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深夜行情特别不对劲,无量上涨!大家做好准备,迎接大变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23:57 1

摘要:凌晨1点,你的手机屏幕还亮着——不是A股连夜开了盘,是今天收盘后那波“悄咪咪的上涨”,已经在股吧、社群里刷出了几百条深夜讨论。

凌晨1点,你的手机屏幕还亮着——不是A股连夜开了盘,是今天收盘后那波“悄咪咪的上涨”,已经在股吧、社群里刷出了几百条深夜讨论。

有人说“终于等到反弹”,有人骂“缩量拉涨都是坑”,还有人翻着北向资金的尾盘数据越看越慌:明明指数红了,怎么手里的票没怎么动?这“深夜行情”里的“不对劲”,到底藏着什么信号?

首先得明确一个认知:A股的正式交易时段是每个交易日9:30-11:30、13:00-15:00,不存在“深夜行情”的交易场景。

这里说的“深夜行情”,本质是盘后市场情绪的集中发酵——包括3点收盘后公布的大宗交易数据、北向资金的尾盘动向、隔夜美股/港股ADR的波动,以及股民对当日“无量上涨”的复盘焦虑。

比如10月20日(本周一)的行情:上证指数收涨0.82%,深证成指涨0.57%,但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仅5217亿元——这是什么概念?

对比最近1个月的市场数据:2025年9月16日-10月17日,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约6840亿元;10月20日的成交额,较日均缩量超23%,是近2周的“量能冰点”。

这种“指数涨了但钱没跟上”的行情,刚好撞上了深夜的“情绪放大效应”——白天盯盘的人忙着交易,深夜复盘的人才会盯着“缩量”这个细节,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要理解这波行情的“不对劲”,核心得搞懂“无量上涨”的专业逻辑:

(1)什么是“无量上涨”?

市场里的“量”指的是成交额(或成交量),“无量上涨”的标准通常是:

当日成交额低于近5日均值的70%;

指数上涨幅度超过0.5%,但成交额未同步放大。

以10月20日为例:近5日成交额均值是6520亿元,当日仅5217亿元(缩量20%),同时指数涨了0.82%——完全符合“无量上涨”的特征。

(2)无量上涨的2种可能性,当前市场属于哪一种?

理论上,无量上涨有两种解读:

① 良性缩量:筹码高度集中,资金惜售

比如某只股票被主力高度控盘,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主力轻轻拉抬就能涨,这种情况常见于机构重仓的白马股,但前提是“市场情绪稳定,长期逻辑明确”。

② 恶性缩量:资金拉抬但没人跟,属于“弱势反弹”

这是当前A股的现状:拉涨的资金是“场内存量资金”(比如部分公募的调仓、游资的短炒),但“场外增量资金”(比如北向资金、新基金发行资金)根本没进场——简单说就是“自己拉自己玩,没人愿意接盘”。

我们可以用数据验证:

北向资金:10月20日净流出25.3亿元,是连续第3个交易日净流出;

龙虎榜数据:当日涨停的12只股票中,仅有3只出现机构席位买入,且买入金额均低于5000万元(属于“试探性建仓”,不是真重仓);

散户交易数据:某头部券商的“散户交易活跃度”显示,10月20日散户的买入量较上周下降18%——大家都在“看别人涨,自己不敢买”。

光看“无量”还不够,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这波行情的“不对劲”其实是3个信号的叠加:

信号1:外围市场“不配合”,联动效应弱

A股的“深夜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受隔夜美股的影响——但10月20日当晚,美股道琼斯指数下跌0.4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67%,中概股指数(KWEB)下跌1.2%。

这意味着:

今天A股的上涨,没有“外围行情”的支撑;

次日开盘,A股很可能会受美股下跌的影响,直接回吐今日的涨幅。

信号2:板块“跷跷板效应”明显,没有赚钱效应

10月20日的上涨,是“权重股拉指数,中小盘股躺平”:

涨得好的板块是“中字头”(中国建筑涨2.1%、中国中铁涨1.8%)、银行(工商银行涨0.9%)——这些都是“拉指数的工具”;

跌得狠的板块是“题材股”(AI算力跌1.2%、新能源储能跌0.9%)——这些是散户手里最常见的票。

这种“指数涨但个股不涨”的行情,本质是“资金为了护盘拉权重”,但普通投资者根本赚不到钱——你可以打开自己的账户看看:是不是指数红了,但你的持仓收益可能是“0甚至负数”?

