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我复员去国营厂保卫科工作,一次巡逻经历,改变了我命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01:37 2

摘要:说起这事儿得从1986年秋天说起。我从部队复员回来,本想回家乡务农,没想到托了老乡关系,被分配到了省城的国营厂保卫科当保安。刚来那会儿,我那瘦小的身板儿在这群膀大腰圆的退伍老兵中间显得格外突兀。特别是科长老赵,看我的眼神总带着几分怀疑,好像我随时会被风吹走似的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谁说瘦子不行的?你看这小子,一拳能放倒壮汉!"我还没来得及回话,几个老兵就哄笑起来。远处传来厂区警铃声,所有人脸色都变了——那是我命运转折的开始。

说起这事儿得从1986年秋天说起。我从部队复员回来,本想回家乡务农,没想到托了老乡关系,被分配到了省城的国营厂保卫科当保安。刚来那会儿,我那瘦小的身板儿在这群膀大腰圆的退伍老兵中间显得格外突兀。特别是科长老赵,看我的眼神总带着几分怀疑,好像我随时会被风吹走似的。

那时候住的是厂里分的集体宿舍,四人一间,都是保卫科的同事。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洗漱完毕就去食堂吃饭,一碗稀饭配两个馒头,偶尔能加个咸菜。吃完饭,六点半准时到岗,换上那身洗得发白的灰蓝色工作服,挺直腰板儿站岗。

保卫科的活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每天早晚点名,轮班值岗,查工人出入证,还有晚上最关键的全厂区巡逻。我复员前在部队是文书,基本没干过体力活,一开始真有点不适应。特别是夜班巡逻,一个人提着马灯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厂区,那空旷的车间发出的金属回音,总让我背脊发凉。

"小徐,你别看你瘦,可咱科里的活儿都得干,厂里一年到头少不了丢东西的事儿,咱保卫科的脸面就全靠你们这些巡夜的了!"老赵拍着我肩膀语重心长。那时候厂里条件好,不少工人想方设法往外偷零件、工具,卖给小作坊赚外快。保卫科就是厂里的"眼睛",负责守住这些"门缝"。

记得每次夜班结束,我都会在东门外的早点摊上买碗热腾腾的豆浆和一个油条,那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本地人,说话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小伙子,又是夜班啊?来,多放点糖,暖暖身子。"这样的小温暖,总能冲淡夜班的疲惫。

厂区周围是老旧的工人住宅区,砖红色的六层楼房一排排整齐地立着。每天早上,能看见工人们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地进厂,铃声此起彼伏,像是一支庞大的自行车交响乐。有时我值完夜班,就坐在厂门口看这熟悉的一幕,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

记得那是10月底的一个星期四,天气已经转凉,我裹着军大衣值晚班。凌晨两点多,我按规定路线走到了仓库区。就在经过三号仓库时,我隐约听到里面有动静。按理说这时候仓库应该锁着,不会有人。我壮着胆子靠近,借着月光,发现仓库的小侧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光。

我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是回去叫人,可转念一想,等我跑回值班室,小偷早就得手跑了。犹豫片刻,我悄悄推开门。借着微弱的光线,我看到两个黑影正在捣鼓一台机床的零部件。

"站住!干什么呢?"我声音尽量放粗,手里的电筒直直照过去。

两个人影一惊,其中一个提着工具袋就往外冲。就在他从我身边经过时,我伸出脚一绊,那人一个趔趄摔在地上。另一个高个子看见同伙被逮,急了,操起扳手就朝我砸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部队练的搏击本能反应上来了。我侧身一闪,扳手擦着我耳朵过去,跟着我一把抓住他手腕,顺势一个过肩摔,那高个子哎哟一声重重摔在地上。我赶紧拿出哨子使劲吹,同时死死按住两人。

很快,值班室的同事听到哨声赶来。打开灯一看,我正坐在两个人身上,那两人鼻青脸肿躺在地上动弹不得。更让我惊讶的是,其中一个竟然是机修车间的老张,另一个是他车间的徒弟。

"好小子!没看出来啊!"老赵闻讯赶来,拍着我的肩膀连连称赞。那晚上,我们通知了公安,老张和他徒弟被抓了起来。查清后发现,他们已经偷了厂里不少设备零件,价值几千块钱,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

这事后没几天,我被厂长叫去办公室。进门就看见一个穿警服的中年人坐在那里。我心里一紧,不会是出什么岔子了吧?

