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与佛山秋色巡游联动开展,开幕晚会、基层巡演、文化采风及中外艺术家大联欢、祖庙秋祭、乡饮酒礼、非遗活态展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为市民与游客留下难忘而珍贵的美好记忆。
10月19日晚,随着中外艺术家大联欢活动在热烈欢呼声中落下帷幕,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佛山主会场活动圆满收官。
本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与佛山秋色巡游联动开展,开幕晚会、基层巡演、文化采风及中外艺术家大联欢、祖庙秋祭、乡饮酒礼、非遗活态展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为市民与游客留下难忘而珍贵的美好记忆。
10月16日晚,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
“在佛山举行的这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把佛山推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佛山。”市民姚晓琳感慨。
“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又热情友好的城市,就像南非首都开普敦一样美丽,我甚至想搬来这里生活。”南非旅行者艺术团团长佘诗曼·西邦吉勒·莫纳伦说。
跨越山海,家门口的“国际范”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汇聚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与中国舞动青春艺术团、佛山本土艺术团等500多位艺术家,用艺术搭建桥梁,在岭南大地上奏响文明互鉴的动人乐章,演出堪称全球文化盛宴。
10月17日晚,“山海同风·悦叹秋色”2025年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活动在祖庙盛大启幕。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埃及转裙舞、毛利歌舞,这一场跨海的相聚令今晚的佛山精彩纷呈。”市民冯月翠对国际民间艺术表演节目回味无穷,连连称赞说在印第安芦笛、非洲鼓点、爱尔兰民谣、塞卡舞曲等阵阵独特韵律中,观众们如同置身于异域国度。
佛山秋色巡游同样国际范十足。今年巡游活动与艺术节深度融合,参加艺术节的13个外国艺术团亮相巡游队伍,为现场观众带来极具异域风情的视觉盛宴。
这也是佛山秋色史上外国友城表演团队最多的一届,中外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向世界传递“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文明气象。
佛山舞龙舞狮、樟木头麒麟舞、茂名跳花棚等岭南舞蹈,与格鲁吉亚舞蹈、新西兰哈卡战舞、哥伦比亚班布科舞,不同文化在同一时空对话,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美国艺术团团长劳里·豪普特对这种演出形式赞不绝口,“我们团队的演员年纪最大的不过大一学生,很多孩子第一次出国就来到佛山。我们演出内容也主要源自美国西部日常生活,孩子们很期待走上街头为市民表演。”
传统文化也在交流互鉴中得以提升。“通过秋色巡游,我能感受到每个国家的不同的特色文化,也感受到每个地方非遗的魅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也对我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秋色巡游参演成员、《跳花棚》舞蹈演员李雪说。
茂名跳花棚亮相秋色巡游。
爱尔兰北爱艺委会传统艺术发展官员Fióna Ní Mhearáin表示,可以看到这么多国家艺术家的表演,太令人振奋了。佛山功夫演出也让她印象深刻,未来将会继续推动本地艺术团与佛山艺术家的交流互动。
“艺术在凝聚人心、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一点——这正是最重要的事情。”在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现场,国际艺联执行总监Kate Caroline Nixon表示,希望看到各国之间开展更多合作,彼此学习对方的文化,共同推动交流与理解,因为这样的相互学习能够让各方都从中受益,“变得更加丰富”。
古今交融,传统文化绽放新风采
祖庙秋祭、乡饮酒礼、秋色巡游、非遗活态展、秋色商圈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串联起一场集“好看、好吃、好玩、好礼、好逛、好彩”于一体的文化“大餐”。
其中,秋色巡游古今交融,现场俨然一片欢乐海洋。巡游以六大主题串联起55项表演节目和20辆彩车。开路队“秋色奇妙夜”率先登场,巨大的“佛山秋色”灯笼映照夜空。
“这个设计太有意思了,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让年轻人看得入迷。”带着全家前来围观秋色巡游的陈先生认为,对他来说,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当属黄飞鸿与十三姨“穿越”到巡游现场,他们带领观众穿梭于各个表演区,将传统秋色仪式与非遗展演巧妙串联。