信号3:技术面“背离”,压力位近在眼前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当前上证指数的压力位非常明确:

短期压力位:3080点(10月12日的高点),10月20日收盘是3062点,只差18点就到压力位;

均线压力:上证指数当前处于“5日线以上,但10日线、20日线以下”——属于“弱反弹遇压”;

MACD指标:日线级别MACD的“红柱长度”在缩短,同时“DIFF线未上穿DEA线”——这是“反弹动能不足”的信号。

简单说:就算今天放量涨,到了3080点也会有大量套牢盘卖出;现在是“无量涨”,连3080点都碰不到,大概率会“涨不动就跌回来”。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大变盘”到底是往哪变?是涨还是跌?

我们可以把“大变盘”的可能性拆成2种路径:

路径1:向上突破——必须满足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想让这波无量上涨变成“真反弹”,市场必须满足:

① 成交额回到7500亿元以上

这是“增量资金进场”的标志——只有场外资金愿意买,才能接住套牢盘的卖出,让上涨延续。

② 北向资金由流出转流入,且单日流入超50亿元

北向资金是当前市场的“情绪风向标”,它不进场,说明外资不认可当前的“反弹逻辑”。

③ 题材股跟涨,出现“权重+题材”的共振

比如“中字头”拉指数的同时,AI、新能源这些题材股也能涨——只有这样,散户才会愿意进场,形成“赚钱效应循环”。

路径2:向下调整——风险点是这2件事

如果上述3个条件都不满足,“大变盘”大概率是向下,触发点可能是:

① 美股继续下跌,引发外资加速流出

当前美股正处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的周期(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暗示“可能再加息一次”),如果美股持续下跌,北向资金会继续卖A股,带动指数下跌。

② 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10月31日会公布“10月PMI数据”,如果制造业PMI继续低于49.5(荣枯线是50),市场会担忧“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进而引发资金出逃。

我们可以做个“概率测算”:当前满足“向上条件”的概率不足20%,而“向下调整”的概率超过60%——这也是为什么深夜复盘的股民会觉得“不对劲”。

不管大变盘是向上还是向下,普通投资者现在最该做的是“控制风险,而非赌行情”——给大家3个落地的操作建议:

如果你的仓位已经超过5成,建议趁这波反弹减仓:

减仓的标的优先选“近期涨得好但没业绩的题材股”;

保留的标的选“有业绩支撑的防御性板块”(比如消费里的白酒、医药里的创新药)。

如果想参与行情,一定不要追涨“已经涨起来的权重股”,可以关注“超跌的绩优股”:

筛选标准:近1个月下跌超过15%,但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且市盈率低于行业均值;

操作方式:分批低吸,不要一次性满仓。

建议3:设置“止损线”,别心存侥幸

如果你的持仓已经被套,现在必须设置“止损线”:

短期止损线:下跌5%(如果指数跌破3030点,直接执行);

长期止损线:下跌10%(如果三季报业绩不及预期,直接减仓)。

记住: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远大于“机会”,保住本金比“赚小钱”更重要。

06 延伸思考:当前市场的“情绪底”,离“真正的底”还有多远?

其实这波“深夜行情的焦虑”,本质是股民对“市场底部”的期待——大家都想抄底,但又怕抄在“半山腰”。

我们可以用2个指标判断“真正的底”:

沪深300的市盈率当前是11.2倍,处于近10年的25%分位(低于75%的时间);但历史上的“大底”(比如2018年12月、2022年4月),市盈率是低于10倍的——还差10%左右的空间。

新基金发行规模:2025年10月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规模仅80亿元,是近3年的低位;

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仅净流入120亿元,远低于2023年的3000亿元——资金没进场,底就没到。

所以,当前的“情绪底”只是“股民不想跌了”,但“市场底”需要“估值+资金”的双重确认——这也是为什么“无量上涨”会让人觉得“不对劲”:行情没到真正安全的时候。

来源:星愈情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