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8号这天,南亚两边同时懵圈,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直接在巴军事学院开讲,说印度跟阿富汗串通好,用恐怖势力搞破坏。
2025年10月18号这天,南亚两边同时懵圈,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直接在巴军事学院开讲,说印度跟阿富汗串通好,用恐怖势力搞破坏。
还点了名,说是“哈瓦利吉派”也就是巴基斯坦塔利班,还有俾路支省活跃的武装组织。
这指控可不是小打小闹,穆尼尔还放了狠话,说要是这些“代理人”再跨境搞事,巴方会用“超常规手段”回应,绝对不向歪曲伊斯兰教的恐怖分子低头。
更让人揪心的是,他还提到了核威慑,说这种环境下没战争的空间,印度别想有“错误豁免幻想”,真要是局势升级,责任全在印度。
本来想巴方这已经够强硬了,结果同一天早上,印度防长拉杰纳特也没闲着。
他去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的勒克瑙基地,参加首批导弹交付仪式,当场就说“巴基斯坦每一寸领土都在布拉莫斯导弹射程里”,还拿“朱砂行动”说事儿,说胜利对印度不是偶然,是常态。
你看这两边,一个比一个硬气,南亚的安全弦一下就绷紧了,这边印巴还在对峙,另一边孟加拉国也有大动作。
10月17号《亚洲时报》报道,孟加拉国要跟土耳其签协议,引进“希珀”远程防空系统和“希萨尔-O”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还要一起生产作战无人机。
本来想孟国以前的防空设备挺老旧的,这次突然搞这么大的协作,背后肯定有原因。
细想一下也能理解,缅甸内战老波及到孟缅边境,炮弹越界、空域被侵犯是常事,吉大港和罗兴亚难民营这些关键地方都没好好保护,确实需要靠谱的防御系统。
而且孟国这么做,也不只是为了应对威胁,它是想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不想当“永久军火买家”,借联合生产无人机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工业能力。
对土耳其来说,这也符合它的“亚洲新倡议”,毕竟土耳其军工接近北约标准,还没政治附加条件,愿意分享技术,正好借这个机会拓展影响力。
最有意思的是印度,它倒不担心孟国军力超过自己,但孟国用了土耳其的装备,印度以前那套干预、施压的办法就不管用了,现有应对框架怕是得重写。
南亚的安全动态够热闹,印度国内的事儿也没闲着,《卷轴报》10月18号报道,美国智库“有组织仇恨研究中心”9月29号出了份报告,说印度社交媒体上有大量AI生成的反穆斯林图像。
我查了下报告内容,2023年5月到2025年5月这两年,297个公开账号发了1326份图像和视频,互动量超2730万次,91%都来自X平台。
搞不清X平台怎么就成了这些内容的主要阵地,监管是不是太松了?
这些AI图像还分了四类,有搞伊斯兰恐惧阴谋论的,有说排他性、非人化言论的,还有扭曲穆斯林女性形象的,甚至美化暴力图像。
其中互动量最高的是性别化的伊斯兰恐惧内容,有670万次。
你知道有多离谱吗?穆斯林男性被故意画成“邪恶”的样子,穆斯林女性则是戴着头巾又衣着暴露,还被塑造成需要“印度教男性拯救”的形象。
更过分的是,有人用宫崎骏的“吉卜力风格”来画“拆除巴布里清真寺”这种暴力事件,用柔和的画风让这些仇恨场景看起来“可接受”。
很显然,这不是简单的图像创作,是在变相传播仇恨,对印度社会的分裂影响太大了。
国内除了社交媒体的问题,印人党的政治操作也值得说道,《印刷报》10月18号分析,印人党在古吉拉特邦执政三十年,靠的关键战术是“抢椅子”。
这词本来是派对游戏,在政治上就是通过“职位洗牌”争夺权力,印人党还叫它“莫迪方案”。
本来想这战术可能也就偶尔用用,结果为了备战2026年市政选举和2027年邦议会选举,印人党又动了手。
这次调整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布彭德拉的班子,只留了6个旧部长,新任命了19个。
这调整看得出来是精心算计的,地区上索拉什特拉-库奇地区的部长从5个加到9个,其他地区也有分配。
种姓上OBC群体占8席,帕蒂达尔社群占6席,还有表列种姓和部落的名额,性别上女性成员从1个涨到3个。
2022年印人党主席纳达还说古邦是“组织治理实验室”,要把经验推广到全国。
但我觉得,频繁换班子虽然能平衡利益,可政策的连贯性怕是要受影响,基层能不能适应也是个问题。
讲完了安全和国内治理,再说说南亚的经济和资源事儿,先看斯里兰卡,10月16号到18号,斯总理阿马拉苏里亚去印度访问,这是她上任后第一次访印。
她还以德里印度教大学“杰出校友”的身份回校讲话,夸印度变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说“发达印度”模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斯里兰卡这么夸印度,也是有自己的诉求。
她明确说想升级1998年的印斯自贸协定,还想重启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谈判,让斯里兰卡成为印度纺织、电子、食品加工产业的补充基地。
毕竟印度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投资国、经济伙伴和游客来源国,靠上印度确实能帮斯里兰卡经济一把。
不过合作归合作,有个敏感问题绕不开,印度渔民非法闯入卡恰提乌岛水域。
这地方1974年印度把管辖权给了斯里兰卡,1991年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又要求还回来,过去二十年斯里兰卡拘留了超6000名印度渔民,这事儿不解决好,印斯合作怕是要受影响。
再看印度自己的经济麻烦,排灯节竟然搅乱了伦敦白银市场。
彭博社10月18号报道,排灯节是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的重要节日,大家本来都买黄金纪念财富女神,结果今年互联网上疯传“白银对黄金会以100:1比价成为最佳投资品”。
这下可好,大量民众转买白银,印度国内白银供应一下就缺了,每盎司溢价从几美分涨到6美元以上。
印度只能去伦敦市场采购,正好碰上伦敦买盘也多,直接导致伦敦现货白银价格对纽约期货出现史无前例的溢价,市场流动性都快没了。
印度一个节日的消费习惯,能影响到全球白银市场,这影响力也是没谁了。
而且这还不是偶然,太阳能产业现在对白银需求特别大,加上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贵金属都提前运出美国市场,多重因素叠加才导致了这次波动。
更让印度头疼的是稀土问题,10月17号《外交学人》有篇文章说,稀土磁铁成了大国博弈的筹码。
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印度在这方面却很薄弱,只有实验室技术,没工业规模的产能和废物管理能力,中国提出只要印度承诺“不转售”,就恢复稀土磁铁供应。
印度现在挺纠结的,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产业急需稀土维持生产,但接受条件又等于承认中国的“守门人”地位,会耽误自己的战略自主布局。
本来想找阿富汗合作,阿富汗邀请印度投资矿业,那里矿产估值超1万亿美元,可安全、物流都是问题。
澳大利亚、越南虽然地缘风险低,但运力不够还得付溢价,印度只能走“中国+阿富汗+第三方”的多元化路线,不然稀土这块迟早被卡脖子。
2025年10月的南亚,从安全对峙到国内治理,再到经济资源博弈,事儿一件接一件。
巴印的狠话、孟土的防务协作、印度的社会分裂和政治操作,还有各国的经济诉求与资源困境,都让这个地区充满了变数,接下来这些国家怎么平衡矛盾、解决问题,还得接着看。
来源:史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