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一生战功赫赫,北破匈奴、南御强秦,却因赵王迁听信谗言惨遭冤杀,其死后仅三年赵国灭亡,故有“李牧死,赵国亡”之说。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一生战功赫赫,北破匈奴、南御强秦,却因赵王迁听信谗言惨遭冤杀,其死后仅三年赵国灭亡,故有“李牧死,赵国亡”之说。
一、生平与军事成就
早期戍边:大破匈奴战略思想:驻守代郡、雁门郡时,李牧采取“坚壁清野、养精蓄锐”的策略,前期避战示弱,后期诱敌深入,以步兵大兵团全歼匈奴骑兵十余万,灭襜褴、破东胡,使匈奴十余年不敢犯边。 治军特点: 军市收入悉数用于犒赏士兵,每日宰牛犒军,厚待士卒。 严格训练骑射,完善烽火预警系统,建立高效情报网络。后期抗秦:两大战役肥之战(前233年):以“筑垒固守、伺机反击”战术,诱秦将桓齮分兵后突袭其大营,再以两翼包抄大破秦军,受封武安君。 番吾之战(前232年):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败北路秦军,再回师击退南路敌军,成功保卫邯郸。政治活动 曾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促成质子归还。 赵悼襄王时期攻燕,夺取武遂、方城。二、冤杀与赵国的灭亡
离间计与被害 公元前229年,秦王翦利用赵王迁近臣郭开散布谣言,诬李牧谋反。赵王迁夺其兵权并杀害(一说赐死),副将司马尚被废。 李牧死后,王翦迅速攻破邯郸,俘赵王迁,赵国名存实亡。历史评价冯唐:“天下之将,独有廉颇、李牧耳。” 司马光:“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黄道周:“如此功业,宜标凌烟。一不奉命,身首莫全。”三、军事思想与后世影响
边防思想 主张“守为战本”,通过长期防御积蓄力量,转为反攻。 首创“军市养兵”制度,将地方租税直接用于军费。后世纪念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被列入武庙六十四将,宋代位列七十二名将。 邯郸丛台公园七贤祠设有李牧塑像。家族与后裔 祖父李昙为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共同祖先,孙子李左车为秦汉之际谋士,提出“百战奇胜”策略。四、艺术形象
影视作品: 2001年《寻秦记》中由张山饰演。 2020年《大秦赋》中由卢勇饰演。李牧的军事才能与悲剧结局,成为后世讨论名将功过与君主昏聩的经典案例。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至今仍被军事研究者称道!
来源:利哥看天下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