"小徐啊,这是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的韩队长,专门来找你的。"厂长笑呵呵地介绍。

韩队长上下打量我几眼:"小伙子,听说你一个人制服了两个偷东西的?身手不错嘛!咱公安局正缺你这样的人才,有没有兴趣来公安局工作?"

我愣住了,没想到这事儿会有这样的转机。当兵时我就想考公安,但因为身高差了两厘米没被选上,没想到歪打正着又有了机会。

回到宿舍,我跟同屋的老王商量这事。老王是个老实人,在厂里干了十多年了。他坐在床边,一边缝补裤子一边说:"小徐,这可是好机会啊!咱厂保卫科再好,也比不上公安局啊。你要是去了,以后穿上警服,那多神气!"

我爹是个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接到我电话时,先是一阵沉默,然后说:"儿啊,做啥都好,只要踏实,爹娘就放心。只是别忘了,当警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可不是光图个威风。"爹的话虽然朴实,却一直印在我心里。

就这样,我从厂里的保安,转眼成了真正的人民警察。在公安局,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尽管刚开始只是个普通民警,但我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白天学法律知识,晚上练体能,很快就在队里站稳了脚跟。

我记得第一次穿上警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回家探亲时,邻居们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公安局的事。村里老支书还特意宴请了我,那顿饭吃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小徐啊,从咱村出去当警察的,你可是头一个!"老支书举着酒杯,满脸红光,"你可得给咱村争口气!"

三年后,我被调到刑侦队。那时候社会治安复杂,经济转型期间各种案件层出不穷。记得有次我们接到线报,说市郊一个废弃厂房有人贩毒。我和几个同事埋伏了一整夜,成功抓获了一个贩毒团伙,缴获海洛因半公斤。这一仗打得漂亮,我也因此立了二等功。

工作虽然忙碌,但也有温暖的时刻。记得有个雨夜,我值班时遇到一个迷路的小女孩,浑身湿透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给她倒了热水,又从食堂买了包子给她吃。等找到她家人时,那小姑娘竟然不愿意走,拉着我的手说:"叔叔,我长大也要当警察!"

九十年代初,我参与侦破了一起震惊全省的系列抢劫案,成功抓获了潜逃两年的主犯。案子结束后,局里提拔我做了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韩队长——现在已经是韩局长了,亲自给我颁发了任命书。他笑着说:"小徐,还记得当年在厂保卫科抓小偷吗?看看你现在,真是出息了!"

是啊,谁能想到,一次普通的夜间巡逻,竟然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那晚我选择回去叫人,而不是独自面对,也许我现在还是个普通的厂保安,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人生的转折点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结婚后,我和妻子住在单位分的两居室里,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妻子是医院的护士,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负责抓坏人,她负责救好人,算是功德圆满了。邻居们都是同事,每到周末,大家就在院子里摆几张桌子,一起包饺子、打牌,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生活中也有不如意的时候。记得女儿刚上小学那会儿,因为我工作忙,经常顾不上接送,有次开家长会我又没去。女儿回来就闷在屋里不说话。妻子劝了半天没用,最后是我蹲在她床前,给她讲我当年在厂保卫科巡夜的故事,她才破涕为笑。从那以后,不管多忙,我都尽量抽时间陪女儿。

2000年,我已经是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了。一次老战友聚会,我又见到了当年保卫科的老赵。他早已退休在家,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

"老赵,那会儿你怎么想到让我一个瘦猴去巡夜的?"酒过三巡,我忍不住问道。

老赵哈哈大笑:"你以为我真看不起你啊?其实当年你刚来,我就看出你身上有股劲儿。部队里练过,眼神犀利,反应快。那些膀大腰圆的反而容易疏忽大意。我就是想给你个机会证明自己!"

