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色的喜字贴满客厅墙面时,林薇盯着茶几上那盒包装精致的 “进口喜糖”,胃里突然一阵翻涌。透明的塑料盒上印着歪歪扭扭的英文 “Premium Chocolate”,右下角的生产地址模糊不清,她捏起一颗剥开,焦糖色的糖衣下,巧克力芯硬得像蜡,甜腻的味道直冲喉咙 —
第一章 婚礼前的裂痕,二十年闺蜜的 “好心” 搅局
红色的喜字贴满客厅墙面时,林薇盯着茶几上那盒包装精致的 “进口喜糖”,胃里突然一阵翻涌。透明的塑料盒上印着歪歪扭扭的英文 “Premium Chocolate”,右下角的生产地址模糊不清,她捏起一颗剥开,焦糖色的糖衣下,巧克力芯硬得像蜡,甜腻的味道直冲喉咙 —— 她大学主修英语,兼职做过进口食品导购,一眼就看出这是批发市场里十块钱一斤的高仿货。
“薇薇,你看这喜糖多精致,白姨特意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说给你撑场面。” 张兰端着一盘洗好的草莓走过来,脸上满是感激,“你白姨就是贴心,连喜糖都替你想到了,比你自己还上心。”
林薇把糖扔回盒子里,声音发沉:“妈,这糖是假的,根本不是进口的。”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张兰的脸色瞬间拉下来,把草莓放在茶几上,“白姨能骗你吗?她跟我相处二十年了,从小看着你长大,能给你送假货?”
“我没说她故意送假货,但这确实是高仿的,你看这英文拼写,‘Chocolate’少了一个字母,生产地址都看不清。” 林薇拿起糖盒递给妈妈,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张兰瞥了一眼糖盒,根本没细看,就把盒子推到一边:“反正都是喜糖,能吃就行,计较那么多干嘛?你白姨的心意最重要。”
林薇还想争辩,手机突然响了,是未婚夫小李打来的。“薇薇,你跟阿姨说一声,彩礼的事可能要推迟几天,我爸那边工程款还没结回来,不过你放心,婚礼前肯定能凑齐。” 小李的声音带着点歉意。
挂了电话,林薇刚想跟妈妈解释,张兰却先开了口,眼睛红红的:“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你白姨昨天就跟我说,小李家资金周转不开,彩礼可能要打折,还说他之前谈过的女朋友,就是因为他妈强势、家里经济不稳定才分的手……”
“妈!” 林薇的声音忍不住提高,“小李家的情况我清楚,他爸的工程款确实没结,但绝对不是资金周转不开,彩礼只是推迟几天,不是打折!他前女友的事是误会,我们早就说开了,白姨为什么总跟你说这些?”
“你白姨也是为你好,怕你嫁过去受委屈!” 张兰的声音带着哭腔,“她跟我说,女人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必须擦亮眼睛,不能稀里糊涂就嫁了。她还说,小李那个婚庆公司选得不好,主持人水平差,场地也小,让我劝你换一个,她认识一个朋友,开的婚庆公司特别好,虽然贵点,但一辈子就一次,值得。”
林薇愣住了,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她想起上周选婚庆公司时,白姨全程陪着,看似帮着参考,实则一直在挑刺:“这个场地太偏了,亲戚们不好找”“主持人语速太快,听不清”“套餐里的鲜花太少,不够大气”,最后推荐了一家报价贵三倍的,说是 “朋友开的,能打折”。当时林薇觉得不对劲,就没同意,没想到白姨竟然转头就跟妈妈告状。
“她推荐的婚庆公司,是不是给她回扣?” 林薇追问。
“你怎么能这么想你白姨?” 张兰气得发抖,“她就是单纯想让你的婚礼办得风光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看你就是被爱情冲昏了头!”