“佛山秋色巡游最令我着迷的是岁月的味道,你想想,传承几百年了,说是瑰宝也不为过。”市民何女士曾参与巡游活动,在她看来,今年的秋色活动,“好看、好吃、好玩、好逛、好彩”。因为“好”,所以“叹”:“叹文化、叹巡游、叹潮玩、叹烟火、叹美景。”
“我是从三水来的,特意赶来看佛山秋色巡游,现场太热闹了!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舞龙舞狮特别有劲儿,还看到了好多国家级非遗表演。这一趟不仅看得开心,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下次肯定还来!”市民周先生说。
巡游表演节目中的科技元素也精彩纷呈,“哪吒”与国产AI机器人惊艳亮相,曾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AI机器人表演、《哪吒风火震乾坤》轮滑表演等,讴歌盛世新成就,传达未来发展愿景,沿途观众为之震撼。
“很有意思,既有传统魅力,也有现代科技元素。”来自珠海的游客黄丽表示,她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佛山秋色,这次刚好趁有闲暇时间过来感受一番。
今年活动的创新之处还在于,作为秋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岭南新天地鲤鱼广场、王府井紫薇港及西樵听音湖广场同步举行非遗活态展。来自广东省内及贵州黔东南、湖南郴州等对口帮扶城市的86项非遗项目齐齐亮相,通过“舌尖品非遗”“指尖现非遗”“舞台赏非遗”“课桌传非遗”“故事说非遗”五大板块,构建起立体化的非遗体验场景。
10月17日至19日,“山海同风·悦叹秋色”2025年广东非遗周暨非遗活态展在禅城区王府井紫薇港外广场举行,“人间净地 醉美林芝”特色摊位惊艳亮相。
记者在岭南天地鲤鱼广场看到,秋色主题鱼灯、积木摆件、佛山美食周边等琳琅满目,吸引一众市民、游客打卡。来自广州的大学生小林,精心选购了一个鱼灯冰箱贴:“这些文创既有传统元素又实用,能带走的‘秋色记忆’特别有意义。”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特别强化了秋色的祈福属性,希望每件产品都能传递美好祝愿。
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佛趣游”小程序提供全新选择。平台开设“佛山秋色”专区,以高清画质、超14路镜头全域呈现巡游盛况。
市民张女士通过手机观看了全程直播:“画面清晰,还能切换视角,比在现场看得更全面。”
双向互动,让世界看见佛山
在现代与古韵交织的中华大地上,佛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是珠三角腹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一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主会场,佛山成为推动岭南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开幕式上的醒狮、粤剧、功夫等岭南文化元素与国际艺术同台,让中外文化在碰撞中产生新的共鸣。
由佛山粤剧院、佛山市禅城区龙狮协会、广东艺术职业学院、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带来的开场舞蹈表演《风起岭南》精彩纷呈。
菲律宾罗布克童声合唱团团长阿尔玛·塔尔多说,这是合唱团第一次来到佛山,希望能够了解、学习更多广东、佛山的特色民谣与歌曲,从中汲取灵感为未来合唱创作注入新元素,“我们不仅想展示菲律宾儿童音乐活力,更期待以歌声与各国团队交流,让童真成为跨文化沟通的纽带。”
菲律宾罗布克童声合唱团正在表演合唱歌曲《命运与共》《茉莉花》。
尤其是,此次活动还推动国际艺术走进佛山基层、融入城市肌理,外国艺术团体深入佛山大地采风,让世界看见这样的佛山:“四山两江”旖旎多彩,千年岭南文化历久弥新, “有家就有佛山造”制造业名片享誉全球……
10月19日,荷兰、哥伦比亚、塞尔维亚等多国艺术团成员在李小龙乐园亲身参与粤剧、武术、书法、香云纱染整等非遗项目,满载文化纪念品尽兴而归。
美国艺术团团长劳里·豪普特表示,这是艺术团第一次来到广东佛山表演,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比如尽管经历了约40小时的长途飞行,但大家被工作人员的盛情接待与市民的热烈欢迎消解;被佛山的建筑艺术所惊艳,沿途所见佛山的美景与城市风貌,给他们留下美好印象。此外,街头排练时的掌声、醒狮表演引发的欢呼,更让团员深受触动。团内一名学生在看到如此多国家的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艺术时,感动得流下眼泪。
美国欢庆艺术舞蹈团正在进行舞蹈表演《美国西部风情》。
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张典表示,这是新西兰艺术团第一次到佛山表演,大家都很喜欢这座城市。希望以此为契机能够从文化交流到经贸交流,推动佛山与新西兰之间更多的全方位合作。“我们非常支持广东和新西兰之间的这种人文交流和文化活动。”
南非旅行者艺术团团长佘诗曼·西邦吉勒·莫纳伦说,她回国后会跟亲人朋友们分享这次难忘的经历、佛山的魅力,比如佛山建筑有厚重底蕴、城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在这样的城市参与国际民间艺术节,对全体团员而言都是极大的幸运。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覃征鹏、阮凤娟、周明谦、卢丽华、莫璇、陆佩兰、黄鹤婷、唐格桢、江乐诗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