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变:从“往后坐”到“向前冲”,菏泽人更有底气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2 15:20 1

摘要:日前,在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中,一幅工笔牡丹画《凤穿牡丹》,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欣赏。创作这幅作品的8位巨野县农民女画师,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娓娓道来其中的创作故事,没有丝毫的拘谨。她们从容自信的神采,是菏泽“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的折

日前,在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中,一幅工笔牡丹画《凤穿牡丹》,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欣赏。创作这幅作品的8位巨野县农民女画师,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娓娓道来其中的创作故事,没有丝毫的拘谨。她们从容自信的神采,是菏泽“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的折射。

“十四五”时期是菏泽突破发展、后来居上的关键五年,也是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在感恩中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中转型发展,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份真金白银的答卷,迈上了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这些变化和成就,不仅体现在一个个饱含汗水的数字里,更蕴藏在每一个菏泽人的身上。

变化,首先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过去“开会往后坐、发言向后退”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敢于领先、敢于提速”的崭新面貌。在项目工地,在政务大厅,在田间地头,菏泽人眼中有了不一样的光。

这种精气神之变,源于清晰的发展路径。“四个坚持”的工作原则,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成为各级干部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源头活水;“四个突破”的工作思路,有力带动了全局发展;聚焦“四个定位”、大力实施“六大工程”,让菏泽在实现“后来居上”的征程上有了更加明确的路线图。当方向明确、路径清晰,自信便油然而生。热爱菏泽、建设菏泽,从一句口号变成了不用提醒的文化自觉。

定陶区南王店镇万庄村的故事,是这种变化的生动诠释。曾经的后进村,如今道路整洁,大棚连片。变化的钥匙,是党建引领下的振兴实践:建强班子、优化治理、发展产业。这套组合拳,让万庄村实现了从“追跑”到“领跑”的美丽蝶变。与此同时,新一代农民正在改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在郓城县,李明圆手持手机和充电宝,在直播间里推销自家大棚里农产品,从父辈的“老把式”到如今的“新农人”,科技赋能让农业焕发新生机,让更多人的理想在田野上重新绽放。

曹县的转型,更是堪称菏泽产业升级的典范。在大集镇的一家家汉服生产车间里,机器声此起彼伏,精美纹样不一会儿就跃然于布料之上。这个曾经的演出服饰制造基地,历经转型阵痛,如今已成为全国汉服产业的重镇。2024年,曹县汉服产业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更可贵的是,活力满满的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昔日的劳务输出大县,如今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

在鲁西新区的智能化工厂里,年轻的技术工人操作着先进设备,他们中的许多人,多年前还在沿海城市的流水线上打工。“以前靠体力,现在靠技术”——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菏泽产业由“重”变“轻”、由“旧”转“新”的深刻变革。

更深层的变化,发生在人才流动的方向上。曾庆熙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菏泽创办科技企业,研发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今天的菏泽,土壤能种出比黄金更珍贵的希望。”这句话,代表了新一代创业者的共同心声。

从文化自信到产业创新,从乡村振兴到人才回归,菏泽的这五年,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经济数据的增长固然可喜,但更珍贵的是每个人精神气质的重塑,是整座城市发展势能的凝聚。

今天的菏泽,方向已然明确,步伐更加坚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从“往后站”到“向前冲”的不只是8位农民画师,更是千千万万个追梦筑梦的菏泽人。他们的奋斗故事,正在续写“后来居上”的崭新篇章。

来源:东明县融媒体中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