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日,央广网以深度报道聚焦台儿庄区小季河综合治理成果,将这条从“臭水沟”逆袭为“幸福河”的河道治理实践推向全国视野。权威媒体的关注不仅让台儿庄生态治理成效广为人知,更从品牌、产业、民生三个维度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10月14日,央广网以深度报道聚焦台儿庄区小季河综合治理成果,将这条从“臭水沟”逆袭为“幸福河”的河道治理实践推向全国视野。权威媒体的关注不仅让台儿庄生态治理成效广为人知,更从品牌、产业、民生三个维度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央广网的报道以详实数据与鲜活对比,系统呈现了小季河治理的硬核成果:3.1公里河道清淤、12万立方米淤泥清理、3000米挡土墙筑牢防线,4处关键建筑物打通通行瓶颈,4.9万平方米绿化构建“绿色长廊”,36个景观节点与亲水设施实现从“远观”到“近玩”的转变 。这种全景式呈现让小季河的治理实践成为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样本”,既彰显了台儿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决心,也为城市生态治理品牌镀上权威背书。
报道带来的品牌效应迅速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央广网的传播力,小季河“农旅+”业态加速破圈:与七彩邳庄生态景观片区交融的休闲度假、渔歌餐厅等服务,以及连接台儿庄古城的观光航线,正吸引更多跨区域游客到访,这种“媒体曝光—客流增长—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让小季河从区域景观升级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点。
对当地百姓而言,央广网的报道既是民生改善的“成绩单”,更是幸福指数的“强心剂”。报道中居民对“臭水沟变景观河”的真切感慨,精准呼应了治理工程带来的生活变化:4.2公里人行漫道成为日常休憩首选,亲水乐园承载亲子欢乐时光,便捷的沿岸交通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媒体关注推动了治理成果的长效维护,区城乡水务局明确将持续做好管护工作,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状态常态化,让生态红利真正惠及民生。
从一条河的蜕变到一座城的升级,央广网的报道不仅是对台儿庄生态治理的认可,更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民生福祉”的“台儿庄样板”获得全国性关注。这条承载着台儿庄百姓记忆与希望的河流,正以全新的姿态,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记者 李青
来源:枣庄闪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