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杀疯了,日军花2天收尸,陈赓强调:王疯子不是真的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21:37 2

摘要:这些动向,终于从缴获的日军作战地图上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图上那九个直指晋东南的箭头,明显地标示出日军欲将八路军一举消灭于辽县、榆社、武乡、襄垣地区之狂妄企图。

1938年3月的神头岭之战,堪称陈赓大将的代表作,战后让日军整整运了两天的尸体,令国内外震惊不已。

当然,日军统帅部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借以消除晋东南这块心腹之患的围攻计划正在酝酿实施。

关于日军备战的情报,通过各种渠道,雪片般地飞向129师师部。

这些动向,终于从缴获的日军作战地图上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图上那九个直指晋东南的箭头,明显地标示出日军欲将八路军一举消灭于辽县、榆社、武乡、襄垣地区之狂妄企图。

4月4日,陈赓仔细研读过日军那些信件和日记。4月5日曾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应该趁着敌人开始进入困难之际,积极动作,造成它更大的困难,破坏其进攻我之计划,以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4月7日,刘伯承、徐向前也草拟了一个先发制人的作战设想。提出抓紧破坏平汉、正太、同蒲及白晋等日军运输线,以迟滞其围攻,同时,加强做向敌人包围圈外的游击,歼击其人马,缴获其物资。

4月13日,由长治北犯之日军108师团步骑兵六千余人,分一路向抗日根据地实施围攻;一路以105联队为主,经襄垣向辽县进犯;一路以117联队为主,经沁县向武乡进犯。13日,两路分别攻陷辽县、武乡两城。但由于四处一片空野,又遭游击队的不断打击,这两股日军已陷入饥饿、疲惫的困境。

4月13日,侵占武乡之117联队向榆社开进,但所得到的又是一座空城,便被迫原路返回。这往返一百五十余里的路程,使无处寻觅饭吃水喝、饥肠辘辘之日军,恼怒得竟于15日黄昏穷凶极恶地纵火烧毁了武乡城,然后沿漳河奔襄垣而去。

15日晚,129师指挥所彻夜灯火闪亮。

“武乡之敌并不是因为打败仗才撤走的;而是找不到吃喝,非走不可!”邓小平分析道。

“鬼子辎重骡马多,而且又不习惯夜间行动。何况他们现在并不知道我们离他们只有三十多里路,加上背的‘包袱’大,还有牛车,是走不快的。只要我们轻装隐蔽跟进,天亮就可以追上!”徐向前说。

“追!”刘伯承下了决心。

晚10时,刘伯承用电话首先向陈赓下达了追击令:“115师的689团归你指挥,同772团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追击敌人。771团为右纵队,沿着南岸追。769团为后续部队,沿武乡至襄垣大道跟进。”

这时,已率386旅进至武乡西北红土垴一带集结待命的陈赓,立即部署,16日2时在东村完成编队,开始沿浊漳河两岸追击。由于通信联络中断,689和769团接受和执行命令约推迟了五个小时,大大地增加了陈赓旅的负担。

陈赓率772团在先,经武乡城、小河、黄红坡到达南窑科,发现巩家垴有三四百日军,似为敌之左侧卫部队。便令772团之第一、第三两营分别于上下牛家庄隐蔽集结,以第二营向巩家垴以北迂回。但第二营刚进至巩家垴以北,日军却不战而向马庄、长乐村溃退。

这时,恰得侦察报告,谓日军之大部已过长乐村,但其辎重尚在白草延附近,马庄仅为其少数后卫部队。据此情况,陈赓为不失战机,虽689团未到,少了一半的力量,仍果断决定施行突击。

他沉着地指挥叶成焕和王近山带领772团沿山谷小道隐蔽向白草延至长乐村的大道进逼。1营经田庄向型庄,2营经崔家庄向李庄,迅速占领了浊漳河北岸之高地。

当日军117柏畸延二郎联队出现在大道上,陈赓一声令下772团的全部火器突然怒吼,子弹、炮弹、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趁其大乱,陈赓及时下达了冲锋号令。霎时,叶成焕和王近山带着战士们如离弦之箭,从山头上、山谷里射将出来,特务连的战士更是不得了,就像演武侠片一样,竟从两丈多高的绝壁上飞腾而下,与敌人展开肉搏,长乐村之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随着战斗越打越激烈,王近山杀红了眼,带着772团进入了杀疯了状态,枪枪见血,拳拳到肉,吓得日军双腿直打颤。

