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组织部的走廊刚拖过地,泛着冷光的瓷砖映出林薇高跟鞋的影子。她攥着干部考核表的手指微微发白,三楼会议室的笑声像针一样扎过来 —— 自从上周她从市委党校调任副部长,这种若有似无的议论就没断过。
组织部的走廊刚拖过地,泛着冷光的瓷砖映出林薇高跟鞋的影子。她攥着干部考核表的手指微微发白,三楼会议室的笑声像针一样扎过来 —— 自从上周她从市委党校调任副部长,这种若有似无的议论就没断过。
“小林啊,这是开发区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 部长老陈把文件夹推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上,“你年轻,思路活,多把关。” 他说话时,手指在 “常务副主任” 的候选人名字上敲了敲,那是他的远房侄子,也是传闻里 “林薇的大学绯闻男友”。
林薇翻开方案的瞬间,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是档案室的老张,声音压得像蚊子哼:“林部,您要的 2018 年选调生档案,我放您门口了。对了…… 他们说您昨晚跟陈部在招待所待到半夜。”
“谢谢张叔。” 林薇挂了电话,看见门缝里塞着张纸条。上面用打印体写着:“小心陈秃子,他前年逼走的女科员,现在还在精神病院。” 墨迹洇透了纸背,像滩凝固的血。她想起报到那天,老陈在酒桌上说:“组织部是清水衙门,但水太深,得找个靠山。”
下午的民主测评会,林薇发现每个人看她的眼神都带着探究。开发区的候选人述职时,故意在 “加强党性修养” 那段加重语气,目光扫过她时,嘴角勾起抹暧昧的笑。后排有人窃笑,林薇攥着笔的手沁出冷汗,笔帽上的党徽硌得掌心生疼。
散会后,纪委的王姐在楼梯间拦住她:“小林,听说你跟陈部是党校同学?” 她往林薇手里塞了颗话梅,“他爱人上周来单位闹,说他在招待所养了个‘小的’,穿红裙子……” 林薇突然想起昨晚加班,自己穿的正是件酒红色连衣裙。
回到办公室,林薇把方案锁进保险柜。第三层抽屉里躺着张泛黄的照片,是十年前的党校毕业照。她站在第三排,老陈在第一排居中,那时他还是普通讲师,总在课后叫住她说:“你的论文有灵气,适合走仕途。”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请求。屏幕里,父亲躺在病床上输着液,氧气管插在鼻孔里:“小薇,别听外面瞎传。你爸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 母亲把镜头转向床头柜,那里摆着她的优秀选调生奖状,玻璃框擦得锃亮。
傍晚的雨下得很急,林薇在单位门口遇见老陈的司机。他塞给她个牛皮纸袋:“陈部说这是开发区的补充材料。” 袋子里掉出只口红,迪奥 999—— 上周她在商场试色时,老陈恰好路过,说 “这个颜色衬你”。
雨刷器在车窗上来回摆动,像在驱赶什么。林薇突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匿名短信,附了张照片:老陈搂着个穿红裙的女人进招待所,背影确实像她。但她认得那女人的包,是开发区候选人的妻子上周背过的限量款。
组织部的打印机在深夜发出嗡鸣。林薇复印老陈近三年的出差记录,发现他每个月都有两天 “党校调研”,地点全在开发区招待所。而那些日子,恰好是干部提拔公示的前一周。复印机吐出的纸张边缘卷曲,像只握紧的拳头。
凌晨两点,林薇的办公室灯还亮着。老陈突然推门进来,酒气混着古龙水味扑面而来:“小薇,还在忙?” 他往她杯里倒威士忌,冰块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开发区的位置,我已经跟市委书记打过招呼了。”
林薇看着他映在酒液里的脸,突然将杯子倒扣在桌上:“陈部,您侄子的考核材料有问题。” 她翻开档案袋,里面是开发区商户的联名信,举报他强拆时打伤老人,“还有这个,您看看。”
老陈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伸手去抢,林薇敏捷地躲开,后腰撞在文件柜上,疼得倒抽冷气。“你想干什么?” 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别忘了你父亲的医药费,是谁帮忙解决的!”
