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精灵奶爸”周亮:三十年守护缔造生态奇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11:13 1

摘要:他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农村,投身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驯养保护与人工繁殖科研事业;他30年如一日坚守长江生态保护一线,实现了人类首次淡水驯养中华鲟子一代产卵的奇迹;他在长江鲟野外即将绝迹之际,守住了最后的防线,实现了长江鲟规模化人工繁育,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

2024年12月28日,央视总台特别节目“央视和美之夜”播放以周亮为主人翁的人文短片《长江精灵的超级“奶爸”》

他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农村,投身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驯养保护与人工繁殖科研事业;他30年如一日坚守长江生态保护一线,实现了人类首次淡水驯养中华鲟子一代产卵的奇迹;他在长江鲟野外即将绝迹之际,守住了最后的防线,实现了长江鲟规模化人工繁育,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贡献;他就是“央视和美之夜”人文短片《长江精灵的超级“奶爸”》主人翁周亮。

不畏艰苦,守护长江生命之脉

1993年9月,从四川大学毕业的周亮追随父亲周世武的脚步,来到长宁县龙头镇,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开启了人工养殖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试验。父子俩也从此立下无声誓言:以毕生之力守护长江珍稀物种,维系母亲河的生态平衡。创业维艰,一切从零开始,他们远走金沙江河谷了解鱼类资源现状,最远一次一天徒步48公里山路,疲劳困顿是常态,然而更艰难的是购种鱼、建场地耗尽父亲多年积蓄,最困难时,养殖场仅靠母亲每月300元的教师工资维持运行。

查看鱼苗生长情况

1994年夏,一场罕见大旱突袭,使得研究所活饵断供。为保住种鱼,周亮去山沟里挖蚯蚓,饿了就啃个干馒头,渴了就喝山泉水,从清晨一直干到傍晚。挖不到蚯蚓时,就穿着橡胶水裤在臭水沟中徒手摸线虫,烈日下的臭水沟熏得人睁不开眼,但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鱼儿们终于存活下来。不懈的努力与付出,源自周亮对长江生命脉动深沉的责任感,正是他三十年如一日坚守长江生态保护第一线的生动注脚。

不惧质疑,开辟科研探索之路

当“养金鱼的工人要下海办研究所”的消息传开,业内质疑如潮。有“专家”拍着桌子教训周亮的父亲:“你都能养活中华鲟,我手把心煎鱼给你吃!”在一次购买胭脂鱼种鱼时,他们被斥为“个体户妄想搞水产研究高科技”遭拒之门外。虽然受尽白眼和误解,但是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一连五天坚守在胭脂鱼种鱼基地外,用真诚打动基地管理者,终于获得理解支持,购买到梦寐以求的胭脂鱼种鱼。

检查鱼卵孵化情况

周亮和父亲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信念,潜心研读《鱼类生理学》《动物胚胎学》《淡水生物学》等专著,十年如一日自学不辍,遇惑即虚心求教专家,努力将理论融入实践。支撑周亮初心不变的,一直是那个朴素的信念:“为了长江珍稀鱼不绝种,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正是这份坚持,为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科学保护之路点亮了微光。

面对长江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珍稀水生动物濒临灭绝的生态危机,周亮以“保护开发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维护生物多样性,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使命,开启守护新征程。他带领团队用行动代替解释,用坚定打破质疑,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1998年,实现内塘驯养长江鲟人工繁殖;2004年,在野外长江鲟即将绝迹之际,实现长江鲟规模化养殖,当年出苗上万尾;2007年,攻克全人工繁殖技术难关,建立400余组后备种群,并首次实施长江鲟生态补偿增殖放流(2000尾),为长江鲟的野外种群重建奠定了基础;2018-2020年,实现长江鲟内塘集群自然产卵,连续三年为农业农村部提供28.2万尾优质鱼苗用于增殖放流,为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和长江上游生态系统修复注入强劲动力。

周亮实现了人类首次淡水驯养中华鲟子一代产卵的奇迹

不忘初心,书写生态守护答卷

周亮深知,保护长江珍稀鱼类不仅在于科研突破,还需要将生态守护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他参与编著《中国水生动物保护蓝皮书》等,为我国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宝贵范本。周亮以“守护长江生态”为初心,将对母亲河的敬畏与眷恋,化作持续不断的生态回馈行动。

周亮检查胭脂鱼生长情况

近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周亮带领研究所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30尾、长江鲟种鱼1000尾,长江鲟鱼苗66万尾、胭脂鱼鱼苗50万尾、岩原鲤鱼苗54.09万尾,价值数千万元。旗舰物种保护、关键濒危物种复壮、特有物种恢复、生物多样性补充等生态效益的实现,是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力的补充,显著提升了长江上游珍稀鱼类种群数量与遗传多样性,为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周亮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省、市媒体平台报道100余次,先后荣获中国斯巴鲁野生动物保护奖、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奉献奖、中国水产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国家级荣誉,获评四川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第四届“绿色先锋”、首届“宜宾市有突出贡献技师”“宜宾好人”等称号。

从城市繁华到深山坚守,周亮用三十余载光阴默默践行“两山理论”,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贡献个人力量。每一次人工繁殖的成功,每一尾回归自然的生命,都是他交给长江母亲、交给生态未来的厚重答卷。这份源于对生命敬畏的执着坚守,不仅为长江生物多样性增添了生机与希望,更向世人昭示:最质朴的守护之心,终能焕发出照亮生态未来的耀眼光芒。

来源:三月剧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