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梯里循环播放的广告、小区里盈利的快递柜、常年爆满的地面车位……这些产生的收入到底该归谁?”这是困扰无数小区业主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小区公共收益收支不透明、被物业违规侵占的乱象,如今终于迎来了整治重拳。多地密集出台新规,给公共收益管理立下“硬规矩”,帮业主
“电梯里循环播放的广告、小区里盈利的快递柜、常年爆满的地面车位……这些产生的收入到底该归谁?”这是困扰无数小区业主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小区公共收益收支不透明、被物业违规侵占的乱象,如今终于迎来了整治重拳。多地密集出台新规,给公共收益管理立下“硬规矩”,帮业主守住属于自己的共同财富。
案例曝光:6.7万元收益被私用,物业整改退款
近日,四川隆昌市西城世家小区的业主们成功追回了一笔被“挪用”的公共收益。当地住建局在物业专项检查中发现,该小区物业公司银丰洁强物业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擅自将6.7万元小区公共收益挪作他用,未投入小区公共事务。针对这一乱象,主管部门迅速介入,当即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物业公司紧急设立公共收益专用账户,将挪用资金全额退还,并对后续收支公示、管理流程作出明确规范。
这样的违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少见。在许多小区,电梯广告投放、地面车位租赁、公共场地招商等产生的收益,都被物业公司默认为“自留地”。更让人无奈的是,不少小区因未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们面对这种情况时,既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又难以形成维权合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本该用于小区建设的“共同财富”被物业私吞。
新规发力:明确归属+强制公示,让公共收益晒在阳光下
为破解公共收益管理难题,各地纷纷出台硬核政策。2025年5月,住建部门发布重磅新规,明确将物业公司非法占有、挪用小区公共收益的行为界定为违法行为,清晰划定电梯广告、停车场运营、车位租赁等各类公共收益的归属边界,从法律层面明确其归全体业主所有。
江西省的举措更为细致全面,同年6月,该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全省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的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为公共收益管理立下“铁规矩”。《意见》要求经营管理主体建立详细的收支台账和资料档案,每半年必须在小区公告栏、业主群等显著位置进行公示,业主有权随时查询收支明细及相关合同文件。这一系列举措,让公共收益管理有章可循,也为业主监督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业主维权指南:三招守住共同财富
1. 主动查账,拒绝“糊涂账”
作为小区业主,你依法享有查询公共收益收支情况的权利。可直接向物业公司提出申请,要求其提供完整的收支台账,重点核查广告投放、车位租赁、场地招商等核心收益项目的收入情况,以及资金使用的具体去向,对不明支出及时提出质疑并要求说明。
2. 成立业委会,凝聚维权合力
业主委员会是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核心组织。若小区尚未成立,可联合其他热心业主,按照法定程序发起筹备工作。通过业委会监督物业公司的公共收益管理行为,参与制定收益分配方案,让业主的话语权真正落到实处。
3. 依法举报,借助外力维权
当发现物业公司存在非法侵占、挪用公共收益等违规行为时,及时整理好相关证据,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举报。对拒不整改的物业公司,可联合其他业主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依法追回属于全体业主的合法收益。
小区公共收益是全体业主的“共同财富”,每一分钱都应花在明处、用在实处,比如用于小区设施维修、环境改善等公共事务。随着各地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物业乱象必将得到有效遏制。你所在的小区公共收益有定期公示吗?关于维护业主权益,你还有哪些实用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物业整治新规 #小区公共收益 #业主权益保障 #民生热点解读
来源:茯苓枸杞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