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九洲集团研发的 X 波段相控阵三坐标雷达首次公开亮相,这款针对城市复杂环境设计的雷达,可实现对无人机、巡航导弹等低空小目标的秒级探测与跟踪,分辨率达 0.3 米,其多阵面协同技术能在强杂波背景下精准区分空、地目标,已通过实战化测试,更可与 “低空卫士” 激
据天津航展现场报道,四川九洲集团研发的 X 波段相控阵三坐标雷达首次公开亮相,这款针对城市复杂环境设计的雷达,可实现对无人机、巡航导弹等低空小目标的秒级探测与跟踪,分辨率达 0.3 米,其多阵面协同技术能在强杂波背景下精准区分空、地目标,已通过实战化测试,更可与 “低空卫士” 激光拦截系统联动,构建 “探测 - 识别 - 打击” 一体化反无人机体系。
在全球低空威胁愈演愈烈的今天,这款装备的亮相绝非偶然,而是中国应对现代战争形态变革的精准回应。
当前全球低空安全正陷入 “看得见的威胁越来越小,看不见的风险越来越大” 的困境。俄乌冲突中,双方日均投入数百架次无人机,从消费级改装的 “巡飞弹” 到专业侦察机型,凭借 10 米以下的低空飞行高度、不足 0.1 平方米的雷达反射面积,屡屡突破传统防空网,摧毁大量坦克和基础设施。
美国国防部去年推出的 “复制者 2.0” 计划,更是将反小型无人机列为重点领域,印证了低空小目标已成为各国防空的共同软肋——大家都知道美国海岸X波段雷达在大型平台上,在海里拉着着,光雷达就几千吨重,如果算上平台重量超过2万吨,美国军方自己都说,中家伙太笨重了,还不是特别灵敏,迟早淘汰这玩儿。
更严峻的是,巡航导弹的低空突防技术持续升级,部分型号可贴地飞行规避探测,而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电磁信号则为这些目标提供了天然 “隐身衣”,传统雷达要么反应迟缓,要么误判率居高不下。
从科学原理来看,九洲这款雷达的核心突破在于对 X 波段优势的极致发挥与相控阵技术的创新应用。X 波段波长介于 3 至 10 厘米之间,就像一把精准的 “电子刻刀”,0.3 米的分辨率意味着能清晰识别无人机的螺旋桨数量,这比美国 AN/MPQ-64 “哨兵” 雷达 1 米左右的分辨率提升显著。
其秒级探测能力则源于相控阵天线的电子扫描技术 —— 数千个微型天线单元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精准控制相位,波束切换速度比机械扫描雷达快数百倍,相当于同时用数千个 “望远镜” 覆盖监控区域。
更关键的是多阵面协同技术,通过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算法,将不同角度接收的信号与时间维度数据融合,能在城市强杂波环境中实现 40 分贝的杂波抑制比,彻底解决了 “分不清飞鸟与无人机” 的行业难题。
#烽火瞭望团#
这款雷达的诞生,是中国军民融合战略与电子工业突破的双重成果。九洲集团作为国家 “一五” 重点工程,历经从单一军工到军民融合的转型,将民用广播电视天线的高精度制造技术、北斗导航的信号处理算法,成功转化为军用雷达的核心能力。
国产氮化镓器件的成熟为其提供了硬件支撑 —— 相比传统砷化镓材料,氮化镓功率密度提升 10 倍,让雷达 T/R 组件实现微型化,既保证了多阵面设计的可行性,又降低了散热压力。通过组建包含 58 家单位的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九洲整合了高校的算法研究、企业的芯片制造等资源,这种 “产学研用” 一体化模式,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化仅用了短短数年。
与国际同类装备相比,九洲雷达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对城市环境的深度适配。波兰的 FIELDctrl ADVANCE 雷达虽能识别 0.01 平方米的微型目标,但单阵面设计在高楼遮挡时易出现探测盲区;俄罗斯 “牛蒡” 雷达虽可跟踪上百个目标,却缺乏与拦截系统的无缝联动。
九洲雷达通过多阵面布局实现 360 度无死角覆盖,搭配恒虚警率(CFAR)检测技术,在城市电磁干扰环境中虚警概率控制在 10⁻⁶以下。更关键的是其 “探测 - 打击” 联动能力,与 “低空卫士” 激光系统配合时,从发现目标到拦截成功的总响应时间不超过 4 秒,这比美国 MADIS 防空系统的响应速度快近一倍,且单次拦截成本仅为导弹的百分之一。
从战争形态演进视角看,这款雷达标志着防空作战正从 “区域防御” 向 “精准点防” 转型。现代城市防空已不再是拦截高空高速战机,而是应对 “低空、低速、小目标” 的不对称威胁 —— 一架成本几千元的消费级无人机,就能对核电站、交通枢纽等关键设施造成重大损失。
九洲雷达构建的一体化体系,通过雷达的精准探测、AI 的智能识别、激光的高效拦截,形成了闭环防御。这种模式完美适配现代 “非接触战争” 需求,既可以部署在国内城市核心区,也能应对海外部署中的安保需求,填补了传统防空体系的低空空白。
在国际战略层面,这款雷达的亮相彰显了中国国防科技的 “非对称优势”。当美国仍在为 F-35 战机的氮化镓雷达换装拖延发愁时,中国已实现从机载到地面雷达的全域氮化镓应用;当欧洲多国还在依赖单一探测装备时,中国已形成体系化防控能力。
九洲雷达的技术路径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其军民融合模式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未来,随着技术输出,这款装备有望成为全球低空安全治理的 “中国方案”,既提升中国国防装备的国际话语权,也为应对无人机扩散带来的全球安全挑战提供新路径。
从航展的实战化测试到未来的规模化应用,九洲 X 波段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轨迹,清晰展现了中国国防科技 “需求牵引、创新驱动、体系支撑” 的发展逻辑。
英国防务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形势下,只有精准把握战争形态变革,将技术突破转化为体系优势,才能真正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这款城市低空 “鹰眼” 的出世,无疑将在全球防空领域掀起一场技术与理念的双重革命。
来源:欧罗风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