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早出门的山东人想必都被"冻透了"。10月20日,这场从上周就盘踞齐鲁大地的大风降温,正以"晴冷双杀"的姿态迎来关键节点。更揪心的是,小麦晚播已成定局,老辈人说的"早霜降冻死牛"要应验了吗?
今早出门的山东人想必都被"冻透了"。10月20日,这场从上周就盘踞齐鲁大地的大风降温,正以"晴冷双杀"的姿态迎来关键节点。更揪心的是,小麦晚播已成定局,老辈人说的"早霜降冻死牛"要应验了吗?
全省今天晴间多云,气温方面呈现鲜明的"南北两重天":鲁中山区(济南、泰安、淄博)和鲁西北地区最低气温直接跌至3℃,地面最低温度甚至摸到-1℃;半岛及沿海地区最低温还能维持在6-9℃,青岛的海风虽凉却暂无霜冻风险。
白天最高温全省在10-13℃之间,看似不算太低,但西北风一吹,风寒效应格外明显。威海、烟台等沿海地区要警惕海上大风黄色预警,黄海北部阵风仍有9级,鲁南部分乡镇午后可能飘起零星小雨,但量级不足2毫米,对秋收秋种影响不大。
明天(10月21日)全省天气依旧以少云为主,风力终于迎来明显减弱——内陆地区北风降至3级左右,沿海的"呼啸模式"也会缓和,黄海中部阵风从9级减弱到8级 。气温呈现"内陆回升、沿海维稳"的特点:鲁西北和鲁中地区最高温能升到14℃,比今天高4℃;但烟台、威海受海洋调节,最高温11℃左右。
霜冻范围会大幅缩小,仅鲁中高海拔地区保留轻霜冻。对种粮大户来说,明天的"晴+微风"组合堪称及时雨——土壤墒情正好,相对湿度降至65%左右,非常适合玉米晾晒和小麦播种。
后天(10月22日)全省转为多云天气,气温稳步回升,最低温普遍升至7℃左右,鲁南的菏泽、济宁最高温能冲到15℃。
风力进一步减弱至1-2级东风,空气湿度略有上升但不影响农事,堪称"三秋"生产的"黄金窗口期"。
10月23日11时50分39秒,霜降节气准点到来,这可不是简单的节气更迭——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它带着"初霜预警"正式登场。当天全省阴转多云,最低温维持在7℃左右,最高温却能升到15-16℃,昼夜温差达9℃,完美诠释了"晨披棉午着纱"的霜降特色。
10月24日-25日:这两天全省维持阴天到多云的天气,气温继续小幅回升,最低温升到9℃,最高温稳定在15-17℃,风也变得温柔,东北风仅1级,让人有种"冷空气走了"的错觉。但25日夜间至次日凌晨,鲁中山区可能有零星小雨,降水量不足2毫米。
26日,新一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将"卷土重来",这次降温堪称"速冻模式":全省晴转阵雨,鲁中山区最低温直接跌至1℃,可能创下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温;最高温也骤降到12℃,北风虽不强但寒意刺骨,昼夜温差高达11℃。
本周最后一天(10月27日),全省回归少云天气,西北风升至4级,最高温10℃,最低温5℃,整体呈现"干冷"特点。
今年山东小麦晚播已成定局,前期罕见阴雨耽误了播种进度,如今又遇上早霜降温,不少农户犯了愁。
结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10月15日新闻发布会的技术指南和一线农技员经验,这6点关键措施必须记牢:
10月21日-22日是抢种最后窗口期,墒情正好赶紧播种,错过这两天就要面对霜降后的低温了。
10月26日降温前,务必完成麦田覆盖,鲁中山区要提前喷施磷酸二氢钾。
老辈人常说"霜降杀百草",这可不是迷信。从气象学角度看,霜降节气前后,北方冷高压开始活跃,冷空气南下时多伴随西北风,这就是为啥近期山东总刮北风的原因。
而"早霜降冻死牛"的说法,其实是指早霜来得突然,牲畜和作物来不及适应低温,尤其是体质弱的老牛和刚出苗的幼苗最易受冻。不过现在有保暖设施,牛被冻死的情况少见,但小麦苗的防冻确实不能大意。
来源:暖风@ds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