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这位美国总统,最近在国际舞台上那叫一个风光,一会儿跑去以色列促成什么“永久和平”,一会儿又要拉着普京的手聊聊乌克兰的事,俨然一副诺贝尔和平奖非他莫属的架势。可就在他忙着给全世界“灭火”的时候,自己家里却烧起了一把让人心惊胆战的大火。
这盘棋下得有点大,大到让人看不懂了。
咱们这位美国总统,最近在国际舞台上那叫一个风光,一会儿跑去以色列促成什么“永久和平”,一会儿又要拉着普京的手聊聊乌克兰的事,俨然一副诺贝尔和平奖非他莫属的架势。可就在他忙着给全世界“灭火”的时候,自己家里却烧起了一把让人心惊胆战的大火。
事情的起因,是一段段在美国社交媒体上疯传的视频。画面里,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开着军车,荷枪实弹地出现在洛杉矶、芝加哥、波特兰这些繁华都市的街头。这阵仗,哪是维持治安,分明就是军事管制的架势。全美上下瞬间炸开了锅,白宫那边赶紧出来解释,说这些地方犯罪太猖獗,地方警察搞不定,是来帮忙的。这话说得轻巧,但谁信呢?
矛头所指,并非罪恶之城
白宫的解释听起来冠冕堂皇,但稍微翻翻数据,就会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拿波特兰来说,人家当地人正骑着车,遛着娃,一头雾水地看着新闻里自家城市被描述成“燃烧的地狱”。特朗普说那儿到处是火灾和斗殴,简直疯了。可实际上,他口中那些暴力犯罪率“爆表”的城市,真实数据远比一些没被派兵的城市要低。
比如全美犯罪率排名前十的城市里,只有一个孟菲斯迎来了军队。那其他犯罪率更高的城市呢?比如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为什么就安然无恙?答案揭晓时,让人后背一凉。被军队进驻的洛杉矶、芝加哥、波特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民主党人管辖的城市,位于民主党执政的州。而没被“关照”的克利夫兰和堪萨斯城,则是由共和党州长管着。
“所谓的重拳出击,打的不是犯罪,而是那些不听话的‘蓝色’地盘。”
这哪里是打击犯罪,这分明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示威。目的就是震慑那些潜在的反对派大本营。把军队开到你的家门口,让你时刻感受到压力,看看谁还敢乱说话,乱投票。这步棋,走得又狠又绝。
一场精心策划的“预演”?
事情如果只到这里,那还只是党派斗争的升级。但更深层的分析,却让人不寒而栗。有人怀疑,这根本就是一场为未来铺路的“预演”。
当民众习惯了街头有军队巡逻,当军人习惯了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那么到了关键时刻,比如2026年的中期选举,会发生什么?那场选举,共和党很可能丢掉众议院的控制权。到时候,如果选举结果对白宫不利,这些已经遍布在各大城市的军队,会听谁的命令?
“当军队习惯了在街头巡逻,那么在选举日之后,他们听谁的命令就成了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问题。”
这绝非危言耸听。有人认为,部署军队的目的,要么是为了吓退那些通常支持民主党的少数族裔群体,让他们不敢出门投票;要么就是为选举日之后的“战斗”做准备。一旦白宫想要推翻选举结果,这支力量就能立刻派上用场。2021年1月6日国会山的场景,如果加上了军队的“支持”,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对外满世界递橄榄枝,对内却把同胞当成了假想敌。这种极端的反差,让人不得不问,这位总统到底想干什么?
“对外是和平使者,对内却将同胞视为‘内部的敌人’,这种分裂的角色让人看不懂,也想不通。”
他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他可以和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谈和平,可以和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斡旋,但唯独在美国内部的“红色”与“蓝色”之间,不存在和平,只有战争。
改造军队,磨刀霍霍向“内部”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的军队有自己的荣誉感,不可能沦为某个党派的工具。这种想法,或许太天真了。
就在上个月,一场召集了全球数百名美军将领的会议上,总统的指令清晰得令人震惊。他告诉这些将军们,现在面临的不再是外部的威胁,而是“来自内部的敌人”。他们的任务,是应对“国内骚乱”,甚至应该把美国的“危险城市视为训练场”。新上任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更是放话,任何反对这种“特朗普式军事理念”的军官,都应该“光荣地辞职”。
“美军被告知,他们现在面临的是‘来自内部的敌人’,任务是应对‘国内骚乱’。”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从利用司法系统惩罚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到将民主党直接称为“国内极端组织”,再到派蒙面特工在街头抓人,削减大学和公共广播机构等一切可能发出异议的声音的资金,一步步都在瓦解那些能够制约权力的体系。
现在,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军队,似乎也开始被改造了。当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被教导要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城市和人民时,这个国家的未来,还能剩下什么?
看到这些消息,感觉挺复杂的。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应该只是船坚炮利,更应该是内部的团结和对同胞的信任。当“敌人”的标签被贴在国内同胞身上时,和平的橄榄枝,又该如何递出?这个问题,或许比解决任何一场国际冲突都更加棘手。也不知道普通人在这场巨大的风暴里,最后会怎么样。
来源:万般皆是命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