这句话像冰锥刺进心脏。林薇的指甲掐进掌心,血珠滴在联名信上,晕开个小小的红点。她想起父亲病危时,医院催着缴费,是老陈拿着张银行卡出现在病房:“小薇,别跟自己过不去。”
窗外的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林薇把材料放进保密柜,锁孔转动的声音像声叹息。她摸出手机给王姐发微信:“明天上午九点,我有重要情况汇报。”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天边裂开道金光。
第二天的党组会上,林薇播放了段录音。是昨晚老陈威逼利诱时录的,他说:“开发区的工程给你弟弟做,少不了你的好处。”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老陈的脸由红转白,最后瘫坐在椅子上。
纪委的人带走老陈时,开发区候选人的妻子冲进来,举着手机喊:“是我故意穿红裙子陷害他!他霸占我老公的项目!” 视频里,老陈在招待所的床上对她指指点点,背景墙上挂着的日历,正是匿名照片的拍摄日期。
林薇站在窗前,看着警车呼啸而去。王姐递来杯热茶:“你父亲的转院手续办好了,北京的专家说有希望。” 她的指尖在林薇手背上轻轻拍了拍,“当年被逼走的女科员,上周刚出院,说想谢谢你。”
三个月后,林薇在干部培训班上遇见那个女科员。她现在在妇联工作,说起往事时眼圈泛红:“那时我刚离婚,老陈说帮我调去市直单位,结果……” 她握住林薇的手,“你比我勇敢。”
结业典礼那天,林薇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台下的新干部里,有张熟悉的面孔 —— 开发区商户联名信上的联系人,现在考上了选调生。他冲她敬了个礼,眼神明亮得像雨后的天空。
组织部的走廊重新换了瓷砖,光可鉴人。林薇路过公示栏,看见新提拔的干部名单里,有她力荐的乡镇党委书记,那个在扶贫一线扎根了八年的女同志。阳光落在名单上,“廉洁自律” 四个字被镀上金边。
偶尔加班到深夜,林薇会泡杯浓茶,坐在老陈原来的位置上。抽屉里还留着他没带走的党校讲义,扉页写着:“为政之道,修身为本。” 她想起父亲常说的话:“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照片。父亲站在康复中心的花园里,举着她刚寄去的 “优秀共产党员” 奖章,笑得像个孩子。背景里的玉兰花正在绽放,洁白得没有一丝瑕疵。
组织部的桃色传闻渐渐平息,但林薇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难免有流言。只是现在的她,已经学会了在风雨中站稳脚跟,用事实击碎谣言,用行动证明初心。就像那些在春天绽放的玉兰花,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会如期盛开,散发着属于自己的芬芳。
在一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林薇作为副部长做工作报告。她提到了干部选拔中的纪律问题,语气坚定而有力:“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坚决杜绝任人唯亲、权色交易等不正之风。组织部是管干部的部门,更要严于律己,树立良好形象。”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老同事投来赞许的目光。他们知道,林薇是用自己的经历和坚守,践行着这份承诺。会议结束后,有年轻的干部向她请教如何应对工作中的流言蜚语,林薇笑着说:“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为群众办实事,流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林薇的弟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建筑行业站稳了脚跟,再也不需要依靠所谓的 “关系”。他时常给林薇打电话,说:“姐,你是我的榜样,我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林薇的生活和工作都步入了正轨,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也守护了自己和家人的尊严。组织部里的那段桃色传闻,最终成为了她成长路上的一块垫脚石,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官场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坚守原则和底线是多么重要。
她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诱惑,但她内心的那份坚定从未动摇。因为她明白,作为一名组织部门的干部,肩上承担着选拔任用优秀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输送力量的重任,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夕阳透过组织部的窗户,洒在林薇的办公桌上,给那份新的干部考核方案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她拿起笔,认真地审阅着每一份材料,目光专注而坚定。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会带着这份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组织部的清风正气,为官场的朗朗乾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十洪都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