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为什么容易得宫颈癌?李兰娟院士提醒:平时尽量避免4个行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1 09:35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37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女士今年42岁,是一位中学老师。平时工作压力大,照顾家庭也很辛苦,几乎没时间体检。

前段时间,她总觉得下腹隐隐作痛,还伴有少量出血。一开始她以为是妇科炎症,也没当回事。直到症状越来越重,才到医院做了检查。

结果出来后,她几乎瘫坐在椅子上——宫颈癌早期。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王女士从未接种过HPV疫苗,过去几年也没做过宫颈癌筛查。她平时生活节奏快,作息混乱,还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

所幸发现得早,经过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控制。出院前,医生特别叮嘱她:以后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定期筛查,才有可能真正摆脱风险。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很多人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不是很严重”的层面。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超过11万例,死亡人数超过3万人。令人痛心的是,这些患者中大多数都在40岁以下,正值人生黄金期。

导致宫颈癌的“元凶”不是别的,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它不是细菌,也不是遗传病,而是一种通过性传播为主的病毒。绝大多数宫颈癌病例,都可以在感染HPV后找到蛛丝马迹。

有研究指出,80%以上的女性在一生中都会感染HPV,但只有极少数会发展为癌症。问题的关键在于——病毒是否长期存在体内,以及机体是否能及时清除它

李兰娟院士曾公开表示,宫颈癌其实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防住”的。问题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着“助长癌症”的事情,却毫不自知。尤其以下4个行为,是HPV病毒最喜欢的“温床”。

1.忽视HPV疫苗接种

很多女性对HPV疫苗“听过却没打”,不是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就是担心副作用。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早已明确:9-45岁女性均可接种疫苗,越早越好

疫苗并非100%防癌,但可以大幅降低高危型HPV的感染风险,从源头上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尤其是9-14岁的女孩,接种后可获得最强免疫力。

别等身体出问题了,才后悔没有早一点接种。

2.多性伴侣或伴侣行为不洁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多个研究都表明,性伴侣越多、发生性行为年龄越早,感染风险越高

而即便自己行为谨慎,如果伴侣存在不洁性行为,也可能将病毒带入体内。防护措施固然重要,但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增强彼此的责任感与健康意识

3.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许多女性习惯性地“拖着不治”,等疼得受不了才去医院。但你知道吗?长期的炎症会让宫颈黏膜屏障受损,为HPV病毒“开绿灯”。

不仅如此,慢性炎症还会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使病毒更容易生存、复制、诱发病变。这类“温水煮青蛙式”的伤害,往往最被忽视,却最致命。

4.不做定期筛查

宫颈癌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从HPV感染到癌变,通常需要5-10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定期做TCT筛查或HPV检测,大多数病变都可以在早期发现、干预。

但很多女性认为自己“没症状”,就不愿意检查。等到有出血、疼痛时,病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宫颈癌不是一夜之间来的,而是日积月累“养”出来的。

目前,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手段非常成熟,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一旦发现较晚,癌细胞已经扩散,治疗难度和风险都会显著上升。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具体方案要根据病灶大小、分期、年龄等综合决定。但真正关键的是——早发现,早治疗。这也是为什么“定期筛查”与“疫苗接种”至关重要。

国家卫健委推荐如下筛查建议:21-29岁女性:每3年做1次TCT筛查;30-65岁女性:每5年做一次TCT+HPV联合筛查;65岁以上:如前期连续三次筛查正常,可考虑停止筛查。

若筛查结果异常,医生会根据情况安排阴道镜检查或活检,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

李兰娟院士强调,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可防可控的癌症,只要做到以下3点,大多数女性都能远离它。

及时接种疫苗: 尽早接种九价或四价HPV疫苗,阻断高危型病毒感染通道。

定期筛查: 无论是否有症状,按照年龄规范做TCT和HPV检查,是发现病变的关键。

改善生活方式: 注意私密卫生,避免过度清洗、频繁使用抗菌药物;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焦虑等导致免疫力下降。

宫颈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轻视。别让“我以为没事”成为最后的遗憾。

写在最后

医生不是神仙,无法改变命运,但科学可以帮你提前避开险境。

宫颈癌从来不是“突然来临的灾难”,而是一次次忽略健康信号后的代价。请为你自己、为你的母亲和女儿,重视这场可以预防的恶性疾病。

宫颈癌,不是命运,而是选择。

参考资料:

[1] 国家癌症中心. 《2023年中国癌症统计年报》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PV疫苗接种指南》2023版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宫颈癌筛查与预防指南(2022年修订)》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汪医生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