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在市场监管总局私域直播专项整治中,因绝对化用语等虚假宣传问题立案达24起,占比超80%。河南某保健品直播间宣称产品“100%根治三高”,被罚没280万元;上海某美妆商家用“全网最佳祛斑效果”宣传,单场直播违法所得全部没收,私域直播“口无遮拦”时代已彻底终
近期,在市场监管总局私域直播专项整治中,因绝对化用语等虚假宣传问题立案达24起,占比超80%。河南某保健品直播间宣称产品“100%根治三高”,被罚没280万元;上海某美妆商家用“全网最佳祛斑效果”宣传,单场直播违法所得全部没收,私域直播“口无遮拦”时代已彻底终结。
《广告法》第九条明确禁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进一步细化,列出“100%有效”“彻底解决”“永久祛斑”等典型违规表述,同时明确例外情形——如仅用于自我比较、表述客观事实且能提供依据的不视为违法。但医疗、保健品等领域“疗效类”绝对化用语,无论是否有依据均从严查处,这正是河南案例从重处罚的关键原因。
新消费模式与平台经济法律风险研究课题组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新消费模式与平台经济经营风险分析报告》,给出最佳避坑方案:
第一,建立“关键词库动态筛查机制”,对照市场监管部门的禁用词表(含“最”“第一”“根治”等),对主播脚本、宣传文案进行AI预审。
第二,采用“相对化表述转化法”,将“全网最低价”改为“本场专属优惠”,“永久有效”调整为“按周期使用效果更佳”,既合规又保留营销吸引力。
第三,强化“例外情形举证培训”,指导运营人员区分“自我比较”(如“新款比旧款续航提升30%”)与绝对化宣传,同时留存销量、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应对监管核查。某私域直播企业参照执行后,违规话术拦截率达98%。
课题组专家王若谷表示,私域直播宣传将进入“精准合规”阶段。随着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升级AI语义识别系统,绝对化用语识别将从“关键词匹配”转向“语境分析”。课题组将持续开开展《新消费模式与平台经济经营风险分析报告》工作,结合最新案例解读例外情形适用边界。
对企业而言,唯有将“合规表述”内化为直播习惯,才能在信任经济中稳步前行,避免成为下一个处罚典型。
来源:小橘喵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