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称在5月印巴空战中发现一枚“完整未引爆的”中国制造PL-15E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印或研究其并推动“阿斯特拉Mark-2”(Astra Mark-2)导弹研发。据悉,该枚PL-15E导弹或由巴战机发射,但未命中目标,坠入印旁遮普邦。分析人士称,该枚导弹被发现时
2025年10月20日 总第1074期
值日编辑:毛雅欣 曹寅聪
审核:关云逸 范家菀
执行主编:陈卓
PL-15导弹残骸。图源:欧亚时报
《欧亚时报》10月19日报道,印称在5月印巴空战中发现一枚“完整未引爆的”中国制造PL-15E超视距空对空导弹,印或研究其并推动“阿斯特拉Mark-2”(Astra Mark-2)导弹研发。据悉,该枚PL-15E导弹或由巴战机发射,但未命中目标,坠入印旁遮普邦。分析人士称,该枚导弹被发现时仍保持完整,表明其自毁装置未能启动,这是“技术盛宴”,也是“印情报界的重大胜利”,表明该导弹存在技术缺陷,尚未达到成熟武器标准。目前,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正拆解研究发现的PL-15E导弹,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产“阿斯特拉Mark-2”导弹研发。分析指出,印军在战斗中损失部分战机原因或为“低估PL-15导弹的射程与性能”,这次收获将助印更好评估中制导弹能力,并制定针对性反制措施与作战策略。此外,也有分析指出,这将使印得以完整获取其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双脉冲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信息,相关研究成果未来或赋予印空军巨大优势。有消息称,法国、日本均表示对获取PL-15导弹核心机密信息“感兴趣”,美国或“也是如此”。据悉,印“阿斯特拉Mark-2”导弹研发项目正待国防部批准,未来有望装备于苏-30MKI(Sukhoi Su-30MKI)战机与国产轻型战斗机(LCA)“光辉”机队。
NEWS
图源:WIPO
《经济时报》10月19日报道,印最大钢铁制造商金达尔西南集团(JSW)董事长萨詹·金达尔(Sajjan Jindal)指出,印制造业“微薄”研发预算恐致印高度依赖中国关键技术,敦促印政府尽快在与华敌对和贸易之间作出抉择。金达尔指出,印企近年来均重点关注产能扩张,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印研发支出仅占GDP的0.66%,远低于中国的2.4%和美国的3.5%。其中,印电车行业的核心部件电池主要依赖中日韩进口。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预测,到2030年,印本土电池产能仅能满足13%的国内需求。因此,在实现“印度制造”的终极目标前,印企或高度需求自华技术进口。对此,莫迪政府大力推进“印度制造”,重点布局电动车、智能手机、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包括企业税收减免、消费者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10月15日就印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在世贸组织向印提出磋商请求,指控印或涉嫌违反国民待遇等多项义务并构成进口替代补贴,损害中企利益。
NEWS
阿国防部长雅各布(Mullah Muhammad Yaqoob,中左)与巴国防部长阿西夫(Khawaja Muhammad Asif)在多哈谈判后握手。图源:半岛电视台
《印刷报》半岛电视台10月19日报道,巴国防部长阿西夫(Khawaja Muhammad Asif)与阿塔国防部长雅各布(Mullah Muhammad Yaqoob)率团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和平谈判,并在卡塔尔与土耳其斡旋下达成立即停火共识。此次冲突是自2021年阿塔重掌政权以来,巴阿间最为激烈的一轮暴力对抗。阿塔政府声明称,双方同意不以对方的安全部队、平民、关键基础设施为攻击目标,承诺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建立长期和平与稳定的合作机制。10月25日,两国代表团计划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后续会议,详细探讨后续方案,以确保停火可持续性,并建立可靠方式核实其执行情况。
NEWS
中国在绿色能源投资领域遥遥领先。图源:Statista
《南华早报》10月19日报道,鉴于美西方持续降低对气候的关注力度,中国、印度、巴西或有望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上引领全球气候议程。11月10-21日,COP30将在巴西贝伦市举行,计划重点关注融资机制和太阳能应用等议题,有望对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分析指出,在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且欧洲长期聚焦于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以中印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预计在COP30上掌握更多主动权。此前,资金缺口叠加对化石燃料削减缺乏约束性承诺,制约气候大会产出成果,气候治理屡遭边缘化。然而,相较美西方国家,发展中大国或更重视兼顾经济发展与脱碳进程,有望为国际气候政治提供更加立足于共同繁荣的政策选项。近年来,中印巴均出台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其中,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达6250亿美元($625 billion),已提前六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预期;印7月提前五年达成2030年50%装机电力来自非化石能源的目标;巴西则启动大规模生物燃料推广计划,并承诺向全球森林保护基金捐赠10亿美元($1 billion)。
