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金融再爆雷股市跌停,但中国资金依旧大举涌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16:57 1

摘要:胡志明指数暴跌5.47%,VN30指数下跌5.38%,150只个股跌停,市场情绪一度陷入恐慌。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蔡文机|资深媒体人

2025年10月20日,越南股市经历了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胡志明指数暴跌5.47%,VN30指数下跌5.38%,150只个股跌停,市场情绪一度陷入恐慌。

直接诱因是一份由越南政府监察总署发布的调查报告。

报告披露,多家大型银行与房地产公司在公司债发行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触及资金挪用、信披造假、本息逾期支付等问题。

表面上,这是一场金融监管风暴引发的股灾,但其背后却揭示了越南经济的另一面:高速增长下的资本错配,以及正在被迫完成的出清。

监管风暴引发的股灾

根据监察总署的报告,越南第二大上市房地产公司 Novaland集团 被指控通过发行1.5万亿越南盾企业债,将资金经多层关联公司输送至旗下Nova Homes使用。

监管机构认定,Novaland及其三家子公司在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上存在多项违规行为,两起案件已被移交公安部进一步调查。

不仅如此,与Novaland有关的20家发债主体中,截至2023年中,仍有近16.9万亿越南盾债券未偿还,多家公司已出现本息逾期。

与此同时,军事银行(MB)、亚洲商业银行(ACB)等三家主要商业银行被发现将数万亿越南盾债券资金用于短期贷款,违反资金使用和信息披露规定。

市场的反应迅速而猛烈。

Novaland宣布无法履行可转债支付义务,成为导火索。

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蔓延至地产、银行和证券三大板块。至收盘,越南股市跌幅超过5.5%,仅次于4月因关税消息导致的暴跌。

这一幕,似曾相识。

自2022年越南房地产女首富张美兰因金融欺诈被捕以来,越南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屡次暴露。

房地产企业通过银行体系融资、挪用债券资金的模式,曾支撑越南过去十年的地产繁荣,如今正在被系统性清理。

金融积弊的“系统性清算”

越南的公司债市场在过去十年中膨胀迅速。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越南公司债余额已超过45万亿越南盾,相当于GDP的12%。

其中近一半与房地产相关。

债券发行主体普遍杠杆高、透明度低,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风险便迅速暴露。

Novaland的暴雷并非个案。GreenWich、BNP Global等多家关联公司均出现债务逾期,仅这两家公司未偿还的本息合计已超过3万亿越南盾。

监管部门还发现部分债券资金被以“定金”形式长期占用,实质上成为了地产企业的隐性融资。

银行体系的问题同样严重。

ACB和MB等银行在募资后将部分资金并入一般业务资本,再转向短期贷款。

形式上合规,实则违背募集说明。

这种“内部循环”的债务结构使资金空转风险积聚,也使市场极度依赖房企信用。

可以说,本次暴雷并非单一企业的违规,而是越南金融体系在高速扩张之后的结构性调整。

正如一位越南证券分析师所言:“过去十年,越南企业借债太容易了,监管风暴迟早会来。”

国际资本为何仍看好

尽管股市暴跌,外资并未大规模撤离。

相反,新加坡、中国、瑞典、日本等国资本仍在持续布局越南。

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注册资金261.4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实际到位资金达154亿美元,创五年来新高。

其中制造业占比超过八成。

新加坡是最大投资来源国,投资额30.6亿美元,占比27.8%;中国以26.5亿美元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资本在越南的投资增速在东盟国家中最快,主要集中于电子制造、包装印刷与农产品加工。

国际资本的逻辑在于:金融风险短期扰动,但越南的产业逻辑并未改变。

过去十年,越南经济年均增速接近7%,是东南亚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024年GDP增长7.09%,2025年计划上调至8%。

地缘政治更是关键因素。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越南已成为全球供应链再分配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苹果、三星、LG、富士康等制造巨头均在扩大越南产能。

对比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越南具备更低的人力成本、更稳定的汇率政策以及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

因此,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反而被部分机构视为利好。

香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越南的金融清理是健康的阵痛,而不是危机。出清越彻底,未来增长越稳健。”

出清之后的增长逻辑

事实上,越南金融体系的波动并未改变其经济结构的改善趋势。

外贸与制造业的持续扩张,正在成为越南经济的新支柱。

据越南财政部统计,2025年前8个月,越南进出口总额增长12%,贸易顺差达300亿美元。

加工制造业FDI利用额达125.7亿美元,占比超过80%。

在数字贸易和电商领域,越南市场规模已达25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20%,位居东南亚前三。

数字化和产业升级也在重塑越南的制造业形态。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越南制造”商品全球询盘量在鞋类、包装印刷、农产品等领域大幅增长。

跨境电商让越南中小企业直接触达国际市场。

典型企业如SUKAVINA、V.KAUS等,通过数字平台实现出口业务倍增,单月出口额突破50万美元。

越南工贸部则正在推动国家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在2030年前将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提升至630亿美元。

在宏观层面,越南政府正试图在“增长”与“稳健”之间寻求平衡。

一方面强化金融监管,整顿债券市场;另一方面,继续放宽外资准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正如投资部部长阮志勇所言:“越南需要一个更健康的资本市场,为制造业和创新产业提供长期资金。”

越南的阵痛与机会

越南股市的暴跌,是一次金融秩序的再校准,也是经济转型的必经阶段。

过去十年,越南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在信贷扩张和地产繁荣之上;未来十年,则必须依靠产业升级与制度优化。

对于国际资本而言,短期波动并不改变长期趋势。

金融市场的“爆雷”,从某种意义上,是越南经济从“高杠杆增长”走向“结构性健康”的标志。

资本的本能是逐利。

只要越南仍是东南亚制造与外贸体系的关键节点,只要其政治环境保持稳定,金融风暴后的越南,仍将是区域最具潜力的增长市场之一。

来源:诗与星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