两人正吵着,林建军拎着工具箱从外面回来,身上沾着灰尘和油漆。他是装修公司的水电工,最近接了个大活,每天早出晚归。听到客厅里的争吵声,他皱了皱眉,放下工具箱:“吵什么呢?这么大声。”
“爸,你评评理!” 林薇委屈地说,把白姨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她先是说小李家有问题,又想让我们换贵三倍的婚庆公司,现在送的喜糖都是假的,她根本就是在搅乱我的婚礼!”
林建军沉默着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薇薇说得对,你白姨…… 确实有点不对劲。”
“你也这么说?” 张兰不敢置信地看着丈夫,“建军,你怎么能跟女儿一起冤枉淑芬?她是我最好的闺蜜,当年你下岗的时候,是谁帮你找的临时工?是谁每天给你送午饭?现在你们竟然这么说她!”
林建军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我没忘她的‘好’,但自从她搬到对门,我们家就没安生过。你想想,我当年下岗,是不是她先跟你说我会被裁掉?我去卖菜被罚款,是不是她介绍的摊位?你头晕失眠,是不是她给你找的偏方,越吃越严重?”
张兰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被林建军打断:“还有薇薇,小时候她让薇薇扔了布娃娃,后来薇薇跟陈雪闹掰,是不是也跟她有关?”
林建军的话像一把锤子,敲在张兰的心上。她愣在原地,眼神恍惚,二十年来的一幕幕在脑海里闪过,那些被她忽略的细节,那些看似合理的 “巧合”,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第二章 1998 年,家属院的 “热心肠” 白姨(补充细节)
1998 年的机床厂家属院,筒子楼的墙壁被油烟熏得发黄,楼道里堆满了煤球和杂物,谁家做了好吃的,香味能飘满半栋楼。林薇家住在三楼,三十平米的房子,客厅和卧室连在一起,摆着一张老旧的木质沙发,是林建军结婚时买的,扶手已经磨得发亮。
王淑芬搬到对门那天,是个周末。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敲开了林薇家的门:“嫂子,我是王淑芬,你远房表妹,刚从乡下进城,以后请多关照。”
张兰愣了一下,想不起来有这么个表妹,但看着王淑芬老实巴交的样子,还是热情地让她进了屋:“快进来坐,别客气,以后都是邻居,互相照应。”
那时候的王淑芬,确实显得格外 “老实”。她在附近的小超市当收银员,每天早出晚归,下班回来,总会给林薇带几颗奶糖或者一把瓜子,然后坐在张兰家的小板凳上,陪张兰聊到深夜。
“嫂子,你在食堂上班太辛苦了,每天要洗那么多碗,还要做饭。” 王淑芬一边帮张兰择菜,一边说,“下次我休息,帮你值一天班,你在家好好歇歇。”
张兰感动得不行,觉得这个表妹虽然是乡下的,但心眼实在。可每次王淑芬说要帮她值班,都会临时 “有事”—— 要么是超市加班,要么是身体不舒服,从未兑现过。
林建军那时候是车间的技术骨干,手里有一把祖传的扳手,用起来特别顺手,每次修机器都离不开它。有一次,林建军要加班修一台重要的机床,却发现扳手不见了,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没找到,急得满头大汗。
王淑芬正好来串门,看到林建军着急的样子,笑着说:“建军哥,别着急,我帮你找找。” 她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在沙发底下找到了扳手:“你看,在这里呢,肯定是薇薇不小心踢进去的。”
林建军道谢后,拿着扳手匆匆去了车间。可他没注意到,王淑芬嘴角一闪而过的冷笑 —— 那扳手,是她趁张兰不注意,偷偷藏到沙发底下的。她就是想让林建军耽误工作,最好能被领导批评。
还有一次,张兰炖了一锅鸡汤,想给林薇补身体。王淑芬来家里,喝了一口鸡汤,皱着眉头说:“嫂子,你这鸡汤炖得太油腻了,薇薇这么小,喝了容易拉肚子。我上次听医生说,小孩子不能喝太油腻的汤,对肠胃不好。”
张兰赶紧把林薇碗里的鸡汤倒了,换成了清淡的米汤。林薇看着碗里的米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 她偷偷尝过鸡汤,觉得特别香,一点都不油腻。那天晚上,林薇饿了一夜,因为米汤根本不顶饱。