NEWS
北阿坎德邦首席部长普什卡·达米(Pushkar Singh Dhami)。图源:ANI
《新印度快报》(The New Indian Express)10月14日报道,印北阿坎德邦政府13日批准修改《统一民法典》(UCC)实施细则,放宽尼泊尔民众、不丹民众、在印藏人与该邦居民婚姻登记门槛。据悉,该邦大部分地区民众与上述三地民众有密切社会与婚姻联系。然而,此前法规要求婚姻登记双方均须持有该邦颁发的有效印度数字身份认证系统(Aadhaar)证件,这给配偶为上述三地居民造成不便。分析指出,修改规定将有助于打破社会习俗与种姓制度障碍,减轻居民负担。据修订后的规定,若配偶一方来自上述地区,可凭有效身份证明及在印合法居留期限证明进行婚姻登记。具体而言,尼公民需有效尼公民身份证明、尼驻印使团出具的停留超过180天证明文件;不丹公民需提供有效不丹公民身份证明、不丹皇家使团出具的停留超过180天证明文件;在印藏人则需提交印外国人地区登记办公室(FRRO)签发的有效登记证明。
NEWS
图源:NDTV
新德里电视台、《经济时报》10月18日,19日报道,尼泊尔“Z世代”群体宣布成立新政党,但称在“底线”条件得到满足前不会参加尼2026年大选。“Z世代”运动领导人之一邓加纳(Miraj Dhungana)领导的组织宣布将成立新政党,旨在团结“Z世代”青年力量,但若其核心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将不会参加尼大选。据悉,该组织核心诉求有二,一是实行直接选举行政体制,二是赋予海外尼公民投票权。同时,邓加纳呼吁成立公民主导的反腐调查委员会,并制定明确的经济转型政策,强调应推动透明、反腐等议题,不让“Z世代”青年牺牲白费。他指出,尼经济长期停滞,青年大量外流,呼吁卡尔基(Sushila Karki)临时政府尽快推进复产复工、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旅游业。此外,他还表示应提振本国生产力,并开拓中印两大市场,实现经济振兴。据悉,该组织目前正征集新政党正式名称。
NEWS
2025年10月10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与阿富汗塔利班外交部长穆塔基举行会晤。图源:NDTV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10月19日发表题为《印度、塔利班与巴基斯坦:一场不安的地缘战略博弈》的评论文章认为,印对阿富汗塔利班外交政策转向务实的现实主义,印阿合作持续深化恐加剧巴安全担忧,加剧地区地缘政治博弈。作者艾什瓦里亚·索纳瓦内(Aishwaria Sonavane)系塔克沙希拉研究所的研究分析师。
冷战结束以来,阿富汗始终是印巴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第三空间”。在此背景下,印持续支持西方扶持的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而巴则长期资助塔利班叛乱势力以扩大自身地区影响力。两国围绕战略纵深展开长期竞争。
对印而言,印阿逐步接触实质系印精心策划以争夺地区战略空间。阿稳定对印“连接中亚”政策至关重要,其主导开发的伊朗恰巴哈尔港(Chabahar Port)项目系印绕过巴、通往中亚的关键通道。因此,2021年阿塔重新掌权后,印开始谨慎重启与阿塔接触。2022年,印向阿派遣“技术团队”,负责监督人道主义援助项目。2023年底,印正式允许阿塔任命官方特使,并在孟买与海得拉巴设立领事机构。此后,印阿在第三国的直接接触日益频繁。
10月10日,阿外长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赴印印外长举行代表团级会晤,对印巴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印而言,这是2021年以来印阿级别最高的官方互动,协议内容并未涉及包容性治理、少数群体保护等传统议题。相反,此次印阿协议以“战略伙伴关系”为框架,重点聚焦人道援助、经济合作和安全保障,或标志印对阿政策正在从价值观驱动转向地缘政治现实主义,或正从谨慎试探迈向更制度化的双边关系。此外,印虽尚未正式承认阿塔证券,但决定将其在阿“科技使团”升级为“大使馆”,进一步表明印“重返阿富汗”计划正稳步推进。
对巴而言,印阿友好关系深化发展恐引发巴多层担忧。政治层面,巴扶持塔利班的初衷在于防止阿出现亲印政权,而亲印的阿塔恐引发巴对“战略包围”担忧。安全层面,阿塔不愿限制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活动,后者频繁制造袭击,已引发巴方强烈不满,也是近期巴阿冲突的关键导火索。民族主义层面,印塔关系升温或进一步强化普什图民族主义情绪,弱化巴对“阿富汗兄弟国家”的叙事,也表明阿塔正寻求多元化外交合作伙伴,意在摆脱对巴历史性依赖。
本期编辑:姜心宇
本期审核:江怡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