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古人们通过观察发现,霜降的天气变化和来年的收成有一定的关系,老祖宗也留下了“最怕霜降一日雨”的说法。
时间过得很快,明天就是霜降节气了,在二十四节气中,霜降是一个特殊的节气。
它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就是立冬了,是连接秋季和冬天的节气。
而古人们通过观察发现,霜降的天气变化和来年的收成有一定的关系,老祖宗也留下了“最怕霜降一日雨”的说法。
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人们比较害怕霜降节气下雨,至于为什么?下雨有啥预兆?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从多个方面,详细和大家说说,相信大家看完后就明白了。
从往年多数年份来看,进入到霜降节气以后,降雨逐渐偏少,北方多地已进入“冬旱”阶段。
而南方地区虽然有降雨,但是也是小雨居多,大雨、暴雨的频率已降低。
古时没有现在的天气预报,人们多数会通过观察天气来预测后续的好坏。如果霜降节气当天下雨了,后续不论是降雨还是温度,都不利于日常生活或农作物的生产。
尤其是对于田间的农作物来说,霜降下雨或意味着当年冬天比较寒冷,甚至可能出现极端的降温天气,农作物容易发生冻害,降低产量。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霜降节气下雨了,说明区域内暖湿气流活跃,容易导致后续出现连阴雨天气。
如果霜降没有下雨,或预示大陆性干冷气流主导,当年冬季降雨降雪较少,没有那么寒冷。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能很好的判断霜降降雨的好坏。今年黄淮海、华东等地区,从9月份开始,就遇到了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
导致秋后时间延迟,秋播作物也晚播10-15天。比如冬小麦的播种,农户们好不容易等到霜降,降雨没有了,可以抓紧播种小麦了。
如果霜降还有降雨的话,按照“霜降下雨连阴雨”的说法,后续降雨天气依然较多,那么,就会导致冬小麦继续无法播种。
严重的情况下,今年冬小麦是无法正常播种了,即便能播种,出苗率也不高,影响最终的产量。因此,比较害怕霜降节气下雨。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霜降节气没有下雨,那么当年冬天相对会暖和一些。
相反,如果霜降节气下雨了,那么或预示当年冬天气温较低,相对会更寒冷一些。
从农作物生长角度分析,对于越冬作物来说,很容易发生冻害。以小麦来举例,小麦虽然是耐寒性比较强的作物,但是,遇到强降温时,也会受冻。
尤其是进入越冬期之前,一些苗弱的麦苗,或者是一些旺长的麦苗,自身的抗寒性比较差,进入寒冷的冬季后,因冻害而发黄,甚至直接死苗。
一旦小麦熬不过越冬期,等到年后温度回暖后,也无法再正常生长,预示着没有了产量,粮食也就缺少了,因此比较害怕。
这句农谚的意思也好理解,如果霜降节气下雨了,那么家里的菜窖就需要封闭严实了。
说明了一个问题,后续降温天气来得比较早,而以前农民的菜都在菜窖里放着过冬,如果不封闭严实,就要被冻伤。
所以, 通过密封菜窖,而非日常的通风状态,以此来保护窖内的蔬菜。
言外之意,还是霜降节气下雨了,预示了后续降温来得早,降温幅度比较大,让人感到害怕。
综合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对于“最怕霜降一日雨”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实,霜降当天下雨还是晴天,都属于正常的天气,而由于区域不同,天气情况也有差别。
比如霜降当天,北方一些地方下雨,南方一些地方晴天,这就要说到农谚的区域性了。
不论对错,农谚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做好观察,以便提前应对。
明天就是霜降了,查看天气预报,我们这里是晴天,你们那里呢?
来源:农民的小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