王淑芬还特别 “关心” 林建军的工作。她经常跟张兰说:“嫂子,建军哥在车间太闷了,不会跟领导处关系,你得劝劝他,多给领导送点礼,不然以后有好事轮不到他。”
张兰觉得王淑芬说得有道理,就逼着林建军给领导送礼。林建军是个老实人,不愿意搞这些歪门邪道,两人为此吵了好几次。每次吵架,王淑芬都会第一时间跑过来 “调解”:“建军哥,你就听嫂子的话,送点礼怎么了?都是为了你的前途。”
林建军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闷头抽烟。而王淑芬则会悄悄在张兰耳边说:“嫂子,你看建军哥就是太固执,以后肯定会吃亏。”
1999 年,机床厂裁员的消息传来,张兰每天都愁眉不展。王淑芬每天都来安慰她:“嫂子,别担心,你在食堂干了这么多年,老员工了,肯定不会被裁的。倒是建军哥,他性格太闷,不会来事,说不定会被裁掉。”
为了让林建军不被裁掉,张兰东拼西凑了两千块钱,让林建军给领导送礼。林建军不愿意,可架不住张兰的哭闹,只能硬着头皮去了领导家。可领导根本没收礼,还把他批评了一顿,说他心思不用在工作上。
最终,裁员名单下来了,张兰没被裁掉,林建军却被列入了 “待岗” 名单。原因是有人匿名举报他 “消极怠工,不服从管理”。林建军知道后,气得浑身发抖,他想起最近王淑芬总是问他车间的事,还打听领导的喜好,心里第一次对王淑芬产生了怀疑。
王淑芬来家里安慰张兰,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说:“嫂子,你看,我就说建军哥太闷了,现在好了,待岗了,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你身上了。不过你别担心,我认识一个朋友,在菜市场有个摊位,让建军哥去卖菜,虽然辛苦点,但能赚钱。”
张兰觉得王淑芬很讲义气,感动得不行,让林建军跟着王淑芬的朋友去卖菜。可林建军卖菜刚半个月,就因为 “占道经营” 被城管罚款,摊位也被没收了 —— 后来林建军才知道,那个摊位根本没有合法手续,是王淑芬故意介绍的,她就是想让林建军彻底没收入,让张兰更怨恨他。
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格外压抑。张兰每天在食堂累死累活,回家就跟林建军吵架,林建军只能默默忍受,烟抽得越来越多,眉头也皱得越来越紧。而王淑芬,却依旧每天来家里串门,看似关心,实则不断挑拨离间。
第三章 2005 年,青春期的疑窦,“贴心” 白姨的隐秘干预(补充细节)
2005 年,林薇十二岁,上初中一年级。她长得清秀,性格有点内向,在学校没什么朋友,直到陈雪转到她们班。陈雪性格开朗,像个小太阳,主动跟林薇打招呼,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每天一起上学、放学,分享零食和秘密。
王淑芬知道后,表现得格外 “开心”:“薇薇,有朋友真好,以后在学校就不会孤单了。” 可转头,她就偷偷跟林薇说:“薇薇,陈雪的爸妈离婚了,她性格有点孤僻,你别跟她走太近,免得被她带坏了。”
林薇不信,依旧和陈雪来往。有一次,陈雪给林薇写了一张纸条,邀请她周末去家里玩。王淑芬来家里串门,看到纸条,笑着说:“薇薇,陈雪家太乱了,她妈妈又不在家,你去了没人照顾你,还是别去了。”
林薇没听,周末还是去了陈雪家。陈雪家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陈雪的爸爸很热情,给她们做了好吃的。可回家后,王淑芬却跟张兰说:“嫂子,薇薇今天去陈雪家了,我听说陈雪的爸爸脾气不好,经常吵架,你以后别让薇薇去了,不安全。”
张兰听了,赶紧给林薇下了禁令,不让她再跟陈雪来往。林薇很委屈,跟妈妈解释,可张兰根本不信,还骂她不懂事。
更过分的是,王淑芬竟然偷偷去学校找了林薇的班主任。她拿着一张伪造的 “证据”—— 一张林薇和陈雪在操场打闹的照片,照片被裁剪过,看起来像是林薇在欺负陈雪。“老师,你看,林薇被陈雪带坏了,竟然欺负同学,你快管管吧,别让她们再来往了。”
班主任信以为真,把林薇和陈雪叫到办公室,批评了她们一顿,还把她们调开了座位。陈雪觉得很委屈,以为是林薇告的状,两人的友谊彻底破裂了。
林薇得知真相后,第一次跟王淑芬发了火:“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陈雪是我的好朋友!”
