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以为AI换脸只是搞笑段子,直到银行卡被扣走四位数才发现,屏幕里那个笑着喊家人快抢的主持人,根本不是本人。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最新通报显示,仅十月份就有三位市民因假李梓萌带货被骗,金额最高的一单接近两万。骗子用她的形象卖黄金、卖护肤品、卖破壁机,话术一模一样:
李梓萌的脸在直播间里卖出九块九面膜,下单那一刻,国家系统亮起红灯,47条同款视频瞬间消失。
很多人以为AI换脸只是搞笑段子,直到银行卡被扣走四位数才发现,屏幕里那个笑着喊家人快抢的主持人,根本不是本人。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最新通报显示,仅十月份就有三位市民因假李梓萌带货被骗,金额最高的一单接近两万。骗子用她的形象卖黄金、卖护肤品、卖破壁机,话术一模一样:央视主持人偷偷下班赚外快,给粉丝送福利。听起来离谱,却真有人信,而且不少。
新规把这类套路钉死在墙上。九月三十号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直接点名AI伪造名人带货,要求所有平台在画面右上角打上动态二维码,扫码就能跳出“AI合成”四个大字。抖音、快手、淘宝直播在十五号完成对接,系统上线第一天就拦下四十七条视频,其中三条继续用李梓萌的脸,被下架后移交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平台后台数据显示,这三条视频在被拦截前已经跑出三百多万播放,如果不是系统及时掐断,受害者名单还会更长。
有人觉得,一个二维码就能挡住骗子?别急着下结论。溯源平台真正的杀招是时间差。过去,举报一条伪造视频,平台审核最快也要二十四小时,足够骗子关播跑路。现在,系统要求两小时内把可疑内容同步到全国AI内容溯源平台,公众上传截图,三十秒内就能收到是否伪造的权威结论。时间被压缩到分钟级,骗子来不及换号,钱也来不及提现。十月中旬,江苏一位宝妈刷到假李梓萌卖黄金,扫码发现异常,立刻在溯源平台上传截图,系统确认伪造后,平台冻结直播间,支付通道同步关闭,宝妈的九千多块保住了。她后来在接受地方台采访时说,如果不是那个二维码,她根本想不到央视主持人也会被人搬上假直播间。
骗局升级的速度永远比想象快。早期AI换脸需要专业显卡、几个小时渲染,现在一台二手笔记本,三十分钟就能做出一段足以乱真的直播切片。骗子甚至研究出“半实半虚”套路:前五分钟真人出镜暖场,后面插播提前合成的高频带货片段,观众很难察觉。新规要求全程标注,就是为了堵死这种混剪漏洞。平台技术负责人透露,后台算法会对比主播面部微表情、声纹波动、画面帧率,只要检测到0.1秒级别的合成痕迹,就会自动触发预警。有人担心误判,其实真人和AI在眨眼频率、颈部肌肉联动上差距极大,系统经过十万小时训练,误杀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溯源平台把举报权交到普通人手里。过去,发现被骗只能打客服电话,流程繁琐,很多人嫌麻烦自认倒霉。现在打开网页,上传截图,半分钟出结果,一键同步给市场监管部门,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维权成本降到接近零,才会有人愿意站出来。北京海淀区那三位受害者,就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分享溯源链接,才想起去核验,结果发现自己中招。她们联合提交的证据,直接促成对背后黑产的立案。技术让普通人也能参与打假,这是新规最实在的价值。
有人质疑,平台自己查自己,会不会放水?溯源平台的后台日志全部接入监管部门,任何删除、修改、延迟同步都会留下记录,责任到人。十月份,某平台运营为了流量,曾试图把一条三百万播放的伪造视频标记为“误报”,被系统日志当场抓包,相关责任人被停职调查。数据一旦上链,谁都改不了,这才是真正的紧箍咒。骗子可以换脸,却换不掉区块链上的时间戳。
对消费者来说,记住两点就够了:第一,直播间右上角没有动态二维码,直接划走;第二,凡是名人喊你抢福利,先截图,再上传溯源平台,三十秒出结果,别让冲动替骗子买单。别觉得自己不会上当,数据显示,被骗人群里超过四成是本科以上学历,年轻人占比过半。技术门槛越低,骗局越没有死角。
李梓萌的脸只是开始,下一位被搬上直播的,可能是你喜欢的任何一位明星。溯源平台上线二十天,已经累计拦截三百多万次伪造播放,背后是一条条被及时止付的转账记录。别再等热搜爆料才后知后觉,打开直播先找二维码,没有就关,有就扫,花不了五秒钟,却能保住一个月工资。骗子不会消失,但能让它在你这儿颗粒无收,就是胜利。
来源:活泼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