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念最损元神,吕祖却称其助通神入定,秘诀在此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22:40 2

摘要: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资料来源:《吕祖全书》《道德经》《庄子》《抱朴子》等典籍

邪念最损元神,这是修道之人皆知的常理。

然而吕洞宾却曾说过一番惊世骇俗的话:邪念非但不损道行,反而能助人通神入定。

这位被后世尊为吕祖的真人,究竟掌握了怎样的玄妙秘法?

为何他的观点与千百年来的修道传统截然相反?

春日的终南山深处,云雾缭绕间隐着一座古观。

观中静室里,吕祖正在为几位道士讲解修真要义。

座下弟子个个神情专注,生怕错过半句真传。

“师父,弟子近日炼气时总有杂念纷扰。”

一位年轻道士恭敬发问,眉宇间满含困惑。

“越是想要清净,心中越是不宁,这该如何是好?”

吕祖微微一笑,目光如炬。

“你可知何为邪念?”

“弟子以为,凡是违背天道,有损德行的思虑,皆为邪念。”

年轻道士回答得颇为自信。

“那依你之见,邪念该如何处置?”

“自然是要竭力摒除,方能抱元守一,养性修真。”

吕祖摇头轻叹,起身走到窗前。

远山如黛,白云悠悠。

“世人皆以为邪念如毒蛇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却不知道法自然,万物皆有其用。”

众弟子面面相觑,不解其中玄妙。

“师父此言何意?”

“你们可曾听过’以毒攻毒’之法?”

吕祖转身看向众人,神色变得深邃。

“炼丹之时,有些剧毒之物,若是懂得化用,反能成就神丹。”

“邪念亦是如此。”

一位资深弟子忍不住问道:

“师父的意思是,邪念也能助人入定?”

“这岂不是与清净无为的道理相违?”

吕祖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庄子曾言:‘坐忘’。”

“什么是坐忘?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连’不想’这个念头也要忘掉。”

“你们一心想要清净,这个’想要清净’的念头,本身就是执着。”

“就是不清净。”

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静室的青石地面上。

吕祖重新坐下,神色变得格外庄重。

“我且问你们,当邪念生起时,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弟子会立即念诵道德经,或是观想清净之境。”

年轻道士如实回答。

“将邪念驱除。”

“错了。”

吕祖断然摇头,声音如雷霆般在静室中响起。

“你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与邪念对抗。”

“越是对抗,越是着相,邪念反而越发强烈。”

众弟子一时愕然,不知该如何应对。

“那师父以为该当如何?”

年轻道士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拒不迎。”

吕祖缓缓吐出四个字,每个字都如醍醐灌顶般清晰。

“邪念来时,不要惊慌,也不要抗拒。”

“静静观察它,就像观察天空中的云朵一样。”

“云来云去,本无实体,邪念亦然。”

众弟子若有所思,但仍有疑虑。

那位资深弟子问道:

“师父,若是不拒不迎,任由邪念在心中翻腾。”

“岂不是更加有损元神?”

吕祖起身走到一面古镜前,轻拂镜面。

“你们看这镜子,什么东西都能照见。”

“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一概不拒。”

“可镜子本身有没有被污染?”

“没有。”

众人异口同声。

“这就对了。”

吕祖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心如明镜,万念皆可照见,但心性本身永远清净。”

“问题不在于念头的内容,而在于你对念头的执着程度。”

“那师父所说的秘法,究竟是什么?”

年轻道士急切地问道,眼中满含渴望。

吕祖眼中闪过神秘的光芒,却并未立即回答。

他走到香案前,点燃一炷香。

青烟袅袅升起,在静室中缓缓弥散。

“此法非同小可,需要极深的道行才能运用。”

“我且先讲一个故事。”

静室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众弟子都屏息静听,生怕错过半个字。

吕祖的声音在烟雾中飘散,带着几分虚无缥缈的韵味:

“昔日有一位修道之人,深山苦修数十年。”

“禅定功夫已达化境,可谓是道行高深。”

“可是每当他进入最深层的入定状态时,总有一个心魔出现。”

“让他无法证果。”

“这心魔化作美艳女子,种种诱惑,无所不用其极。”

“那位真人是如何应对的?”

有弟子忍不住问道。

“起初他也是竭力抗拒,念诵真经,观想神仙。”

“用尽各种方法想要驱除心魔。”

“可是越抗拒,心魔越强大。”

“甚至连日常修行都无法进行。”

“后来呢?”

众弟子心中悬着一块石头,急切地想知道结果。

“后来他悟出一个道理。”

吕祖话音一转,忽然停住。

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弟子,神色变得异常神秘。

“这个道理,正是我要传授给你们的秘法核心。”

“只是…”

静室中的时间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吕祖的下文。

青烟还在缓缓升起,窗外传来阵阵鸟鸣。

更显得室内的安静。

“此法涉及修真至高境界,不可轻传。”

吕祖沉吟片刻,突然朗声说道。

“你们且先去炼气三日,待我观察你们的道心是否坚定。”

“再作决定。”

众弟子虽有不甘,但也不敢违逆师命。

只得各自退下,心中满怀疑问。

只有那位年轻道士大胆开口:

“师父,弟子斗胆请问。”

“那位真人后来究竟悟出了什么道理?”