王淑芬却一脸无辜:“薇薇,我都是为了你好,怕你被她带坏了。”
“你根本不是为了我好,你就是不想让我有朋友!” 林薇哭着跑回了家。
这件事之后,林薇开始疏远王淑芬,不再跟她说话,也不再吃她送的东西。王淑芬察觉到了林薇的疏远,却并没有收敛,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张兰身上。
那时候,张兰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头晕、失眠。王淑芬每天都来家里照顾她,给她做饭、洗衣服,还帮她找各种 “偏方”。“嫂子,我认识一个老中医,他的偏方很管用,能治你这种头晕失眠的毛病,我已经帮你预约好了,明天我们一起去。”
张兰很感动,跟着王淑芬去见了那个老中医。老中医给她开了一堆中药,收费很高,一千多块钱,几乎是张兰半个月的工资。张兰吃了老中医的药后,头晕失眠的症状不仅没好转,反而更严重了,有时候还会恶心、呕吐。
林建军觉得不对劲,带着张兰去了正规医院检查。医生说,张兰是因为长期劳累和精神压力大导致的神经衰弱,吃那些偏方不仅没用,还伤了肠胃。
林建军很生气,想去找王淑芬算账,却被张兰拦住了:“你别去,淑芬也是好心,她不知道那个老中医是骗子。”
林建军叹了口气,只能作罢。可他心里的怀疑越来越深,他开始留意王淑芬的一举一动。他发现,王淑芬经常偷偷翻看张兰的手机,还会模仿张兰的语气,给林建军发一些挑拨离间的短信,比如 “你每天就知道干活,根本不关心我”“我头晕得厉害,你也不知道回来看看我”。
有一次,林建军的工资条不见了,他翻遍了家里都没找到,最后在王淑芬送来的一堆旧衣服里找到了。工资条上的金额被圈了出来,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这么点工资,根本不够养家。”
林建军拿着工资条,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他知道,王淑芬的目的,就是让张兰越来越不满,让他们夫妻关系破裂。
第四章 2010 年,成年后的试探,“仗义” 白姨的利益算计(补充细节)
2010 年,林薇十八岁,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学习英语专业。离开家的那天,天还没亮,王淑芬就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满了衣服、零食和保健品。“薇薇,到了大学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想家,有什么事就给白姨打电话。”
林薇笑着点点头,心里却很平静。经过青春期的那些事,她对王淑芬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依赖,只剩下表面的客气。
大学期间,林薇很少回家,只是偶尔给爸妈打电话。每次打电话,妈妈都会跟她说王淑芬的 “好”:“薇薇,你白姨又来看我了,给我带了很多好吃的;你白姨帮你爸介绍了一个大活,能赚不少钱;你白姨说,等你毕业了,她帮你找工作……”
林薇每次都只是听着,不发表意见。她知道,妈妈已经被王淑芬 “洗脑” 了,无论她说什么,妈妈都不会相信。
2012 年暑假,林薇回家,发现家里的变化很大。客厅里换了一套新的沙发,是王淑芬推荐的,价格很贵,花了林建军三个月的工资。“你白姨说,这套沙发坐着舒服,还显档次,你爸辛苦这么多年,也该享受享受了。” 张兰笑着说。
林薇却发现,沙发的质量很差,坐上去吱呀作响,扶手的布料已经开始起球。“妈,这套沙发多少钱?”
