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是导致艾滋病(AIDS)的第二种类型病毒,于1986年从西非感染者体内分离。尽管其全球流行性远低于HIV-1,但HIV-2在西非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并通过移民和国际流动已扩散至欧洲、亚洲乃至中国。与HIV-1相比,HIV-2具有
撰文:paperplaneTH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是导致艾滋病(AIDS)的第二种类型病毒,于1986年从西非感染者体内分离。尽管其全球流行性远低于HIV-1,但HIV-2在西非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并通过移民和国际流动已扩散至欧洲、亚洲乃至中国。与HIV-1相比,HIV-2具有显著的病毒学和临床致病差异,包括更长的无症状期、更低的病毒载量和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天然耐药性。这些特性对现有的诊断策略和治疗管理提出了独特的挑战,凸显了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和制定管理方案的必要性。
”
HIV-2的发现与流行病学特征
1. 发现历史与地理分布
HIV-2于1986年首次从西非HIV感染者的样本中分离出来。其起源被认为与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有关,特别是与西非黑猩猩和白顶白眉猴体内的SIV具有高度相似性。
* 主要流行区域: HIV-2主要集中在西非国家,如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呈局部区域性流行。
* 全球扩散: 随着人口流动和国际交往的增加,HIV-2感染已陆续在西非以外的地区被报道,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与西非有历史联系的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和中国。
* 中国病例情况: 中国的首例 HIV-2感染者于1998年报告(为科特迪瓦回国人员),随后多地有输入性病例及本土感染报告,提示 HIV-2 已构成中国艾滋病防控中的一项输入性风险。
2. 病毒特性与基因差异
HIV-2在超微结构和细胞嗜性上与HIV-1相似,但在基因组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 同源性低: HIV-2 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 HIV-1 相比仅有 40% ~50%相似性,但与某些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相似性高达75%。
* 辅助基因差异: HIV-2没有 VPU基因(HIV-1所特有,影响病毒释放),而是拥有一个独特的 VPX 基因。VPX基因的功能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被认为与病毒的复制和逃逸宿主免疫反应有关。
致病特点:低致病率与漫长无症状期
HIV-2的临床病程通常比HIV-1温和且缓慢,其致病特点主要体现为:
* 致病率低,病程缓慢: HIV-2的致病率显著低于 HIV-1,感染后的无症状期(或潜伏期)比 HIV-1 更长。这种较慢的疾病进展与其病毒载量较低有关。
* 终身不发展为AIDS: 部分 HIV-2 感染者可能终身不会发展为艾滋病(AIDS),仅维持在一个病毒低水平控制的稳定状态。
* 晚期临床表现相似: 然而,一旦进入疾病晚期,HIV-2感染者也具有与HIV-1相似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风险,提示免疫缺陷的本质是相同的。
* 传染性较低: HIV-2 在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中的传染效率低于 HIV-1,这也是其流行范围受限的原因之一。
治疗与检测的特殊挑战
HIV-2与HIV-1在管理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独特的药物耐药性和诊断难度,这是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部门面临的关键挑战。
1. 药物耐药性与治疗选择受限
HIV-2 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具有天然的耐药性。
* 禁忌药物: 奈韦拉平(Nevirapine)、依非韦仑(Efavirenz)等所有NNRTI药物均不能用于 HIV-2 的治疗,因为HIV-2反转录酶的固有结构使其对这类药物不敏感。
* 治疗方案: 适用于 HIV-2的治疗药物主要集中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整合酶抑制剂(INSTI)。目前,尚缺乏针对 HIV-2 的系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和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数据。
* 管理挑战: 由于病程缓慢,HIV-2感染者的最佳治疗启动时机仍未有统一的共识,且缺乏系统的病例随访和管理方案。
2. 诊断与检测的漏检风险
* 常规检测的局限性: 市场上的常规HIV检测(尤其是快速检测)大多主要针对HIV-1 ,可能因病毒抗原和抗体交叉反应不足而漏检 HIV-2感染。
* 鉴别诊断: 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需要使用能够同时检测 HIV-1和 HIV-2 抗体,并能进行**鉴别诊断(Differentiation Immunoassays)**的专门试剂盒。对于高危人群或来自西非的患者,必须警惕 HIV-2 感染的可能性。
* 病毒载量检测:HIV- 感染者的血浆病毒载量通常很低,现有的商业化 HIV-1 RNA 检测方法不能用于 HIV-2的监测,需要使用专门的 HIV-2 RNA检测方法。
结论
HIV-2是一种具有独特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和药物耐药特性的 HIV类型。尽管其全球范围内的感染人数远低于 HIV-,但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局限性,使得临床诊断和管理复杂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地方性流行区必须提高对 HIV-2的认识和警惕性,加强监测系统,并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完善 HIV-2 的专门化诊疗和管理指南,以应对这一“被忽视的威胁”。
文章标题:Neglected threat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pathogenicity and treatment specificity of HIV-2 virus.
关注「纸飞机说HIV」,抗病毒不迷路来源:纸飞机HIV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