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不到两分钟的视频,让几代人的童年戛然而止。月亮姐姐,央视少儿频道的老熟人,说告别就告别,二十七年陪伴,从此换了身份。几十年坚持,突然转身,谁能想得到?有人不满,有人不解,有人开始怀念,不管我们想什么,她已经走到了下一站……
一条不到两分钟的视频,让几代人的童年戛然而止。月亮姐姐,央视少儿频道的老熟人,说告别就告别,二十七年陪伴,从此换了身份。几十年坚持,突然转身,谁能想得到?有人不满,有人不解,有人开始怀念,不管我们想什么,她已经走到了下一站……
很多人还记得小时候电视里的月亮姐姐,扎着马尾,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眼睛弯成月牙,每次出场都能引起一阵欢呼。“她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不少人这么说。她的原名叫王淏,父母搞艺术,从小就在少年宫学才艺。什么曲艺班、绘画班、口才班都试过,就是爱折腾。
小时候她听了一个《猴王吃西瓜》的故事,太喜欢了,拿着这个故事去参加比赛,七岁就成了“故事大王”。八岁又是全国“故事大王”,一路赢下去,坚定了走播音的路。20岁终于考进央视,开始了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日子。
不是所有人都能扛下来。她刚进去就赶上央视《七巧板》,鞠萍姐姐已经很受孩子欢迎了。王淏接手,压力山大,天天踩点学经验,熟悉道具和孩子,每天都在琢磨怎样和孩子互动,有时候深夜还得读观众来信。她慢慢有了自己的风格,“月亮姐姐”这个名字也成了标签。后来主持了《智慧树》《棒棒虎》《芝麻开门》,在少儿圈里站稳了脚跟。
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块银幕,其实银幕背后是一次次努力。月亮姐姐的节目风格温柔耐心,有网友说她把小朋友都当朋友一样看待。私生活一直低调,老公是企业家,结婚后继续干老本行,在家也是妈妈,后来出了一本书《月亮姐姐当妈妈》,把育儿经历都写在里面,也算是走出新路。
有的人说她是“人生大赢家”,事业婚姻都顺,四十多岁还很有少女感。但谁都没想过她会突然宣布转型。10月18日,月亮姐姐发视频说不再做少儿节目主持,要去幕后当工作室主理人。这件事一出来,网友集体炸开锅,评论区全是回忆和难舍。
“金龟子走了,月亮姐姐也走了,我的童年没了。”很多人评论。
月亮姐姐自己回复,“不是离开,是转岗位。”她说得很平静,还送上祝福:“凡是发生皆有利于我,人生变化要勇于接受,不论在哪,都有无限可能。不是离开,只是下一站发车,祝你们未来也更好。”
她不当少儿节目主持人了,可没有离开央视。主理工作室,专注内容,不用天天录节目,也不用担心收视率。有人说:“应该给年轻人让位置。”也有人说:“少儿频道现在太低调了,撑不住一个频道。”这些话很实际,没有谁能一直是主角。
在央视少儿频道的这些年,其实有不少主持人最后都选择了辞职或者转岗。月亮姐姐的选择,比起辞职,是在寻找新方向。有评论说:“体制内创新太难,像穿着厚衣服游泳。”思想变了,机会也变了。
“48岁的转身,不是冒险,是把27年的坚持酿成新可能。”这种说法其实挺真实的。月亮姐姐的下一站到底是什么样,只能以后慢慢看明白。
这里还有一个人在大家记忆里,那就是金龟子。她早些年主持《大风车》,陪着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后来也离开少儿频道,转型直播带货,大家一开始很不适应,但她没停下来。
这些年,传统电视里的人都在转型,电视影响力下降,互联网和短视频已经成了新的潮流。体制内的创作方法,不一定能适应新节奏和新需要。一个时代过去了,新的事情已经开始了。离开电视台,不等于结束。
月亮姐姐的经历,金龟子的选择,其实是走同样的路。有人怀念,有人遗憾,有人觉得时代太快,自己的童年一下子被甩在后面。记忆还在,现实已经变了。
据说月亮姐姐工作室后面可能还是会和少儿频道合作做节目,或者做儿童相关的教育,大家都希望继续看到她的身影。但变化是一直都有的,有些人要结束,有些人刚刚开始。
有人不愿接受,但大人物总有退场的时候,新的明星总会诞生。“适者生存”说得一点没错。
每个时代都要换新,陪伴几代人的主持人,用自己的转身,把初心留了下来。老路不会消失,内容还在,无论形式变了多少,童心没有变。
上了年纪的观众舍不得,新观众可能没什么感觉。大家看法不一样,评论也一直不断。是该给新主持人腾地方?还是老朋友更值得被珍惜?
月亮姐姐这一步,会不会影响后面的少儿节目?老观众的情怀还值钱吗?新一代的小孩会不会有新的偶像?以后的电视,谁来陪孩子成长?大家怎么看——童年记忆的结束,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来源:热闹湖泊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