此时,771团亦经南王家垴、马汉脚村赶到浊漳河南岸之马汉脚一带。陈赓立即命其迅速占领张庄、西岭村、窑头以北高地,与772团形成相对火力,一下子将敌切为数段,致其人马辎重顿陷河滩隘路,死伤激增至一千数百之多,仓皇避入房屋、窑洞之一部,亦尽成瓮中之鳖。

已过长乐村的一千多日军闻讯后急返救援,集中火力向戴家垴猛攻。负责戴家垴阵地之689团尚在途中。戴家垴若不保,则严重威胁着已进抵武乡县城之129师师部的安全,值此紧急时刻,陈赓立刻调772团第十连前去担任阻击。敌人十倍于自己,第十连的勇士们浴血奋战四个多小时,直至全部壮烈牺牲。后幸得689团疾驰而至,在陈赓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投入战斗,经过7次冲锋,终于将敌人击溃,夺回了戴家垴阵地,保证了师指挥部的安全。

15时,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情况:按预定协议,负责蟠龙打援的国民党曾万钟部,当日军105工藤镇孝联队从辽经蟠龙实施救援时,竟一枪未放,让其顺利通过。使日军得以会合长乐村之敌,构成三千余人的强大阵势,分两路向689和772团阵地施行疯狂的反击。“此时炮轰如雨,战斗之实惨烈为抗战以来所罕见。”

但日军向772团数次的反复冲锋,均遭有组织之火力射杀,双方伤亡都较重。为了避免过大的牺牲,陈赓下令主动向巩家垴撤退,以寻求新的战机。

长乐村一战,根据精确统计,共毙伤日军二千二百余人,毙战马五百余匹。战后,日军又花了两天时间来收尸。

此战的意义也十分重大,使日军108师团104旅团元气大丧,是迫使进攻晋东南根据地九路日军全线溃退的转折点。

此次九路围攻的主犯,是曾获得日本大本营勋章的104旅团长苫米地,长乐村一战,陈赓直接将这个不可一世的“皇军猛将”给打趴下了,等待他的不再是勋章,而是日本大本营的板子了!

陈赓直接指挥的这次长乐村战斗,以其新的特色为抗日战争史增添了夺目的光辉。

同陈赓在前期指挥的那几次成功的伏击相较,长乐村之战的特点,不是预先占据有利的地形以逸待劳,而是在大踏步的运动中追歼敌人。这样,情况的变化将更加难以预测。打这样的仗,不仅要求部队具有快速、敏捷、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更要求指挥员善于面对瞬息万变的敌情,作出的判断,不失时机地以果敢的抉择和行动去克敌制胜。在此之前,鉴于交战双方力量过于悬殊,特别是人员和装备均处于绝对劣势之八路军来说,这种打法尚属罕见。长乐村追歼战的成功,为八路军施行较大规模的运动歼击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陈赓认为:“这次战斗的意义:一是给所谓大举讨伐之敌以严重的打击,使它知道中国军队是不容易对付的,特别是我们八路军其勇无比,乃抗战的中坚。二是这次战斗中,敌人虽以精良的武器和优势的兵力对我,但我们在这样猛烈火力的射击下,仍是铁一般的坚强。这更增加了我们胜利的信心,说明八路军是无敌的军队。”

陈赓在战后总结时,还特别夸赞了王近山,十分欣赏他在战斗时用几乎疯狂的勇气带领战士们冲锋,重创了日军。他强调王近山的这种“疯狂”是一种必要的战斗激情,而不是盲目地冲突,不是真的在发疯。

对于这个胜仗,陈赓仍抱憾于胸,他说:“如果这次战斗若有曾万钟的配合,那么苫米地旅团无疑是可以歼灭殆尽的。未将该旅团全歼是最可惜与最不幸的一件事。”

另一件事使陈赓“痛心之极”致“无法睡觉”的事,是772团团长叶成焕不幸在战斗中负重伤终致英勇牺牲。

叶成焕虽年仅二十五岁,但已具有较好的指挥才能,每次完成任务都很出色,实为陈赓的得力助手,亦得刘伯承之器重。战前,他因肺病严重,已经三天没有很好好进食了。陈赓力劝他离队去治疗和休养一个时期,他却表示:“还是打完这一仗再说吧!”未料就在战斗接近尾声,他指挥部队撤离时头部中弹。虽经急救,但回天无术,壮烈牺牲。

这是陈赓第一次痛失爱将。

来源:33年老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