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雪漱集》《雪履集》之后,张红春推出了第三部以雪命名的作品集《雪晴集》。雪之爱,入心入骨,作者自言,前两部是“寒泉淬墨”“踏雪寻章”,而此部则是“晴窗落墨”。三卷皆是“雪语”,是作者“用心品读世界,思悟多年而成的笔记”,也是作者“尝试以诗词与书法为舟,为抵近
“天地间一粒微尘,幸得雪的托举、晴的照耀,方能在素笺之上,开出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如此,浮生便有意义。”《雪晴集》作者张红春如是说。
继《雪漱集》《雪履集》之后,张红春推出了第三部以雪命名的作品集《雪晴集》。雪之爱,入心入骨,作者自言,前两部是“寒泉淬墨”“踏雪寻章”,而此部则是“晴窗落墨”。三卷皆是“雪语”,是作者“用心品读世界,思悟多年而成的笔记”,也是作者“尝试以诗词与书法为舟,为抵近遥远朦胧的彼岸而留下的履痕”。
不同于前两部作品的诗词书画并重,《雪晴集》主要聚焦于旧体诗词,精选了作者20余年间创作的诗词500余首,分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词五类,题材广泛,包罗万象,题画、言情、纪事、写景、状物……展现了作者多年来在诗词创作方面的深厚积累。其作品诗意开阔,甚有韵味,浅浅之语中却有一种大格局,有一种朗然明快的意趣,别有风致。该诗词选辑以诗词为主,点缀以书法与绘画作品,既可品读其淡雅本真的诗词,又可欣赏其雄浑博大的书画作品,令人赏心悦目。
卌载流光任袭侵,文心一缕慰书心。诗词书画,是张红春生命旅程的伴侣,亦是她触摸世界、交友雅集的方式。檐角冰棱的清冽,草丛蛩鸣的声音,掠过灰瓦的蒲公英,一盏茶、一朵花、一滴水……都化为毫端舞蹈的节律,汇成这部由心而发的《雪晴集》。幸得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为本书题名、著名诗人学者林岫题诗、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作序,衷心为红春鼓与呼,使这部作品更增添几分光彩。
孙晓云题名
林岫题诗
蒙曼教授作序
雪,原是天地寄予人间的砑花信笺;晴,则是拆封时恰好漫入窗棂的光。张红春细心体察自然、社会与自我,以诗歌触摸世界、寄托情感,字字句句皆是心湖飘零的雪瓣,最终在素笺上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雪举晴照之后,《雪晴集》如约出版,也期待着与读者的相遇。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作者简介
张红春,北京大学访问学者,长安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陕西省高校美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数字传媒“书画频道”主讲老师。幼承父教临池学书。
获奖经历: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奖”(艺术奖)、全国展、中青展、妇女展、扇面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中日自作诗词书法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民族脊梁”、“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展”、“中国力量”等展览中入展或获奖。
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相关展事中任评委。
入选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多次入展由原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1995年、2005年、2016、2023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可为•茶美术馆、北京“远集坊”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论文著作:
出版有《手札100通欣赏》《雪漱集》《雪履集》等书法、诗词书画作品集及书法理论著作,并有28讲书法讲座《生命的留言——历代手札精品赏析》、15讲书法创作讲座《一日一书》在中央数字传媒“书画频道”播出。
来源:文化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