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走路和上厕所都很吃力!”基孔肯雅热患者自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19:38 2

摘要:在台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隔离病区,患者雷先生分享道,在10月5日晚上,他已经发觉自己有低烧,睡醒后发现走路很吃力,就来看病了:“这里关节还有一些肿痛,走路时踉踉跄跄,需要借力,上厕所起身时也很吃力。”

在台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隔离病区,患者雷先生分享道,在10月5日晚上,他已经发觉自己有低烧,睡醒后发现走路很吃力,就来看病了:“这里关节还有一些肿痛,走路时踉踉跄跄,需要借力,上厕所起身时也很吃力。”

据台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何清辉介绍,病毒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传播,因此防蚊是阻断病毒传播链的核心。他呼吁市民积极采取日常防蚊措施,如清除家中积水容器、每日使用蚊香或灭蚊片,全方位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传染关节疼痛,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若核酸呈阳性,确认是基孔肯雅热病例,则要进行隔离治疗。建议老人家、婴幼儿、孕产妇,以及本身有基础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长期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加小心,他们有可能会发展成重症病例。

大家有没有发现

有些人是“招蚊体质”

蚊子总是只“叮”上他

如果你也是这种“招蚊体质”

那你可得注意了!

外出尽量穿长袖、喷驱蚊剂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科汪云主任医师表示,蚊子都是“视觉系”,深色衣服在它们眼里就是“快来咬我”的招牌,市民外出尽量选择白色、浅黄等浅色的长袖、长裤,可以涂抹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此外,市民应避免在蚊子活跃的高峰时段(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方长时间逗留。

驱蚊剂怎么选有讲究

选对驱蚊液,

关键要看这两点!

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驱蚊液,我们该如何抉择与使用呢?记住这两个核心要点,少花冤枉钱!

认准有效成分,选对核心“战斗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驱蚊有效成分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IR3535)、羟哌酯(ICARIDIN,又称派卡瑞丁)和柠檬桉叶油,其中前三者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

这些成分通过特殊气味使蚊虫产生忌避反应或干扰蚊虫感知系统,从而达到趋避效果,是驱蚊液发挥作用的核心。

细看“三证”信息,拒绝无效产品

驱蚊液虽用于日常防蚊,但它属于农药管理范畴。

大家在选购时要关注产品的“三证信息”,即农药登记证号(以“WP”或“WL”开头的编码)、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这“三证”是产品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能避免我们买到劣质或无效的驱蚊液。

用对驱蚊液,

防护才能无死角!

提前防护才有效

驱蚊液是预防型产品,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特殊气味干扰蚊虫,所以必须在被蚊虫叮咬前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涂对地方,裸露皮肤别遗漏

使用时,可先将驱蚊液喷洒于掌心,再均匀涂抹于裸露皮肤,尤其是脚踝、颈后等蚊虫易叮咬部位。

同时,要注意避开眼睛、口部周围,以及伤口,晒伤或敏感的皮肤。关键是要涂抹均匀、不遗漏任何裸露部位。

此外,将驱蚊液喷洒在衣服、帽子、鞋子上,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蚊作用。

及时补充涂抹,延长防护时效

不同成分的驱蚊液,其保护时长存在差异;即便是同种成分,不同浓度下的保护时长也有所不同。在户外活动时,因出汗较多,保护时长也会缩短。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驱蚊液中,避蚊胺10%-30%浓度可持续防护4-6小时;派卡瑞丁(羟哌酯)20%浓度防护长能达8-12小时;驱蚊酯10%-20%浓度防护≤6小时,浓度越低,持效时间越短,需频繁补涂。

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补充涂抹,才能持续获得保护效果。

特殊人群使用驱蚊液,

这些事项要记牢!

此外,特殊人群使用驱蚊液需格外注意:6月龄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驱蚊液,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任何驱蚊液。

6月龄以上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如需使用驱蚊液,要根据产品的三证信息和说明书上的适用人群,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清理身边的小型积水容器,从源头上减少蚊虫孳生,共同筑牢预防基孔肯雅热的防线。

儿童、老年人和孕妇

等特殊人群防蚊注意事项:

两岁以下儿童一般建议采用蚊帐等物理防蚊措施。若确实需要使用驱避剂,最好选用儿童专用款,这类产品对儿童刺激性小。

两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普通驱蚊产品,但一定要先做皮试,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或刺激反应,确认无异常后再正常使用。

儿童使用驱蚊剂时需成人协助,避免涂抹手、眼、口及伤口,回家后及时清洗涂抹过驱蚊剂的皮肤。

孕妇通常不提倡使用驱避剂,物理防蚊安全有效。比如,家中使用蚊帐,室内用电蚊拍灭蚊,外出尽量穿着长衣长裤。

老年人可选择常规驱蚊产品。

校审:谢颖玮(见习)

二审:邵雅莉

三审:何英颢

来源:健身的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