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人们,都是大忙人,家里家外忙前忙后,从早到晚为了生活闲不住!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终于能瘫在床上,享受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也会习惯性的掏出手机,心里默念着:“就刷10分钟,放松一下吧。”
现在的人们,都是大忙人,家里家外忙前忙后,从早到晚为了生活闲不住!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终于能瘫在床上,享受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也会习惯性的掏出手机,心里默念着:“就刷10分钟,放松一下吧。”
然后,一转眼……呀!怎么就凌晨一点了?
说好的10分钟,怎么就变成了2小时?而且越刷越精神,越刷越睡不着?如果你也是这样,别怀疑,你绝对不是一个人!但这件看似“放松”的小事,正在悄悄地“偷走”你的健康和好心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重要的有几条。
一、伤身:你以为在休息,身体却在“加班”
1. 偷走睡眠的“小偷”:蓝光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可是睡眠的头号杀手。它会狠狠地抑制我们大脑分泌褪黑素,就是那个告诉你“该睡觉了”的激素。
真实情况是: 你以为刷手机是在酝酿睡意吗?实际上你的大脑收到的信号是:“天亮了,别睡了,起来嗨吧!” 结果就是,明明身体很累,脑子却异常清醒,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或者睡眠质量奇差,第二天醒来跟没睡一样。
2. 眼睛和颈椎的“隐形杀手”
关灯后,手机屏幕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光源,光线直射眼睛,对眼底黄斑区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你是不是经常感觉眼睛干涩、酸胀、视力模糊?“手机眼”可不是开玩笑的。
同时,那个经典的“葛优躺”看手机姿势,让你的颈椎承受了它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久而久之,脖子前倾、颈椎病、肩膀酸痛全都找上门来。
二、伤心:你以为在放松,情绪却在“透支”这一点,可能比伤身更严重。
1. 信息过载,让大脑“宕机”
睡前的时间,是我们大脑最需要安静和放松的时候。但短视频、热搜、朋友圈、海量的信息像洪水一样涌进我们的大脑。好笑、愤怒、焦虑、羡慕,各种情绪在短时间内被强行调动。结果就是, 脑子根本停不下来,像一团被揉乱的毛线。说好的休息,变成了精神上的“高强度负重训练”。这哪里是放松?这分明是给自己“找堵”啊!
2. “对比”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
夜深人静时候,人最容易感性。刷到朋友晒的旅游美照,你会想:“我怎么天天在搬砖?”刷到同龄人事业有成,你会偷偷焦虑:“我是不是混得太差了?”甚至刷到别人的甜蜜爱情,你都会叹口气,感觉自己格外孤单。我们无意中,在用别人精心修饰的“高光时刻”,来对比自己真实琐碎的“幕后花絮”。 这种比较,带来的往往是莫名的压力和自我怀疑,让本该宁静的夜晚,蒙上一层失落的阴影。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心情平静地躺下,刷了半小时手机后,反而感觉心里空落落的,甚至有点烦躁?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巨大的空虚和疲惫感袭来,仿佛刚才的“快乐”都是假的。没错,那可能就是你的心在发出抗议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试试这“关机后”的黄金一小时”
别担心,戒掉睡前手机瘾,不代表我们要与世隔绝。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些更温和的事情来替代。
1. 读一本“纸书”, 哪怕是10分钟,纸质书的温润和缓慢的节奏,能有效让大脑平静下来。记住,是纸书,不是电子书哦!
2. 听一段轻音乐或白噪音: 雨声、海浪声、纯音乐,让声音帮你隔绝杂念,专注于呼吸。
3. 写“感恩日记”或“待办清单”: 记录下今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能提升幸福感。或者把明天要做的事写下来,清空大脑的“后台程序”,能睡得更踏实。
4. 和身边的家人聊聊天, 哪怕是五分钟的闲谈,真实的交流带来的温暖,是无数个点赞都给不了的。
我们都知道自律很难,但我们的身体和情绪,真的值得被温柔以待。从今天晚上开始,挑战一下自己,提前一个小时,把手机放在伸手够不到的地方。
一开始可能会不习惯,甚至会有“手机分离焦虑”。但请相信,当你习惯了早睡,习惯了高质量的睡眠,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那种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感觉,那种对生活重新掌控的满足感,会让你感谢昨晚那个果断放下的自己。
世界上最奢侈的享受,不是刷不完的短视频,而是一夜无梦到天亮。
朋友们,今天晚上,我们一起放下手机,试一试好不好?
来源:幻想阁p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