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电子强所!我国771所凭啥敢立这目标?航天实力藏不住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11:12 2

摘要:有这样一个神秘的研究所,它见证了中国航天微电子事业从无到有的奇迹,创造了多项“第一”,却低调得鲜为人知。

有这样一个神秘的研究所,它见证了中国航天微电子事业从无到有的奇迹,创造了多项“第一”,却低调得鲜为人知。

它就是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1所,一个在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771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65年,中央专委一声令下,中国科学院的科技精英们汇聚北京中关村,肩负起研制东风五号测控计算机的重任,771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156工程处”就此诞生。

当时,这群平均年龄仅23岁半的年轻人,面对几乎一无所知的微型计算机领域,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边干边学,挑灯夜战,硬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样机,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这就是“灯火辉煌156”的创业佳话,也是771所传奇的开端。

此后,771所历经三线建设,在临潼开创了“战天斗地324”的佳话。

1980年,他们研制的新一代高精度全所产化测控计算机,助力东风五号远程运载火箭准确飞向太平洋。

从那时起,771所就踏上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之路。

经过60年的发展,771所已经成为全国唯一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

771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答案是三大专业的深度融合。

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这三大专业,在771所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体系。

他们不仅能设计制造芯片,还能进行系统模块集成和整机研发生产,这种全面的能力在国内独一无二。

在高可靠设计、质量保证与成本控制方面,771所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他们发展了抗辐射加固技术路线,建立起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抗辐射集成电路研制平台。

你能想象吗?

在太空那种恶劣的辐射环境下,771所的芯片依然能稳定工作,这背后是他们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创新。

此外,771所还拥有集成电路与微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构建了国内最全的微电子产品谱系。

771所能够不断创新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基础电子强军,航天产业报国”的使命,深深烙印在每一个771所人的心中。

在这里,“灯火辉煌156”的拼搏精神、“战天斗地324”的奋斗精神,以及罗健夫等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共同构成了771所的文化底色。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些精神,771所在临潼打造了航天精神教育基地,这里不仅是新员工入职的“必修课”课堂,也成为了传播航天精神的重要窗口。

同时,771所还坚持人才强企的理念,通过搭建全方位薪酬体系、实施精准培育模式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航天人才。

60载春华秋实,771所从一个小小的工程处,发展成为国家航天微电子与计算机事业的主力军,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坚守与创新。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771所又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向着世界一流电子技术强所的目标迈进。

未来,771所将如何继续突破技术“无人区”,更好地将航天技术优势转化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期待和关注。让我们一起为771所加油,祝愿他们在航天强国的征途上,继续创造更多的辉煌!

来源:南破青丝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