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秋粮晾晒难题,定陶区第一时间发动各村开展摸底,把闲置厂房、村文化大院等可用公共空间全部腾出来,设立为临时晾晒点,并绘制了晾晒地图送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详细介绍附近可使用的晾晒点,方便群众就近晾晒。
入秋以来,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晾晒带来很大困难,我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农户晾晒,全力减少农户损失,守护好 “粮袋子”。
面对秋粮晾晒难题,定陶区第一时间发动各村开展摸底,把闲置厂房、村文化大院等可用公共空间全部腾出来,设立为临时晾晒点,并绘制了晾晒地图送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详细介绍附近可使用的晾晒点,方便群众就近晾晒。
定陶区杜堂镇裴河村种粮大户高照科:“这上面不仅标出了有清晰的位置,具体面积,有联系人电话。我这玉米收了以后就能拉到就近的晾晒点进行晾晒,很方便。”
定陶区杜堂镇村民刘秋银:“我今年种了10多亩地的玉米,院子小放不开,加上天天下雨,没地方晾晒。这是镇里给找的地方,又干净又宽敞,四面还通风,玉米晾晒这几天了,也都干了,也好卖粮。”
各村村委会还聚焦特殊群体需求,针对年龄大、子女不在身边或者集中劳动力不足的特殊群体,成立秋粮志愿服务队,帮助大家翻晒,并提供天气预警信息等服务,用暖心服务为群众的 “粮袋子” 加上 “安全锁”。
定陶区杜堂镇副镇长刘迪:“我们我们还将根据天气变化,建立‘固定+应急’的晒粮保障长效机制,及时协调烘干、播种等设备,确保秋收收尾和备播备种无缝衔接。”
在曹县庄寨镇家具产业园内,金黄的玉米铺满了宽敞的厂房地面,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翻晒、通风。这是镇政府为缓解“晒粮难”紧急协调开辟的临时晾晒场之一。
曹县庄寨镇白茅东村村民王景风:“多亏镇政府给找到晾晒场地,我这几十亩地都得到了及时晾晒。”
针对“晒粮难”这一关键问题,庄寨镇政府主动对接辖区产业园,企业积极响应,腾出16个闲置生产车间,总面积达20.8万平方米,为农户提供宝贵的集中晾晒空间。为提高晾晒效率,镇政府建立“专人值守、循环调度”机制,实时跟踪各点晾晒进度,对达到水分标准的玉米及时组织清运,腾出场地接收新粮。
曹县庄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振华:“我们将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大手牵小手,手拉手,帮扶无劳动力、无机械的农户,做好粮食的晾晒工作,按照季节,做好收、耕、播工作,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够顺利归仓。”
为破解阴雨天气导致的粮食霉变发芽问题,东明县陆圈镇自筹资金新建一台一体化烘干机, 为当地农户提供高效、及时的粮食烘干服务,解除“晾晒难”的后顾之忧,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东明县陆圈镇胡庄村农户胡东海:“有了烘干设备,粮食当天收、当天烘,既放心又省事,还卖个高价。”
东明县陆圈镇胡庄村支部书记胡帅华:“我村目前机器每天能够烘干100余吨,我们将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将老百姓的粮食及时烘干,让老百姓不受损失,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围绕秋粮晾晒难题,菏泽市各地精准施策、主动作为,用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农户排忧解难,不仅有效减少了阴雨天气带来的损失,更筑牢了秋粮丰收的“防护网”,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菏泽广电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