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青春 共筑长城——感悟张桂梅的赤子心、家国爱与拥军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1 09:24 1

摘要:她手持小喇叭,步履虽缓却目光如炬;她贴满膏药的双手,托起2000多个女孩的梦想;她沙哑的嗓音,唱响深山中最动人的爱国赞歌。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一位从东北黑土地走向云南红土高原的“燃灯校长”。从青丝到白发,五十余载扎根滇西偏远山区,择一事终一生,坚守中

她手持小喇叭,步履虽缓却目光如炬;她贴满膏药的双手,托起2000多个女孩的梦想;她沙哑的嗓音,唱响深山中最动人的爱国赞歌。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一位从东北黑土地走向云南红土高原的“燃灯校长”。从青丝到白发,五十余载扎根滇西偏远山区,择一事终一生,坚守中诠释着赤子初心、家国大爱与军民情深。

华坪女高食堂,张桂梅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们吃饭(资料图)。新华社 陈欣波 摄

赤子之心,播撒国防教育的种子

“他们的脸庞稚嫩,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2024年8月,张桂梅带着300余名女高学生走进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站在训练场上,她指着正在操练的年轻官兵,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道。

2024年8月,张桂梅带着300余名女高学生走进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来源: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这不是女高师生第一次走进军营。自2018年起,张桂梅坚持每年组织“国防教育实践课”,带领学生走进雷达站、航空兵旅。在武器装备展示区前,她常常驻足良久,认真聆听官兵讲解,并告诉学生:“有了这些国之利器,我们才能守护好头顶这片蓝天。”

2023年10月,张桂梅带领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40余名师生走进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来源: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学生丁王英至今记得第一次触摸枪械时的心情:“那不仅是武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这次经历,悄悄在这位傈僳族女孩心中,埋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在张桂梅看来,国防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她创新教学方法,在女高推行常态化国防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军事知识讲座、军营参观、军事训练、国防知识竞赛。

张桂梅常说:“国防意识要从小培养,这些女孩将来都是国家的栋梁,她们要懂得什么是家国情怀。”前几年,有2名女学生选择赴西藏服役。送别时,张桂梅因不舍潸然泪下,反倒是孩子们安慰她:“您说过,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上哪里去!”那一刻,张桂梅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家国之爱,赓续红色基因的血脉

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张桂梅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着红色的血液。1957年6月,她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从小听着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故事长大。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这些抗日英烈的英勇事迹,早已融入她的精神血脉,也激励她一定要把红色故事讲下去,把红色基因传下去。

张桂梅最爱读《红岩》,不知读了多少遍。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让她由衷敬佩,也一次次给予她力量。

张桂梅在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资料图)。新华社 陈欣波 摄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1997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肚子里长了一个大大的肿瘤,但为了不耽误学生中考,她强忍病痛,坚守讲台。直到学生走进考场,她才来到医院。医生从她腹腔中取出一个超过两公斤的肿瘤。

“我要培养的不仅是大学生,更是对国家有用的人。”张桂梅在女高构建起一套“红色教育”体系: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校园里处处可见国防教育展板,教室中张贴着英雄模范画像。

2023年9月,丽江市华坪县在华坪女子高中举行2023年下半年新兵欢送仪式。张桂梅殷殷寄语为即将开启军旅生涯、踏上保家卫国征途的新兵送行。来源:丽江融媒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张桂梅常常这样激励学生,要胸怀大志,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2022年,学生杨婧婷高考后毅然选择参军。临行前,张桂梅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枚党章轻轻放入她的行囊:“到了部队,记住你是女高的孩子,要吃苦耐劳、报效祖国。”

女高的红色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一次欢送新兵入伍,华坪女高的学生都会跳起《红梅赞》、唱响《小白杨》。张桂梅带领学生走到每一位新兵面前,送上一句铿锵有力的“加油!”如今,女高毕业生中已有不少人投身军营,她们坚守在雪域高原、万里边关,用实际行动践行母校的教诲。近年来,华坪县参军入伍的青年数量持续增长,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从军热。

军民之情,架起团结奋进的桥梁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张桂梅把拥军情怀深深植入学校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

去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学校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那一天,张桂梅与全校师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国旗,保卫我们的祖国。”誓言铮铮,回荡在群山之间。

2021年,在华坪女高的开学典礼上,张桂梅和学生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天安门管委会赠送的2008年9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国旗。来源:丽江融媒

“张妈妈,我立功了!”今年春节,张桂梅接到学生丁王英从西藏打来的电话。这位华坪县通达傈僳族乡20年来第一位女兵,在部队表现优异。在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学习期间,她刻苦训练,从140名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战斗班中唯一的女队员,连续两届参加“精武杯”比武竞赛,最终荣获“全能勇士”表彰。

训练中的丁王英(资料图)。来源: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

最动人的,是信仰的传递。当丁王英回乡向张老师汇报自己入党的喜讯时,张桂梅从贴身的衣服上取下一枚党员徽章,亲手为她佩戴在胸前。这一幕温暖的画面,让无数网友动容:“这是信仰的传承,是精神的接力。”毕业前夕,丁王英毅然放弃选调到大机关的机会,选择回到西藏,将青春奉献给祖国边关。

吕朝丽回母校看望张桂梅老师(视频截图)。来源:华坪县融媒体中心

“服役归来,向您报到!”2024年12月,一条女高毕业生回校看望张桂梅的视频引发数万网友关注。画面中的吕朝丽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12年前应征入伍,在部队担任卫生员和班长,几乎年年荣获表彰。吕朝丽说:“没有张老师一次次家访,就没有我的今天!”退伍后,她坚定回到华坪回报家乡。

2025年9月,武警丽江支队组织官兵走进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看望了张桂梅老师,为她送上节日的诚挚祝福,并与女高师生共同开展了一次感人至深、激励人心的交流活动。来源:云南武警微信公众号

张桂梅不仅是学生们的“张妈妈”,也是官兵心中的“张妈妈”。前不久,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武警云南总队丽江支队的新兵代表专程前往华坪女高看望她,向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种军民鱼水情深,早已融入女高的血脉,成为自觉的行动与不变的传承。

灯火不灭,照见山河

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您以师之芬芳点亮万千青春

以国之担当拥抱强军梦想

厚重的赤子之心、家国大爱

拥军深情令人感动!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相关推荐