“五千块,你白姨认识老板,给打了折,原价要八千呢。” 张兰得意地说。
林薇心里一惊,她在网上查了一下,同款沙发的市场价才两千块。她知道,王淑芬肯定从中拿了不少回扣。
更让林薇生气的是,王淑芬竟然开始干预林建军的工作。林建军在装修公司做水电工,技术好,口碑也不错,很多客户都是慕名而来。可王淑芬却经常给林建军介绍一些 “麻烦活”—— 要么是房子结构复杂,不好施工,要么是客户特别挑剔,很难伺候。
有一次,王淑芬给林建军介绍了一个活,说是 “简单的水电改造,能赚不少钱”。可林建军去了之后才发现,房子是老房子,线路老化严重,施工难度很大,而且客户要求特别高,一点瑕疵都不能有。林建军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最后客户却以 “施工不合格” 为由,扣了一半的工资。
林建军回家后,气得饭都没吃。张兰想去找客户理论,却被王淑芬拦住了:“嫂子,算了,客户是上帝,别把关系闹僵了,以后还怎么在这行混?”
林建军看着王淑芬,眼神冰冷:“是不是你故意介绍的?”
王淑芬的脸色变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建军哥,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我都是为了你好,想让你多赚点钱。”
林建军没再说话,心里却已经确定,王淑芬就是故意的。
2014 年,林薇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的城市,想找一份英语翻译的工作。王淑芬主动提出帮她找工作:“薇薇,我认识一个朋友,在一家外贸公司当经理,他们公司正好招英语翻译,我帮你跟他说说,肯定能成。”
林薇心里有点犹豫,她不想欠王淑芬的人情,可妈妈却逼着她去:“你白姨好心帮你,你怎么能拒绝?有她帮忙,你能少走很多弯路。”
没办法,林薇只能跟着王淑芬去见了那个外贸公司的经理。经理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眼神浑浊,说话很轻佻。他对林薇的简历根本不感兴趣,只是不停地问她私人问题:“你多大了?有没有男朋友?能不能经常加班?”
林薇觉得很不舒服,借口身体不舒服,提前离开了。回家后,她跟妈妈说不想去那家公司,王淑芬却在旁边说:“薇薇,那个经理是个好人,就是有点外向,你别多想。那家公司待遇很好,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我不去,那家公司根本不正规。” 林薇坚定地说。
张兰有点生气:“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白姨好不容易帮你找的机会,你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
“妈,是我找工作,不是你找工作,我有自己的想法。” 林薇也有点生气了。
最终,林薇没有去那家外贸公司,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正规翻译公司的工作。王淑芬得知后,表面上恭喜她,心里却很不满。她开始在张兰面前说林薇的坏话:“姐,薇薇太任性了,一点都不懂事,你以后有的罪受了。”“薇薇找的那个工作,工资太低了,还不如我介绍的那个,真是可惜了。”
张兰虽然有点抱怨林薇,但心里还是为女儿感到骄傲。可王淑芬却不依不饶,竟然偷偷给林薇的公司打电话,冒充林薇的亲戚,说林薇 “身体不好,不能加班”,还说林薇 “人品有问题,经常撒谎”。
幸好林薇的领导很开明,没有相信王淑芬的话,还把这件事告诉了林薇。林薇得知后,气得浑身发抖,她终于明白,王淑芬不仅想破坏她的家庭,还想毁了她的前途。
第五章 2015 年,婚礼筹备的暗战,二十年骗局的逼近(补充细节)
2015 年,林薇认识了小李,两人交往了一年后,决定结婚。王淑芬得知后,表现得格外 “开心”,主动提出帮他们操办婚礼:“薇薇,结婚是大事,我帮你们找婚庆公司、订酒店,保证让你们的婚礼风风光光的。”
林薇和小李都觉得不妥,想自己操办,可张兰却坚持说:“你白姨经验丰富,让她帮你们操办,你们能省很多心。”
没办法,林薇只能同意。可王淑芬推荐的婚庆公司,报价比市场价高出三倍,而且服务态度很差。林薇想换婚庆公司,王淑芬却劝她说:“薇薇,一分钱一分货,贵点的肯定好,别因为这点小事影响了婚礼的心情。”
林薇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开始偷偷调查王淑芬。她假装同意用王淑芬推荐的婚庆公司,然后跟着王淑芬去签合同。在婚庆公司的办公室,林薇听到王淑芬和经理的对话:“这个单子成了,我的回扣什么时候给我?”
