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农村:只剩下微信、和麻将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05:42 1

摘要:从前,电视是农村的“窗户”。戏台上唱着的,是邻村来的班子;晚饭后围在一起看《乡村爱情》,是冬日里最温暖的烟火。

文 | 吴钩随笔
黄昏落在村头,一条狗趴在门口打盹,炊烟刚升起,手机已经响了三次。

电视还开着,但声音关了。
屋里的人,早已不看屏幕,而是低头刷着屏幕。

那是一块掌心里的“世界”,
也是当下农村,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有人说,县城只剩下“性与麻将”;
而现在的农村,只剩下三个主角:抖音、微信、还有麻将

从前,电视是农村的“窗户”。
戏台上唱着的,是邻村来的班子;
晚饭后围在一起看《乡村爱情》,是冬日里最温暖的烟火。

但现在,电视成了装饰,遥控器落满了灰,
而手机上的短视频,变成了新的“村头广播”。

我的外婆,快八十岁,
如今最爱的不是炖汤、绣花,而是躺在竹椅上刷抖音——
看采茶戏,听方言骂街,有时还自己拍一段,发给十里八乡的亲戚。

我爸刷球赛,我妈追广场舞,
而隔壁老大爷专门看些擦边搞笑,“有点露的”,他笑着说。
那些算法懂他们,仿佛比子女更懂他们的孤单与想看。

有趣的是,不少村里人不只是刷,更是“发”。

种菜的视频、跳舞的视频、晒娃的视频,
有人发了,下面立刻评论一片,“真精神!”“风景好!”
不会打字的,就送朵花,点个赞,表个情。
这个动作,像极了从前走过人家门口时,轻轻打个招呼。

在城市做营销的我,每天逼着同事做内容、拼数据;
而我妈一个土味自拍,点赞轻松过百,
仿佛整个村庄都在替她欢呼。

她不求火,她只要“被看到”。

比起城市人偏爱的文字聊天,
农村的微信,几乎是“语音横飞”。

早上六点,鸡还没打鸣,一条语音从亲戚群里跳出来:“今天去地里没?”

语音像是耳边的话,听得见情绪,嗅得出泥土气息。
不会打字没关系,能说就行,边择菜边聊,边洗衣边聊,
一段语音,就是一个人的世界敞开来。

微信群,更像是旧时村口的板凳阵地。
有人问路,有人发通知,有人闲聊,有人骂街。

有一次,我人在城市,隔着手机听完村群里一位婶子的“连环骂街语音”,
竟然没感到烦,反而有点熟悉的亲切感。
那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和城市里的克制与疏离,简直天差地别。

微信拉近了距离,温柔了乡愁。
它不喧哗,却实实在在地连接着彼此。

你以为农村的麻将只是打发时间?
不,它更像是社交仪式,一种情感共同体的延续方式。

麻将桌,是村里仅存的“公共空间”。
几人围坐,打牌只是形式,真正的内容是聊天、拉家常、互通风声。

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完吃饭”,
重要的是一种“在一起”的仪式感。

节假日或农闲时节,麻将如影随形。
我妈曾在双抢时节,早上五点下地,十点做饭,
中午准时落座麻将桌,一打就是四小时,
晚上还能再去地里劳作两小时,
疲惫归疲惫,却神清气爽,脸上带着笑。

麻将,是她一天生活的节点,
她说:“有事做,有人陪,哪像你们城里人,一个人看手机到天黑。”

你或许想不通,为什么明知道农村生活清苦、无趣,
他们却不愿离开,哪怕是去城市换个热闹?

因为这片土地,是他们熟悉的时间坐标。
他们在这里出生、恋爱、种田、埋人,
每一个季节,每一条路,每一块地,都是故事。

城市确实精彩,
但城市不属于他们。

他们不需要密室、剧本杀和KTV,
他们的娱乐,就藏在稻田边的笑声、麻将桌的争执、朋友圈的三朵花里。

他们的快乐,是省着花的,但是真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过得复杂、高级、有趣,
但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最熟悉的街道都陌生,
而他们,只用三件事,便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刷着抖音,聊着微信,打一局麻将,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也挺好。

他们活得慢,却活得有味道;
活得简单,却从不匮乏。

来源:吴钩随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