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00年领先,100年沉沦,30年追赶。如今,中国包装印刷一骑绝尘的背后,藏着太多“靠技术说话”的大国工匠。本期,我们一起走近长荣印刷技术“大咖”韦树远。
在欧洲客户的生产车间里,一台每小时能精准处理9000张纸张的模切机格外亮眼——这台源自天津长荣科技集团,性能参数、稳定性均可与国际顶尖设备比肩的“中国制造”,背后藏着“不善言辞”的工程师韦树远,以及他带领的百人技术团队攻克的核心壁垒。
从初入行业时连独立项目都无法承接的学徒,到如今执掌百人研发团队的“技术领路人”,韦树远用实干打破“沉默”:主持开发全球首创的双机组模切烫印机等28项新产品,其中1项为国家级重点项目,1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跃居国际领先;拿下44项授权发明专利,更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让“牙排定位装置”斩获欧洲发明专利,一举撕开国外技术封锁,构建起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回溯印刷史,宋代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曾让中国领先欧洲400年。15世纪后,德国海德堡等欧美巨头凭借技术优势,垄断全球市场近百年。而近30年,依托改革开放释放的产业红利与WTO搭建的国际平台,中国企业迎头赶超。截至2025年,中国工程师队伍已近2000万。像韦树远这样“让技术说话”的“沉默者”,正是“中国制造”的底气所在。
从追赶者到并行者,再到部分领域的领跑者,中国包装印刷业的“一骑绝尘”证明:激活人才活力、拥抱开放机遇,就能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越走越稳。
采写:记者 李学锟 李萌 王景然
播音 张丽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来源:微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