“放心,王姐,婚礼结束后,立马给你转过去,少不了你的。” 经理笑着说。
林薇录下了他们的对话,心里又气又恨。她终于明白,王淑芬推荐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赚取回扣。
更让林薇震惊的是,王淑芬竟然在亲戚面前散布小李家的谣言。她跟林薇的姑姑说:“小李家根本没钱,彩礼都是借的,薇薇嫁过去肯定要还债。” 她跟林薇的舅舅说:“小李的妈妈特别强势,薇薇嫁过去肯定受气。”
这些谣言很快就传到了张兰的耳朵里,张兰又开始动摇了,每天都跟林薇抱怨:“薇薇,你再考虑考虑,小李家是不是真的像你白姨说的那样?”
林薇把录下的对话给妈妈听,又把调查到的证据 —— 王淑芬从婚庆公司、酒店、喜糖供应商那里拿回扣的转账记录,一一摆在妈妈面前。“妈,你现在相信了吧?白姨根本不是为了我好,她就是想搅乱我的婚礼,毁了我们家!”
张兰看着那些证据,脸色苍白,身体摇摇欲坠。她不敢相信,自己相处了二十年的 “闺蜜”,竟然是这样一个人。
就在这时,林薇在整理外婆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封二十年前的信。信是外婆写给妈妈的,里面提到了一个叫 “王淑芬” 的女人 —— 原来,王淑芬根本不是妈妈的远房表妹,而是妈妈的小学同学。
二十年前,妈妈和王淑芬同时考上了机床厂的食堂工作,最终妈妈被录取了,王淑芬落榜了。王淑芬一直认为,是妈妈走了后门,抢走了她的工作,所以怀恨在心。后来,王淑芬又暗恋过林建军,可林建军却选择了张兰,这让她更加怨恨。
为了报复,王淑芬故意搬到林薇家对门,伪装成妈妈的闺蜜,潜伏在她们家身边,伺机破坏她们的家庭。她的目标很明确:让张兰和林建军离婚,让林薇一事无成,让她们家变得家破人亡。
林薇拿着信,哭着跑回家,把信交给了妈妈。张兰看完信后,眼泪不停地流,她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事 —— 当年考试,王淑芬的成绩确实比她差,根本不是她走了后门。她想起了王淑芬当年看林建军的眼神,想起了王淑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终于明白,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
第六章 决裂与清算,二十年骗局的终结(补充细节)
王淑芬的真面目暴露后,张兰大病了一场。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不吃不喝,眼神空洞。林薇和林建军每天都在医院照顾她,安慰她,开导她。
“妈,别难过了,幸好我们发现得早,没有让她得逞。” 林薇握着妈妈的手,轻声说。
“是啊,老婆,都过去了,以后我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再也不会让她伤害我们了。” 林建军坐在床边,给张兰掖了掖被角。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张兰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出院那天,她看着林薇和林建军,眼神里充满了愧疚:“薇薇,建军,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不该那么相信王淑芬,让你们受了这么多委屈。”
“妈,别这么说,我们是一家人,应该互相体谅。” 林薇笑着说。
回家后,林薇和爸爸开始清理王淑芬留在家里的东西 —— 那些她送的保健品、偏方、高仿的喜糖,还有她偷偷复印的证件复印件。看着这些东西,林薇的心里五味杂陈,这二十年的骗局,终于结束了。
他们还报了警,把王淑芬的所作所为告诉了警察。警察经过调查,证实了王淑芬的行为:散布谣言、挑拨离间、骗取钱财(通过推荐产品、介绍工作等方式赚取回扣和提成)。虽然没有构成刑事犯罪,但也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她赔偿林家的损失。
王淑芬的丈夫得知她的所作所为后,非常生气,和她离婚了。她失去了家庭,失去了朋友,失去了邻居们的信任,成了孤家寡人。她搬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区,再也不敢回机床厂家属院了。