我一时语塞,端起酒杯:"老赵,我敬你一杯,谢谢你当年的信任。"

聚会结束,我和老赵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夜色中,路边的梧桐树影婆娑,偶尔有自行车铃声从远处传来。老赵突然停下脚步,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我。

"这是啥?"我接过来一看,竟是当年保卫科的值班记录本。

"我留着这个好多年了,一直想找机会给你看看。"老赵翻开某一页,指着上面的字迹,"你看,这是你第一天值班时我写的评语。"

昏黄的路灯下,我努力辨认那已经发黄的纸页:'新来的小徐,看着瘦弱,但眼神坚定,做事认真,应该能成大器。'

我心头一热,没想到老赵当年就这样看重我。这本旧记录本,见证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比任何贵重礼物都珍贵。

往事如烟,三十多年转眼就过去了。现在我已经退休,偶尔去老厂区走走,那里早已不是国营厂了,变成了商业区,高楼林立。每当走过当年的三号仓库位置,我都会驻足回望,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命运转折的夜晚。

退休后,我在小区里参加了老年志愿巡逻队,和一群退休的老同志一起维护小区安全。每天早上六点,我们准时在小区门口集合,戴上红袖章,开始一天的巡逻。虽然不再穿警服,但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未改变。

小区里的年轻人都很尊敬我们这些"红袖章"。有次一个小伙子被我们抓住在楼道乱扔垃圾,一开始还不服气,知道我们都是退休警察后,立马认错改正。后来这小伙子还主动加入了我们的志愿队,说要向我们这些老同志学习。

经历过的人都明白,命运的转变往往始于一个不经意的选择。我常跟年轻人说,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尽心尽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会有什么机遇在等着你。就像我,一个普通的夜间巡逻,竟然开启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有时我也会想,如果当年没去国营厂当保安,或者那晚没有发现小偷,我的人生会怎样?可能会像大多数复员战士一样,回到家乡种地,或者在某个单位平平淡淡干到退休。但命运就是这样奇妙,它总在不经意间为你打开一扇门。

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从未辜负这个机会。从普通民警到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一路走来,我参与侦破了大大小小上百起案件,为社会安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每次回想起那些日子,虽然辛苦,但都是值得的。

退休后,我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周末带着孙子去公园玩,教他踢毽子、放风筝;和老伴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晚饭后和邻居们在小区的树荫下拉家常,聊聊子女、聊聊社区新鲜事。这种平凡的日子,反而让我感到无比充实。

我家客厅墙上挂着一张老照片,是我刚进公安局时拍的。照片里的我,穿着笔挺的警服,年轻的脸上写满了自豪和憧憬。孙子常常指着照片问我:"爷爷,你当年真的那么瘦啊?怎么能抓坏人呢?"

每当这时,我就会笑着揉揉他的小脑袋:"力量不在于身材,而在于这里和这里。"我指了指头脑和心脏,"爷爷当年因为一次巡逻,改变了一生。你要记住,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件小事会改变你的人生。"

退休后,我偶尔会受邀去警校给学生们讲课。我总是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即使是看似平凡的工作,也可能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关键是你要有准备,当机会来临时,能够抓住它。"

如今,我的儿子也加入了公安队伍,成了一名网络安全警察。家里的警察血脉得以延续,这让我感到欣慰。每当看到他穿着警服的样子,我就想起自己当年从保卫科走出来的情景,恍如昨日。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一次普通的巡逻,竟然开启了我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的齿轮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动,把你带到一个你从未想象过的方向。而我,很庆幸自己当年做出了那个选择,勇敢面对,从而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成就的道路。

人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说的是,机会也会留给那些敢于面对挑战的人。就像那个秋夜,当我选择独自推开仓库的门,我的人生,也随之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