是有两大硬核数据支撑:

第一大风险信号是主力机构仍在持续减仓。上周交易数据显示,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连续5日减仓,尤其是主动基金,从周二的小幅减仓到周五的大幅净流出,呈现"越跌越卖"的态势。上周五4000股下跌的恐慌盘面,背后正是机构不计成本出逃的身影——当天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0亿元,创本月新高。本周一机构虽有小幅净流入,但并非主动抄底,而是卖盘大幅减少;到了周二,机构再次转为中幅净流出,显然只要市场稍有回暖,机构就会借机逢高减仓。要知道,机构资金占A股流通市值的35%以上,它们的持续离场,意味着短期很难形成持续行情。

第二大风险信号是所有主线热点集体退潮,市场进入"电风扇行情"。曾经的人气王科技股,早在9月23日就显露出疲态:CPO板块近期的反弹,不过是ABC下跌3浪中的B浪反抽,属于主力的自救行为。10月22日CPO板块虽收出长阳,但盘后数据显示机构席位净卖出23亿元,高抛态度十分坚决——这种"拉龙头护盘、减中后排"的操作,和去年新能源板块退潮时的走势如出一辙,接下来大概率会进入C浪杀跌。而之前强势的顺周期板块有色金属、稀土等,连完整的上升浪都没形成就提前转弱,本周叠加国际金价大跌,板块指数已连跌4天,即便短期超卖有反抽,空间也不会超过10%。

更关键的是,目前市场上看似逆势走强的板块,其实都撑不起"主线"的大旗。以银行、煤炭为首的高股息板块,银行股因前期套牢盘过重,很难快速形成趋势;煤炭股则完全是游资炒作,本周二涨停的5只煤炭股中,有4只换手率超过15%,典型的"短炒特征"。而新晋的深地经济板块,虽然有自然资源部的利好支撑,但资金结构全是游资——今年3月深海科技概念炒作时,至少还有少量机构资金参与,而深地经济板块前5大成交席位全是游资营业部,这种行情往往是"几日游",追高很容易被套。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即便短期真的向下挖坑,跌幅也不会太大。从历史走势来看,当前市场和去年12月底、今年3月下旬的情况高度相似——这两个时期都出现过短期调整,但调整幅度都没超过5%,且很快就收复了失地。支撑这个判断的,是政策层面构筑的"三重安全垫":

第一重安全垫是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稳居前列,四季度随着"两重""两新"政策的加速落地,经济回暖预期明确;

第二重安全垫是监管层的维稳组合拳,除了此次的公募新政,之前央行还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额度合并为8000亿元,金融监管总局也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入市,这些增量资金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

第三重安全垫是估值优势,用巴菲特指标市值与生产总值比对比,A股当前估值仅为美股的60%,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中长期来看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当下最该做的不是盲目抄底或割肉,而是做好"攻防策略"。进攻端可以关注两类标的:一是高股息板块中的优质银行股,这类股票估值低、分红稳定,在市场震荡时抗跌性较强;二是科技板块中的半导体龙头,虽然板块处于退潮期,但部分龙头公司三季报业绩超预期,调整后反而出现布局机会。防守端则要规避两类风险股:一是机构持续减仓的科技股中后排标的,这类股票缺乏资金支撑,很容易出现"阴跌"走势;二是游资炒作的短期热点股,比如深地经济板块中的小盘股,换手率过高意味着筹码不稳定,一旦游资撤离,跌幅可能超过20%。

注: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建议,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天下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