婚礼如期举行,虽然简单,但很温馨。林薇穿着洁白的婚纱,挽着爸爸的胳膊,走向小李。她看着台下的妈妈,妈妈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婚礼结束后,林薇和小李搬进了自己的新家。爸爸妈妈也搬到了一起,虽然房子不大,但充满了温馨。
可王淑芬并没有就此罢休。她不甘心自己的计划失败,竟然偷偷跑到林薇的公司,在林薇的同事面前散布谣言,说林薇 “人品有问题,忘恩负义”。幸好林薇的同事都很了解她,没有相信王淑芬的话,还把这件事告诉了林薇。
林薇没有生气,她知道,王淑芬已经疯了。她没有理会王淑芬,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后来,林薇听说,王淑芬因为长期抑郁,住进了精神病院。林薇没有去看她,也没有恨她,只是觉得很可悲 —— 为了报复,她毁了别人的生活,也毁了自己的一生。
第七章 伤疤与新生,平凡日子里的温暖(补充细节)
一年后,林薇怀孕了。张兰每天都来照顾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陪她散步、聊天。经过一年的时间,张兰已经慢慢走出了王淑芬带来的阴影,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林建军的装修生意越做越好,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收入稳定。他每天下班都会早早回家,帮张兰做饭、照顾林薇,家里的气氛越来越温馨。
有一次,林薇和妈妈坐在阳台上晒太阳,妈妈摸着她的肚子,笑着说:“薇薇,你说这个孩子出生后,会像你还是像小李?”
“像谁都好,只要健康快乐就行。” 林薇笑着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
“是啊,健康快乐最重要。” 张兰叹了口气,“以前我总觉得,有个闺蜜能互相照应是好事,没想到会遇到王淑芬那样的人。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朋友,不是每天围着你转,说好听的话,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能真心实意地帮你,不会算计你。”
“妈,你能想明白就好。” 林薇握着妈妈的手,“以后我们会遇到更多的人,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我们只要擦亮眼睛,保持善良,就一定能遇到真正对我们好的人。”
张兰点点头,眼里含着幸福的泪水。她想起了邻居张阿姨,在她生病的时候,每天都来医院看她,给她带粥;想起了林建军的朋友,在林建军创业的时候,主动给她投资;想起了林薇的同事,在王淑芬散布谣言的时候,坚定地站在林薇这边。
这些温暖的瞬间,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她曾经灰暗的心灵。
林薇的儿子出生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林建军抱着刚出生的孙子,笑得合不拢嘴;张兰坐在床边,看着林薇和孙子,眼泪不停地流,这一次,是幸福的泪水。
出院回家后,家里变得更热闹了。林建军每天下班都会先抱抱孙子,给孙子换尿布、喂奶;张兰每天都给林薇做各种营养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林薇则专心照顾儿子,享受着为人母的快乐。
有时候,林薇会想起王淑芬,想起那段长达二十年的骗局。但她不再怨恨,也不再难过,那些经历,虽然痛苦,却也让她和家人变得更坚强、更团结。
她知道,生活中总会有黑暗,但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互相扶持,就一定能迎来光明。那些曾经的伤疤,终将在平凡的温暖中,慢慢愈合,开出新的花朵。
这天,林薇的儿子满月,亲戚朋友们都来祝贺。客厅里摆满了鲜花和礼物,欢声笑语不断。林薇抱着儿子,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幸福。她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简单、平凡,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来源:三杯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