吕祖深深看了他一眼,神色变得格外严肃。

“这个道理,关乎修道的根本。”

“关乎邪念与正念的本质。”

“关乎通神入定的真正秘密。”

年轻道士内心如猫抓一般,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师父,弟子愿意接受考验。”

“只求师父能传授这个秘法。”

吕祖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你的诚心我看得出来。”

“不过这个秘法,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才能掌握。”

“一旦运用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年轻道士咬咬牙,坚定地说道:

“弟子不怕,请师父传授。”

吕祖看着他,沉默良久。

外面的夕阳西下,金光透过窗棂洒进静室。

“那位真人悟出的道理,就藏在那个心魔身上。”

“而邪念助人通神入定的秘密,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吕祖却停下了话头。

他的目光变得深不可测,仿佛在考量着什么重大的决定。

这个让无数修道之人困惑不解的终极秘密,这个颠覆传统认知的修真法门,究竟会是什么?

“他没有再把心魔当作敌人,而是把它当作了老师。”

吕祖缓缓开口,这句话如雷霆般在静室中炸响。

年轻道士瞬间愣住了,眼中满含震惊。

“当作老师?”

“不错。”

吕祖点头,神色变得异常严肃。

“真正的秘法就在于此: 不是消灭邪念,而是转化邪念,借邪念之力来成就道业 。”

“师父,这…这岂不是邪道?”

年轻道士有些惊恐,声音都在颤抖。

“你错了。”

吕祖摇头,目光如炬。

“正邪本无分别,分别在人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火能烹饪,亦能焚烧。”

“关键不在于水火本身,而在于如何运用。”

吕祖走到静室中央,盘腿而坐。

示意年轻道士也坐下。

“你可知太极图的含义?”

“阴阳相抱,相互转化。”

年轻道士如实回答。

“正是如此。”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清净之中必有浊念,浊念之中亦含清净 。”

“若是一味追求纯阳,便成了偏执,反而离道更远。”

年轻道士似懂非懂:

“那具体该如何修炼?”

“第一步, 观察邪念 。”

吕祖的声音变得格外清晰。

“当邪念生起时,不要急着排斥。”

“而是要仔细观察它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你会发现,所有的邪念都源于欲望。”

“而欲望的背后是对某种缺失的恐惧。”

“第二步, 接纳邪念 。”

“告诉自己:‘好,我现在有这个念头,这很正常,我接受它的存在。’”

“就像接受天空中的云朵一样,不评判,不抗拒。”

“第三步, 转化邪念 。”

吕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神秘。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将邪念的能量转化为修道的动力 。”

“比如说,当你生起贪欲时,可以将这股强烈的渴望转向对道法的追求。”

“当你生起愤怒时,可以将这股力量转化为突破自我的精进之力。”

“这…这样真的可行吗?”

年轻道士眼中满含疑虑。

“不仅可行,而且 威力巨大 。”

吕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想想,邪念往往比正念更加强烈,更加有力。”

“如果能够善用这股力量,修行的速度会快过常人数倍。”

“可是师父,万一控制不好,岂不是会被邪念反噬?”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此法需要极深的道行。”

吕祖严肃地说。

心性不坚者,万万不可轻试 。”

“就像驯服烈马,功夫不到家就贸然尝试,只会被摔得粉身碎骨。”

年轻道士点头,若有所悟。

“那位真人后来如何了?”

“他将心魔转化为修道的助力,不到三年便证得道果。”

吕祖微笑道。

“成就真人之位。”

“心魔不再是他的敌人,而成了他最好的道友。”

“师父,您也是用这种方法修成的吗?”

“我当年也是吃了不少苦头,才悟出这个道理。”

吕祖哈哈大笑。

“道法无边,变化万千,没有固定的路径。”

“重要的是要有灵活的智慧和坚定的道心。”

说到这里,吕祖忽然收敛笑容。

变得格外严肃。

“不过有一点你必须牢记: 此法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正念基础 。”

“如果连基本的戒律都守不住,连最简单的静坐都做不好。”

“就想着转化邪念,那无异于走火入魔。”

年轻道士恭敬地行了一礼。

“师父的意思是,要先把基础打牢,再学高深的法门。”

“正是如此。”

吕祖点头。

“万丈高楼平地起,修道也是一样。”

吕祖起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几行字。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转化之道,在于智慧。勿执于法,法亦是空。道法自然,无为而成 。”

“这是我给你的修行口诀,要时时参悟。”

吕祖将纸递给年轻道士。

“记住, 真正的高手不是没有邪念的人,而是能够将一切念头都转化为道用的人 。”

夕阳西下,金光透过窗棂洒进静室。

吕祖站在窗前,背对着年轻道士。

“无论什么法门,都只是工具而已。”

“就像过河的船,到了彼岸就要舍弃。”

当你不再区分邪念和正念的时候,当你不再需要任何法门的时候,当你的心如同明镜一般,照见万物而不留痕迹的时候,那就是得道了 。”

邪念与正念,本是一体两面真正的修道者,不是要消灭黑暗,而是要学会在黑暗中点亮心灯当你掌握了这种转化的智慧,邪念便不再是障碍,而成了通往光明的阶梯

静室中重归宁静,这个关于转化邪念的秘法,就这样在师徒问答中得以传承。

‌​‌​​‌​‌​​‌‌‌‌​‌​​‌​​​​‌​​‌‌​​​‌​​‌‌​‌​‌‌​​‌‌‌​‌‌​​‌​​​‌‌​​​‌‌‌‌‌​​​‌‌‌‌‌​​​‌‌‌

来源:花梦讲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